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自凈其意

[複製鏈接]

1635

主題

2471

帖子

8711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87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開心樹 發表於 2016-2-29 10: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一個古老的道場,有一個小沙彌,他常年跟隨長老修行,侍奉其左右,彼此情如爺孫一般,而長老對他的修為也很滿意,有一天,小和尚心血來潮,忽然問了長老一個問題,什麼是佛教,長老慈祥的對他說到:諸惡莫做,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小沙彌並沒說話,良久:師傅,我很早就聽過很多這樣的佛語,但您能用您自己的修行所得體會來教我嗎,怎麼修行,怎麼傳承佛法呢。
長老聽完,徐徐說道:要說怎麼修行,我問問你現在每天都作什麼呢?
回答:師傅怎麼做我就怎麼做,就象如有人罵您,您不生氣,那如有人罵我,我也不生氣,象您喜歡幫助別人,我也會象您這樣去幫別人。
長老說:我教你學佛,你卻只一味學我,你可知道,固然你能模仿我的所有行為,卻如何去模仿我的真心呢。
小和尚忽然笑了:弟子常年跟隨,師傅的心弟子明白。就象師傅了解弟子一樣。
長老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常觀心,由有到無有,由驕而靜,期間恆是無常多變,我尚不知當下自心,小輩輕狂,如何便言了解。
小和尚言:師傅善教,弟子知錯。
老和尚:既然知錯,且去面壁,善念不可滅,妄心不可生,心常靜凈,恆念眾生。

就這樣,小沙彌面壁去了。一日過去,並無人為期送水食來。沙彌心說:師傅必是年老善忘,遂不生噌心。而忍飢續思己過。第二日,依然無人來送飲食。小和尚又做念:原來是師傅有意如此,是鍛煉我心志,正是愛之深切,我不能怨恨,反當感恩而倍加精進,以謝師尊。。。長老久於外窺見其清凈莊嚴相未改,嗔狠未生。微點頭讚許道:雜念不生,常住安忍地,恆不見眾生過,遠離諸多邪惡魔障。善哉!乃召喚其出,說道:見你思過期間,正念不退,乃至細微,常願思人好,不樂道人非,今以得清凈,你隨我來。 小沙彌:是。便緊隨長老。
不久,二人遂至禪房,見有一禪台,上有一小碗米飯,一杯熱茶,一件僧衣,一對竹筷,三枚銅錢。長老說到:你前日所問者,如何修行,如何傳承,我今以此諸物示見。你可知我意何指,善思維之。
小沙彌腹中雖餓卻未敢便食,乃道:佛法如葯,療眾生身心,心若有病,佛以教解脫而令自在,以般若智慧令常不住有為而得清凈。身若有病,佛以自然法令隨順自然,不住所得,不住有失而得身自在。禪如月明,生活如禪。
長老笑道:小子奸詐,你是想言腹中有病,也罷,此時出題,一者,你並無準備,二者,我亦知你此時飢勞交加。只是,如今用膳之時已過,此亦不足為用充饑,你且拿這三枚銅錢,下山自行用飯去吧。

小和尚便自領銅錢下山去了,途中忽遇一乞丐,面容憔悴,體形蝟懦,一路行乞,無有施者,乃做思量:世間道德稀有,少熱心者,然我一介貧僧,自給尚不能,雖有心但奈何無有餘力,何況自己亦兩日未食,阿彌陀佛。做此念已,雖有不忍但也無奈,而竟至離去。

及至一食鋪,自買了兩個熱饅頭,望著手中微少食糧,思之自己尚不夠,然終不忍自食用,乃決定布施一半,念此便急沖沖回走,忽念長老之語,似話中有話「一者,你並無準備,二者,我亦知你此時飢勞交加」乃思量之:我自言生活如禪,時光如飛,無常豈會待你準備好再來,二者,我身雖餓,然遇乞者,吝食物錢財不願就施,此卻是心病,如此身心具病,我當療身或當療心為先呢。觀我此身,終非我所有,今日有得,於我何得,今日若失,於我何失。既知如此,當下不復覺自身飢勞,而發大菩薩心,將手重食物盡做布施,爾時,小沙彌若有所悟,歡喜而回,奔行郅山坡,忽然有一飛蛾迎面飛撞邇來,一時閃避不及,重重撞於眼中,疼痛難當。乃做念:廣行諸度,眾生為先。念及於此,疼痛頓消,自說道:我曾發願,若我成佛,必度一切眾生,若我今日於此飛蛾便生嗔狠,自度尚不能,如何度廣大眾生。

遂恢復平靜,又做念:佛說眾生平等無別,飛蛾雖小,命卻於我無異,我曾發誓救護一切眾生如護我子,是以,非但不能怨恨其,反應做念祈禱願其無有受傷。做是念已,若有所悟。歡喜說道:佛果無妄言,此飛蛾果是為成就我安忍精進正果而來,今後再有傷害,既然已知彼是為渡我而來,歡喜受之,必不敢怨恨,而更當感其恩德,供養如師如佛如父。如此思之良久,心大歡喜而回。
長老本具及深修為,於此間諸事已然明了於心。而做言:善哉!善哉!心無掛礙,眾生為先,廣行諸善,行諸佛行,精進不退,果如此則足當「諸惡莫做,諸善奉行」八字。善哉!善哉!

不久,小和尚回至長老做前,恭謹言道:師傅之前所示之意,弟子今知,願當面做答,師傅指教。
長老:不必著急,你且回去,細思量之,明日再來。
小和尚:尊師言。乃至回房,他看到了一碗熱騰騰的素麵靜靜的擺在桌面上,心中暗道,老和尚原來早就苦心準備好了套子讓我裝呢。。。。。
次日,小和尚於長老及眾師伯前恭謹做禮,說道:師尊前日所指,何以修行,師傅即以米水錢物衣食所示,既是要我如遇乞者,即施飯食,遇窮即施以財物,遇人無物以為遮體,廣受諸寒凍者即當施以衣物,遇傷者即救應之。此即修行,功德無量。廣行諸善,以身作則,常思己過,以法為施,既是傳承。望師尊指教。
只見會中諸人皆點頭讚許,惟獨長老閉目默然一言不發,大眾不解,良久,長老說道:取紙筆來。不久,長老寫道:「一無是處」便起身離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