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全國政協委員:醫院兒科發展不好 評級一票否決

[複製鏈接]

334

主題

334

帖子

210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0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ook123 發表於 2016-3-3 19: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華西都市報記者專訪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人社廳副廳長羅良娟(右)。  在2016年四川省兩會期間,華西都市報連續報道的「兒科醫生荒」現狀,引起了省政協委員們的熱議。2月24日,教育部高教司副巡視員宋毅回應:教育部將兒科學專業化教育前移,力爭到2020年每省(區、市)至少有1所高校舉辦兒科學本科層次專業教育。  在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人社廳副廳長羅良娟看來,高校開兒科本科專業還是解決不了兒科醫生荒問題,她正式遞交了一份《關於加大兒科醫生培養和使用》的提案,建議把兒科發展納入當地衛生事業發展的一個硬指標,譬如,對兒科發展不好的醫院在評定等級時可以進行一票否決。  現狀:基層兒科醫生尤為緊缺  羅良娟本科最初所學專業就是兒科,她對兒科醫生這個群體非常了解。在工作中,她也常聽說兒科醫生緊缺。當她聽說閬中市人民醫院在招兒科專業本科生,開出5萬元的安家費都沒有人前來應聘時,一點也不覺得意外。  「由於國家調整專業時,絕大多數本科沒有兒科專業,這會讓本科學兒科的醫生更稀缺,哪裡都想搶著要。」羅良娟說,既然哪裡都搶著要,這些人留在大都市的動力就會更大。至於學兒科的研究生群體,要想讓他們落地基層就更不現實了。  兒科醫生的俏,只會進一步加劇基層兒科醫生的緊缺。  擔憂:兒科醫生能否堅守下去?  2月24日上午,在國家衛生計生委與教育部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教司副巡視員宋毅說:教育部將兒科學專業化教育前移,力爭到2020年每省(區、市)至少有1所高校舉辦兒科學本科層次專業教育。  「解決了本科階段培養兒科醫生問題,也不一定能解決兒科醫生荒的問題。」羅良娟說,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為何兒科醫生不願意堅守的問題。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兒科醫生面臨交流難度大、勞動強度大、風險大、要求高、收入低和執業環境不好等問題。  羅良娟擔心,雖然高校本科教育階段兒科恢復了,能否吸引優質生源報考?即使有人報讀兒科,能否在這個領域堅守下去?  建議:醫院評級實行一票否決  為了吸引人才往兒科醫生方向發展,為了緩解全面二孩背景下的兒科醫生荒問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羅良娟正式遞交了一份《關於加大兒科醫生培養和使用》的提案。  提案中,羅良娟建議:國家衛計委和醫院在制度層面上提高兒科醫生的待遇,保障兒科醫生的收入在醫院至少處於平均水平及以上。用方醫院在考核兒科時,要回歸公益屬性,讓兒科醫生有更多獲得感,體面執業。  兒科在醫院的收益處於最低的那幾個科室,如何調動醫院提高兒科醫生的積極性?羅良娟還建議政府對醫院的考評時,要把兒科發展納入當地衛生事業發展的一個硬指標,譬如,對兒科發展不好的醫院在評定等級時可以進行一票否決,通過考評這個指揮棒提高醫院發展兒科的積極性。  /一份調查  博士兒科醫生 月薪7000元  全國兩會前,羅良娟前往我省一家三級甲等醫院進行了調研。她了解到,這家醫院醫生的收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工資,還有一部分就是獎金。  以職稱為初級和副高級的醫生為例,該院財務部提供了一組這樣的數據:一個工作五年的初級職稱醫生,本科學歷基本工資2280元,碩士學歷2680元;工作十五年的副高級職稱醫生,本科學歷基本工資2960 元,碩士學歷的基本工資3360 元,博士學歷的基本工資3760元。從各科室收益情況來看,兒科的收益是排名倒數第三。  醫院為了激勵兒科醫生,按全醫院平均獎金給兒科醫生髮獎金。平均下來,兒科醫生每個月的獎金是3000元左右。以一個工作五年、本科學歷的初級職稱醫生為例,每個月收入只有5280元。兒科醫生最高收益為平均獎金的1.2倍,如此算來,一個工作十五年、具有博士學歷的副高級職稱醫生的獎金為3600 元,加上基本工資月收入7360元。  /一份行動  西南某省徵求醫院意見:提高兒科醫護人員待遇  最近,西南某省的衛計委正在廣泛徵求醫院的意見,準備把優化內部績效工資考核分配方案納入醫院可持續發展的考核中,意見稿中提出其中兒科專業臨床人員績效收入要高於全院平均水平至少20%。  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了3家醫院,其中,兩家醫院的相關負責人都說,這一項是今年新增加的內容。對此,醫院並沒有太多異議。  不過,也有一名不願意具姓名的醫院負責人反問:請問錢從何來?這位負責人認為,把其它科室掙的錢用來補貼兒科,容易產生矛盾。這位負責人建議:由財政投入一些資金用於保障兒科醫生的部分收入。華西都市報記者席秦嶺攝影田為(華西都市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8: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