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亞裔警官被控殺人,美國華人群體看法不一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2-28 23:13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紐約時報中文網



在曼哈頓的唐人街,這是最為歡樂祥和的假期:人們歡度佳節,張燈結綵,備足了餃子和年糕。按照習俗,所有的矛盾和沉重的思考都可以等到農曆新年以後再說。

不過,當皇後區白石鎮的商人任柏年(Phil Gim)用十分流行的社交媒體應用微信向親朋好友發送節日祝福時,他發現自己已經被大量不那麼愉快的消息淹沒。微信上潮水般的信息都在譴責彼得·梁(Peter Liang)本月因殺人罪名遭到的起訴。去年11月,在一棟住宅建築的樓梯間里,這名華裔美國警察打出的子彈在彈跳之後射中了手無寸鐵的黑人男子阿凱·格利(Akai Gurley)。

槍擊事件發生時,美國正在等待大陪審團做出決定,他們正在權衡另外兩名手無寸鐵的黑人男子遭槍擊身亡事件中所涉及的指控。這兩名男子分別是,在密蘇里州弗格森被警察槍擊身亡邁克爾·布朗(Michael Brown),以及在斯塔頓島的衝突中被警察掐住脖子后死亡的埃里克·加爾那(Eric Garner)。如今,任柏年和另外一些人表示,布魯克林的大陪審團決定正式指控梁警官,使他「成了之前所有這些不公正事件的犧牲品」。

「起訴一名警察是大勢所趨,」任柏年上周在皇後區法拉盛的一家餐廳里說。他與梁警官的其他支持者正聚集在那裡吃點心。

對於紐約市和其他地方的華裔移民來說,最近的幾起事件提供了一次機會,讓所有人都開始思考這個國家最容易引發動蕩的一處裂痕。儘管梁警官和12月份在一次針對警察的襲擊中遇難的兩名紐約警官之一都是華裔,到目前為止,華裔美國人在關於警察的不當行為和種族歧視的討論中幾乎沒有發出聲音。

如今,華裔群體中也出現了分歧。

一些人很猶豫,不願意在對梁警官的指控中尋找政治或種族歧視的因素。還有一些人認為,對彼得·梁的指控是改善警方與所有少數族裔關係的一種途徑。但對於一些人來說,這一指控相當於讓一位年輕的警官當了替罪羊,可能會讓他的父母失去唯一的兒子——而且還是一個戰鬥的號令,號召為在政治上從來不像黑人或西班牙裔那樣活躍的一個少數群體而戰。

「我們再也不要任人擺布,任人指摘了,」任柏年說,「我們要還擊。」

任柏年是去年12月劉文健警官遭槍擊身亡之後,在微信上認識這些午餐夥伴的。現在,他們正在接觸中文媒體,聯繫律師為梁警官提供諮詢服務,並且計劃在紐約舉行一次抗議遊行。紐約是亞洲之外華人最多的城市。加州的一名華裔美國人在網路發起了反對起訴梁警官的請願書,已經收集到了逾10萬個簽名。

起訴梁警官的決定還激怒了其他華裔領袖,但後者有著不同的考慮。

這些領袖說,梁警官受到了不公正對待的說法,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他們說,警察也讓亞裔苦不堪言,他們與黑人和拉美裔共同呼籲改革的時候到了。

「彼得·梁是亞洲人,這只是意味著所有的警察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與膚色無關,」紐約的倡導組織亞裔反暴力聯盟(CAAAV)的執行主任凱茜·丹格(Cathy Dang)說。該組織為來自多個國家的亞洲移民服務。「我們應該以這次起訴為動力,更努力地組織起來,讓殺人的白人警官同樣承擔法律責任。」

民主黨人瑪格麗特·金(Margaret Chin)是代表唐人街社區的市議員,她也呼籲起訴梁警官,稱提出指控是對警方實施改革的一步,她說,警方一直不公正地以亞裔、黑人以及拉美裔人士為目標。

她和唐人街的其他領袖們承認,警方與華人之間的流血衝突並不多。上一次引起關注的此類事件發生在1995年,16歲男孩黃永新(Yong Xin Huang,音譯)遭槍擊身亡,他當時正在布魯克林羊頭灣玩一把霰彈槍。在這件事發生的20年前,唐人街的居民曾遊行到市政廳抗議,緣由是據稱警方毆打了在一場交通糾紛現場旁觀的工程師彼得·楊(Peter Yew,音譯)。

「讓司法體系自然地發展,」金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們可以改革整個制度,這樣人人都能得到同等的對待。」

從一些方面來看,梁警官的案子似乎太容易產生種族方面的聯想。與這次槍擊事件的受害者格利一樣,布魯克林地區檢察官肯尼思·P·湯普森(Kenneth P. Thompson)也是黑人;監管對梁警官的傳訊過程的州立最高法院的法官丹尼·宗(Danny K. Chun)是韓裔。在宗法官批准了檢方在收取保證今後釋放梁警官的請求之後,格利的姑母強烈抗議:「亞洲法官!」

即便如此,丹格說,她想要鼓勵亞裔與黑人聯合起來。她的機構之前曾經呼籲起訴導致加爾那和另外那名手無寸鐵的黑人死亡的警察。

「彼得·梁的案子發生時,協調不同群體的難度確實有所增加,」她說,「我真的認為在組織方面的投資在不斷擴大,尤其是來自年輕亞裔的投資。」

支持梁警官的社區領袖說,他們也同情格利的家人。但他們表示,梁警官的父母——他們分別在餐廳和制衣廠工作,幾乎不會說英語——也是弱者。

對於他們來說,二級謀殺的指控太過嚴厲,梁警官的行為只是一次失誤。在加爾那死亡事件所涉警官被免於起訴之後,他們指責湯普森屈服於政治壓力。湯普森是民主黨人,曾批評過一些格外針對少數族裔的執法操作。

如果說對梁警官的起訴讓一些人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政治上的覺醒,但在布魯克林本森赫斯特地區工薪階層華人聚居區,這件事卻沒有激起多少熱情。

上周的一個晚上,這個社區18大道的制衣廠工人、家電銷售和女服務員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許多人表示,自己沒有關注這個案子。熟悉此案的人多數不願為梁警官受到的起訴附加任何政治意義,他們認為這不是自己應該考慮的問題。「那得由法院來裁決,」烘焙店的工作人員埃米·鄭(Amy Chen,音譯)說。「他們會秉公處理。」

少數人有不同的看法。這其中包括47歲的前制衣廠工人維維安·譚(Vivian Tan),她正在從鄭那裡購買過年吃的糕點,與埃米·鄭一樣,她也說漢語。「燈滅了,太黑了,什麼也看不到,」她描述著路易斯·H·平克住宅區樓梯間里的黑暗,「他不可能是故意的。」

不過,維維安·譚也不願再多說什麼。「這不是歧視,」她說,「只是普遍意義上的不公,因為那是誤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9: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