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份非常強大的觀影清單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3-1 03: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裡有一份很強大的「最值得觀看的紀錄片」系列,是知乎一位名叫「風雨騎」的朋友整理的。基本上無需再做過多補充,經作者授權轉載至此。BBC地球篇首先是BBC三大「鎮館之寶」(自封的)《地球脈動》

  

  幾乎算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生態紀錄片,用接近上帝的視角,審視這個叫做地球的星球,雖然探討的是科學,但是有著宗教式的觀影體驗。《人類星球》

  

  一部極其特別的自然紀錄片,說是講地球,其實是在從社會學的角度講人類,但說是講人類的紀錄片,它又是以自然生態地理環境等要素為載體來講述。視點新穎,內容豐富,把自然和人文結合得天衣無縫。《生命》

  

  人類看完足以無地自容的片子,哪怕只是地穴里一隻微不足道的小蟲子,每天也在上演生存的史詩。為了吃飯,為了繁衍,為了活下去,無數精彩甚至悲壯的生物行為,在這個生生不息的地球上無限地演繹下去,地球也因此而不朽。以上是我心目中難以超越的三大神作。以下是一些不能不看的作品。《獵捕》

  

  BBC 的自然紀錄片里,有一位老人經常出現在鏡頭裡,把身後的天地萬物廣袤世界娓娓道來。他就是大衛.愛登堡爵士。他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旅行路程最長的人,多年來與BBC的製作團隊一起,實地探索過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態環境,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自然博物學家,還是勇敢無畏的探險家和旅行家,被世人譽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摘自百度百科)每當聽到他講述的自然世界,不像是在闡釋多麼深奧的科學,而是像一位和藹的長輩,用發自內心的真誠,給你我介紹這個值得我們尊敬的世界。BBC 自然紀錄片的新作,《地球脈動》團隊和大衛.愛登堡爵士再次強強聯手貢獻出一部神作。這種始終能超越自我的製作方永遠值得敬佩。這一次把主題瞄準了自然界的各種獵捕行為,運用了大量高速攝影,在極為嚴苛的環境下捕捉到大量令人驚嘆的生物行為。比起BBC過往作品,本系列敘事性的剪輯運用得更加爐火純青,加以《地心引力》配樂Steven Price加盟,本片的觀賞性可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在本系列你可以看到如《碟中諜》阿湯哥一樣般神兵天降捕獲獵物的蜘蛛,可以看到潛入冰層準備突襲海豹卻越走越遠的路痴白極熊,可以看到獵豹、狼群、角雕等大型兇猛食肉動物在慢鏡頭下展現出的百分之百的力量與動態的美感。同樣,你依然能看到作品中對自然環境退化的隱憂,也能看到科學家和攝製組為了生態而付出的努力。簡言之,本片已成為BBC不得不看的最高作品之一,質量基本上接近三大神作,在此強烈推薦。另,BBC強悍雄厚的技術和攝影實力讓本作每一幀畫面都美不勝收:

  

  獵豹追捕湯氏瞪羚

  

  孤身行走於極地的北極熊

  

  加州海獅追逐沙瑙魚

  

  光叩甲幼蟲誘捕白蟻繁殖蟻《植物之歌》

  

  這部講植物的算是側重於動物的《生命》的姊妹篇,從植物的進化講到對地球,對生態的影響,這是一次對地球的綠色,也是對生命的禮讚。《非洲》

  

  我認為最接近三大神作的作品之一,拍得極其出色。非洲大地上生命的瑰麗,壯闊,驚奇,靈動,不朽,一一呈現在鏡頭前。此外,大量蒙太奇,慢鏡頭的運用,讓這部紀錄片的觀賞性和趣味性,也達到一個難以超越的高度。(例如,那個從沙丘底部拚命往上推糞球的屎殼郎君,一次次往上推,糞球一次次滾落,好不容易推上沙丘,一陣風吹過又把它直接吹到底部。表現得非常有趣,但笑著笑著不知不覺眼淚就出來了……)《冰凍星球》

  

  算是《地球脈動》和《生命》的一條支線,講述兩極大陸的世界與「居民」們。極地世界的鏡頭難能可貴,攝製組捕捉到了很多平常難以觀測到的動物捕食、遷徙等活動,以及壯觀的冰川與雪原,還有對全球變暖趨勢的憂慮。《藍色星球》

  

  這部紀錄片的人氣在國內不如以上幾部那麼高,但是其品質足以名列BBC前茅。本片深入海洋,對水下蔚藍的世界進行深入細緻的介紹。從起源到各方各面,再到反思,每一集主題鮮明,節奏得當,配樂非常動聽,本片足以成為自然紀錄片的教科書。《南太平洋》

  

  一部優秀的講述典型南半球島嶼生態之作。特殊的地緣環境,造就了與眾不同的生態景象和人文歷史。由觀眾最喜愛的馬臉福馬老師做旁白,一望無際的藍,鬱鬱蔥蔥的綠,噴涌翻騰的紅,組成了南太平洋最美的畫卷。《加拉帕戈斯》

  

  地處暖流寒流交匯處,所以這個島上熱帶寒帶生態並存,十分奇特。看完方才明白這個世界的內容遠比我們想象中要豐富得多。另一位觀眾最喜愛的抖森老師參與了其中一集的旁白。象龜、軍艦鳥、鬣蜥,物種的起源,自然的史詩。《黃石公園》

  

  作為地球上最著名的的國家公園之一,本片平實客觀地記錄了黃石公園的四季更迭,以及在季節的變化下生物們的生存活動:或殘忍,或有禮,或勤勞,或聰穎。

  《飛越地球》

  

  比較另類的一部,攝像機全程都在鳥背上。藉由遷徙的鳥兒,展現這個世界。如果你能克服鏡頭晃動眩暈感和密集恐懼感,那麼你看到的是一部由奇妙的動物,美麗的風景,新穎的視角,尖端的技術和十足的誠意組合而成的優質紀錄片。《企鵝群里有特務》

  

  BBC自然紀錄片中的喜劇之王,笑點十足。為了觀察企鵝君們的生活作息,攝製組特地做了一個企鵝形態的機器人混進企鵝群,企鵝們跟機器人的互動十分有趣,大衛.田納特的旁白也充滿了擬人化的童趣,然而企鵝在異常艱難的生活條件下仍然努力地活下去並繁衍出了新的生命,讓人感動之餘,也肅然起敬。《美麗中國》



沙發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3-1 03:07 | 只看該作者
  

  這部紀錄片是BBC自然記錄小組和中視傳媒聯合出品,中文譯名美麗中國,但從內容上看顯然英文原名Wild China更符合本片的內容。這是真真正正的能讓我國觀眾見識到何為大好河山,何為地大物博的紀錄片,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至今,本片無疑是對心靈的一次洗禮與反思。此外,BBC還有大量關於動物、地貌的各類紀錄片,就不一一列舉了。BBC宇宙篇BBC關於宇宙的紀錄片最出名的莫過於《太陽系的奇迹》《宇宙的奇迹》《生命的奇迹》三部曲了。對於宏觀視角和微觀敘述的把握,對於宇宙奇觀的展示,對於人類渺小的感慨與太空事業的讚揚等等。此外,這三部曲還有一位人氣極高的解說,布萊恩.考克斯——粒子物理學家,曼徹斯特大學高能物理學教授,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在成為物理學專家之前,他是曼徹斯特一支樂隊的鍵盤手,在樂隊覺得沒有成就感之後,他便投身物理學。在攻讀學位期間,又組建了一支樂隊,他們的單曲還在英國單曲榜單上打榜,並且拿到過冠單的寶座。樂隊解散后,他便潛心於物理學研究,並時常在BBC的紀錄片留下身影,與觀眾一起感受宇宙的美妙。《太陽系的奇迹》

  

  這部紀錄片著重講的就是太陽系,從各大行星到太陽系與宇宙的聯繫等等。太陽系與地球算是關係最近的宇宙,但從這部紀錄片來看,地球仍然是唯一的、孤獨的,跟其他或詭異、或沉寂、或美麗、或恐怖的行星形成鮮明的對比。《宇宙的奇迹》

  

  比起太陽系,這一部更加宏大,從太陽系出發,延伸到宇宙的各個位面:光速、紅矮星、白巨星、脈衝星、熵。普通觀眾由此得以對什麼是宇宙有了較為直觀、清晰的概念。它不再是一個黑壓壓的天空,而是各種一瞬與永恆組成的不朽詩篇。(《生命的奇迹》更像是借宇宙之名,回歸地球講述生命奧妙的地球紀錄片,個人感覺這部系列的最終章拍得不太好,就不寫進來了。)《隱秘的世界》

  

  其實這部紀錄片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算宇宙紀錄片,不過它講的也正是探索宇宙的一把鑰匙:看不見的不等於不存在。這部紀錄片將視覺奇觀和深刻主題完美地結合了起來。用特殊的攝影手法,捕捉到了地球上、地外的各種奇妙的現象。冰晶、射線、紅外線、閃電、光譜、無線電波,其實,人類並不知道自己居住在一個」擁擠「的宇宙里。國家地理、探索頻道(地球+宇宙)

  

  全方位展現了地球上生物的遷徙這一行為,這部片子的攝影難度很大,需要全程跟隨動物行動,也實在太美,波瀾壯闊的群體遷徙,帶給觀眾一種最直觀的對於生命的敬畏與感動。《與摩根.弗里曼一起穿越蟲洞》(探索頻道)

  

  這個系列的紀錄片是如此出名以至於摩根.弗里曼的講解員身份跟他的演員身份一樣的有名……本片算是相當的科普向,摩根.弗里曼平易近人的語調和對於內容和語氣的把握,讓人會有駐足傾聽的慾望。本片也採訪了很多前沿領域研究的科學家,從一些基礎理論和結論開始,到一些比較新的觀點和研究方向。也許娛樂性不是那麼強,但內容紮實有料,深奧卻不難懂,適合任何喜歡宇宙的人觀看。《旅行到宇宙邊緣》(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真正的牛逼,就是在於他們拍出了這個片子。利用哈勃望遠鏡的素材,用CG技術將宇宙製作出來,從地球出發,走出大氣層,走過月球,走過火星,走過太陽系,走過銀河系,走到宇宙的盡頭,超越了時間,最後回歸到那場天地洪荒的大爆炸,回歸到宇宙的本源。這部片子呈現的內容,也許到人類滅絕的時候也不能親眼所見。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小小的地球上那些殺戮、戰爭和人心詭譎,跟這個世界,完全沒有關係。人體篇《人體內旅行》(國家地理)

  

  最好的人體紀錄片,詳盡的數據讓你了解自己的身體是一個多麼偉大的構造。一些並非人人皆知的生理活動讓人震撼。微型攝像頭深入人體之後展現的人體方方面面,也是一個非常寶貴的科普材料。從呱呱墜地到年邁逝去,每一段時刻都值得珍惜。《子宮日記》(國家地理)

  

  這套紀錄片其實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講動物的,這一部則講人體。藉助精密儀器的掃描,觀眾能清楚看到懷孕到分娩,子宮內悄然發生的各種變化。這個小小的器官,卻進行著人類這一物種最偉大的事業。不管你是否已有子女,不管你是否接受懷孕,當嬰兒從母體艱難地脫出,發出在這個世界上第一聲啼哭的那一刻,沒有辦法不為之感動。《人體奧秘》(BBC)

  

  從一個細胞開始講起,到人類構造的方方面面。大量的模擬畫面、豐富有趣的數據。此外本片也展現了構造不完整的特殊人群或是具有特殊構造的人群、以及一些特殊的手術案例。總之,本片的可看性和科普性非常的高,適合任何觀眾觀看。《細胞的暗戰》(BBC)

  

  從海報就看得出來,這部講述人體細胞與病毒對抗活動的紀錄片,猶如科幻戰爭片一樣酷炫。各種看不見的微觀戰爭,不停地在每個人的體內進行著。音效和配樂也如好萊塢大片一樣精彩。內容深入淺出,畫面精彩紛呈,形式喜聞樂見,難道還有理由不看看這部紀錄片嗎?永不遺落的明珠,五部最好的自然紀錄片(自封)《天地玄黃》:天地有大美

  

  本片是羅恩.弗里克的代表作,沒看這部電影之前,即便聽過無數遍對本片的溢美之詞,即便做好了各種心理準備觀看,看完也會被本片傳達的豐富信息量所震撼。全片無任何解說詞,僅僅是不斷地切換著地球各處的景象,看似幻燈片一般的展覽卻充滿了「無聲勝有聲」的東方式美學與哲學觀。雖然本片也有人類文明的展示,但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更像是試圖劃掉自然與文明的分界線,創造一種「地球大同」的狀態。所有事物的美都是發自於自然之態的,不加以任何修飾。況且,本片對於自然世界的記錄,也能讓觀眾收穫頗多。

  

  天地遼闊,你我皆是滄海一粟。

  

  對於真正的大美,任何言語都是蒼白的。

  

  人類的祭祀,是否像極了自然界群體生物的本能行為?

  

  人類的工業,人類的世界,如此融入這個世界,卻又格格不入。《家園》:冷眼看看這個世界

  

  本片是法國著名航拍攝影師Yann Arthus-Bertrand製作的一部環保向自然紀錄片。從展現這個地球的美好開始,到講述人類文明是如何介入這個美麗的星球,進而親手將它破壞得醜陋不堪的。全程航拍給了觀眾一個與眾不同的角度來觀察我們居住的環境,不管是美麗的,還是醜陋的,都讓人心驚肉跳。題外話:本片對於工業,態度是絕對對立的。但當年我大學課上看完這部片子,聽完老師的講解,就產生了這麼一個疑問:本片經過15年的籌備,歷訪50多個國家,素材長達488小時,拍攝周期為21個月,共動用88,000名員工。成本耗資可謂巨大,那麼,不管是拍攝此片對於設備的高要求,還是員工的薪資和工作環境,造就這部反工業影片的,不也是影片所指的工業的成果?這真是一個難以言說的矛盾,不過這不在這個問題討論的範圍內,就成片質量來看,本片算是相當優秀的自然紀錄片。《遷徙的鳥》:愛與夢飛行

  

  一部紀錄片能有如此鼓舞人心的力量,讓人無法不讚歎。從一個孩子看見鳥兒起飛開始,整部電影伴隨著動人的吟唱,與鳥兒們一起歷經萬千險阻,最終達到理想之鄉。對於觀眾,也許就是不到兩個小時的觀影,對於鳥兒,這是年復一年的任務,這是延續種族的使命,這是出於本能,高於本能的壯舉。兩隻翅膀,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旅途。這是生命的讚歌,怎能不美麗,怎能不偉大,怎能不動人?《微觀世界》:一蟲一世界

  

  本片與《鳥的遷徙》《喜馬拉雅》並稱為雅克.貝漢的「天地人三部曲」。講述了各類昆蟲的生活景象。如果說《鳥的遷徙》是大氣磅礴的史詩,本片就是精緻有趣的小品級佳作。昆蟲的世界顏色鮮艷亮麗,行為也豐富多彩,有些昆蟲的細節形態,日常很難觀察到。如果你對一對蠕動的蝸牛交媾和斑斕的毛毛蟲爬行這種鏡頭並無生理抵觸的話,這是一部相當具有觀賞性的紀錄片。《灰熊人》:死亡與永生

  

  之所以把本片歸納為自然類紀錄片,除了電影里那些難能可貴的灰熊生活片段之外,還有導演赫爾佐格對於人類與自然的關係的思考。故事的男主角蒂莫西.崔德維爾是典型的反人類文明者,被人類文明所遺棄,也痛恨人類文明。他在灰熊生存的世界中找到了生命的意義,但最終命喪熊口。隨即熊也被前來救援的人殺死。這樣的生死循環,既帶有自然逃不開人類社會染指的悲觀宿命感,也有大自然的純粹殘酷性。本片沒有太多的修飾與主觀煽情,就是平靜地講述了一個人與自然的故事,但說不清的百般滋味讓人喟然。

  真高興這麼長的清單您居然看到這裡了,那麼,我們可以算作同類了吧?

  

  —The En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9: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