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沉檀龍麝」四大名香 知幾何?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2-27 00: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之前的文章我們講到了華夏的燃香文化,許多國米也是收益頗深。即道燃香,香料又是必不可缺少的。  先秦的原始香料與如今大不同,主要是香茅草、辛夷花、高良姜、丁香等的混合物,或焚燒,或佩戴。秦漢一統之後,除繼續使用疆域內的草木製香外,我國開始大規模引進昂貴高級域外香料,形成了「沉檀龍麝」四大名香之說,今略陳於下。

  

  白木香樹結香部位  沉香 亦稱沉水香、白木香、蜜香等,始見於東漢楊孚的《交州異物志》:「蜜香,欲取先斷其根,經年,外皮爛,中心及節間黑者,置水中則沉,是謂沉香。」沉香來自瑞香科沉香屬的各種沉香木如白木香樹、馬來沉香樹、莞香樹等,乃樹木在遭受雷擊風摧蟲噬人伐等創傷后,於創口朽爛處為自我修復而分泌凝結的油脂,其形成之慢,少則幾十年,多則上千年,所謂「百年會安,千年棋楠」是也。  沉香出產於我國海南與東南亞諸國,按產區分為會安系與星洲系,會安乃越南中部古城,星洲即今新加坡,兩地皆為傳統沉香交易集散地。會安系包含瓊、越、柬、老、緬、泰北各地所產沉香,其味甜涼,潤透果香花香或乳香;星洲系涵蓋馬來半島、印尼、汶萊、巴布亞等地所產沉香,其味甜而不涼,深沉濃烈。兩相比較,會安為上。  沉香分類繁雜,按形成原因有生結、熟結、蟲漏、倒架,由形狀又分為雞骨香、馬蹄香、樹心材、葉子香等等,五花八門,難定一尊。但從品質上,則以棋楠香為最。棋楠香亦稱奇楠、伽羅等,有「糖結」「金絲」二品,產於海南、越南中南(占城)與柬埔寨(真臘)。與其它沉香相比,棋楠香油脂豐腴,質地柔韌,刃斷拔絲,嘴咬粘牙,口感辛麻,香氣濃郁持久而前後變幻,兩宋時即享譽天下,一兩價值二十萬錢。  沉香之所以能冠四大名香之首,既由其希,更緣其質。誠如東坡為胞弟蘇轍甲子壽而作的《沉香山子賦》所贊曰:「獨沉水為近正,可以配薝蔔而並雲。矧儋崖之異產,實超然而不群。既金堅而玉潤,亦鶴骨而龍筋。惟膏液之內足,故把握而兼斤。」言不謬哉!

  

  檀香木手串  檀香 將廣佈於中國、印度、內外南洋的檀香科樹木之心材加工成片或研磨成末,即得檀香香料,釋家稱之為旃檀。檀香的香氣能使人安心凝神,更可撫慰憂鬱,緩釋壓抑,乃修身養性之良佐,恰因其產量甚巨,因而成為寺觀廟祠供奉香的主要原料。

  

  龍涎香  龍涎香 是抹香鯨因腸梗阻而產生分泌物所結成的硬塊,經其排泄漂浮海中,呈陰灰或黑色的臘質膠塊。雖聞之腥酸,但乾燥后加以燃焚卻濃芳四溢,其甘甜土香較之麝香更為幽雅,以之熏物亦歷久不褪。因其昂貴難求,中東與西方稱之為「灰琥珀」,唐朝由阿拉伯商人帶我國后,人不知其名,初稱「阿末香」,后訛傳其源自「大食西海多龍,枕石一睡,涎沫浮水,積而能堅」,故名龍涎香。龍涎香在我國古代多用於為器物熏香,或藏諸香囊直接佩戴,或研末作葯以內服。

  

  保存完好的麝香  麝香 是雄性麝科動物(形如鹿,廣佈於亞洲)肚臍與生殖器之間腺囊的分泌物,乾燥后呈顆粒狀或塊狀,味苦而香濃,不需燃焚即可得之,既可作香料,亦常入葯。香料之繁,原不限於此四大名香,更有乳香、安息、龍腦、蘇合等無窮多耳。然華夏燃香文化惟尊沉香,雖檀龍麝者與之亦隔雲泥,況它者乎,故不贅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09: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