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勿堵塞「階層塑化」之路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2-26 23: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陶短房

  

  2月24日,胡潤研究院公布了一年一度的《胡潤全球富豪榜》,榜單顯示大中華地區以568比535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擁有10億美金富豪最多的國家,而中國北京則以100名10億美金富豪的驚人數據,成為全球擁有10億美金富豪最多的「富豪之都」,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2人之多。

  對於大多數普通中國人而言,這樣一份榜單充其量只能增添一些網路互動或家長里短的談資,說到底,身邊有再多富豪,也終究是他人之富貴。

  有「貝」之「財」其實也和無「貝」之「才」彷彿,是一個非恆定的變數,理論上並不存在如南朝時謝靈運所言「總共只有十斗,曹植一人壟斷其中80%」這類事,就算初始計量時誠然只有十斗,這個總量也無時無刻不在增減變化中。倘若特定地域內財富總量上升迅猛,富豪數量的增多、其財富的膨脹便不會激化太多麻煩,畢竟你在「錢生錢」,我也同樣在水漲船高。倘並非如此,則社會矛盾就很容易被激化,仇富情緒也容易得到更多共鳴和響應,畢竟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很容易將富豪們財富的增加,解讀為本應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被「為富不仁」者攘奪了。

  按照公開的統計數據,去年北京市GDP增速同比僅為6.9%,增幅回落幅度高達0.4個百分點;中國全國GDP增速則為改革開放以來最低的6.9%,增幅回落幅度更高達0.5個百分點。在這種情況下,富豪總數和富豪所佔有財富量以如此高速率(北京市年10億美金富豪增幅竟已逾三成)膨脹,自然就會顯得比較刺眼。

  《論語》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固然已有些不合時宜,鼓勵個人合法財富的積累早已是當代社會的共識,但接下來的一句「不患貧而患不安」卻依然有著極為現實的意義。在中國、北京經濟增長進入幾十年來首遇的「新常態」之際,對貧富分化加劇所可能造成的社會衝擊,必須有清醒認識和積極應對。

  當前最需要警惕的,是切勿繼續堵塞「階層塑化」之路。

  什麼叫「階層塑化」?這個詞是和「階層固化」針鋒相對的。一個「階層固化」的社會,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富者恆富貧者恆貧,富豪階層不出意外不會「落榜」,草根階層即便再怎樣努力奮發也很難突破「結界」。而一個「階層塑化」的社會,富者固可因各種槓桿的調節而有所「對沖」,貧者也可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能,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

  中國改革開放最偉大的社會進步之一,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新、舊「階層固化」,給相當一部分草根階層以通過自身努力改變命運、地位的通道和台階,這些通道和台階包括擇優錄取、公平競爭的高考制度,鼓勵個體經營和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政策體制,以及各種以「硬指標」為準入標尺的篩選機制等等。胡潤榜顯示,大多數中國億萬富豪是白手起家,這個統計恐怕是有一定「色差」的,但多少也能反映出,改革開放以來的「階層塑化」為中國社會帶來了何等的變化、活力和穩定、繁榮。

  但近年來一些既得利益者正通過各種方式、手段和途徑,竭力堵塞這些「階層塑化」之路,比如借推動「素質教育」之機削弱普通教育的投入和分量,搭各種改革、創新的便車,為資源壟斷「背書」,以及千方百計阻撓、扭曲稅收和福利制度的改革,從而令這兩種國際上最普遍使用且行之有效的調劑貧富、緩和社會矛盾的「槓桿」,在中國始終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對中國成為「富豪之國」或北京成為「富豪之都」,發自肺腑感到高興的恐怕都只有利益攸關的極少數人。這原本也很正常,一個健康的社會理應鼓勵通過任何合法渠道在「發家致富」上取得成功和收穫。但倘若不想讓絕大多數人發自肺腑感到不高興、不平衡,並因此滋生社會不安定因素,就不能繼續堵塞「階層塑化」的通道,反倒應想方設法創造、開闢更多這樣的通道。正如許多人所大聲疾呼的那樣,這些年來「階層固化」現象在不知不覺中已越來越嚴重,「階層塑化」的通道也已被悄然壅塞、收窄了不少,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事。

0

主題

226

帖子

59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1
沙發
紫牛創造 發表於 2016-3-1 10:04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人自古就有尊祖先,崇聖賢,講愛國,守規矩的傳統。中國人比較不張揚個性,喜歡服從權威,天生就是當順民的料。但在皇家和儒家的刻意栽培下,歷經幾千年的薰陶,中國人於是進一步變成了奴才加蠢才,在全球的競爭中,成了落伍者。
兩千年來不時有看出儒術為害的統治者試圖清理它。
秦始皇就看出儒家的禍害動手清剿一次,可惜不夠徹底。
創新創業,必需先拋棄儒家的狗皮膏!
                                        位於陝西驪山的秦坑儒谷遺址
到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儒術后,不但把中國封印在永無止境的政治社會災難里,
創新創業,必需先拋棄儒家的狗皮膏!
http://***/s/blog_61cf4c430102w4y2.html
  一兩句說不清 楚,有些詞發不上來,詳情 可百度  goog le : 文 有第一
日後隨儒家治術的傳播更把整個東亞都鎖進儒家文化的牢籠,進入廿世紀后中國的五四運動、
創新創業,必需先拋棄儒家的狗皮膏!

文化大革命也都試圖消滅它,但是都沒有成功。
台灣產業媒體總監藍弋豐認為:道德治國在過去不是沒有好處,古中國交通與通訊不發達,政府體系人力比起總人口遠遠過少,非得靠道德的約束才能統治天下,否則早就崩潰。
不過一旦世界上出現了邏輯治國的更先進國家,就必定處處吃癟挨打,被迫蹣跚的踏上現代化之路。
當然,儒家文化也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儒家的妙處就在於,它巧妙地掩飾了社會矛盾,維護了社會的不平等,論證了等級秩序的合理性;它麻痹了下層社會的反抗精神,使社會的黑暗和人間的不平等可以名正言順地維持下去。
而在一個嚴重不平等的社會中,社會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及人的生命潛能是不可能真正發揮的。
而在一個人的生命潛能不能發揮的社會,不可能產生真正的高效率,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發展與創新。
這就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落後於西方數百年的文化思想上的原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9: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