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港媒: NASA首次曝光1969年月球背面神秘錄音

[複製鏈接]

1633

主題

5156

帖子

68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6-02-23 08:06:02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雷璟

核心提示:雖然有專家稱怪聲源自太空艙儀器互相干擾,但有宇航員認為確有「來自太空的聲音」。

參考消息網2月23日報道 港媒稱,美國太空總署(NASA)首次披露1969年「阿波羅10」號飛過月球背面時的錄音,顯示宇航員對一種恍如外太空音樂的神秘聲音驚異不已。雖然有專家稱怪聲源自太空艙儀器互相干擾,但有宇航員認為確有「來自太空的聲音」。

據香港《明報》網站2月23日報道,有關錄音的文字版2008年公開時已惹外界好奇,至今原版錄音終在紀錄片《NASA未解檔案》(NASA's

Unexplained Files)中播出。錄音中宇航員切爾南(Eugene Cernan)、約翰.揚(John Young)及斯塔福德(Thomas Stafford)乘太空船進入月球軌道,在經過月球背面、與地球暫時中斷無線電通信期間,聽到一些前所未聞的怪異聲響。

NASA:無線電干擾所致

當時切爾南問同僚:「你聽到嗎?那哨子聲?嗚嗚嗚。」他又形容聲音「就像外太空風格的音樂」,其他太空人亦表示聽到,紛稱難以置信。由於情況太詭異,各人討論是否應向上級通報,亦擔心聲響源於機件問題,恐影響之後的太空旅程。

報道稱,有NASA技術人員在片中解釋,有關聲響是由於登月艙與指揮艙的無線電裝置互相干擾所致。不過曾參與「阿波羅15」號任務的宇航員沃爾登(Al Worden)質疑,「阿波羅10」號的宇航員對於執勤時應該聽到的聲音非常熟悉,「邏輯告訴我,如果錄到什麼,那就是說有事發生」,認為NASA可能出於公眾利益隱瞞有關事件的資料。他又說,以往不少宇航員曾在太空聽見不明聲音,「我對於發生過什麼事稱保持非常開放的態度」,不過承認要找出事實並不容易。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阿波羅11號拍攝到的月球表面(網頁截圖)
我句句真話. 決不放屁. 版上如有臭味. 我沒有放屁. 不是我放的.

1633

主題

5156

帖子

68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81
沙發
 樓主|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6-2-23 23:4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沒有放屁 於 2016-2-23 23:50 編輯

【延伸閱讀】「阿波羅11號」登月艙內神秘塗鴉將公開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阿波羅11號宇航員完成歷史使命時,在太空艙內畫滿了塗鴉。而如今,公眾將有機會一睹這些塗鴉。1969年,阿波羅11號將宇航員帶到月球,完成首次登月的歷史使命。在這個宇宙飛船的艙壁上,畫有一個粗糙的日曆、潦草的月球坐標,門鎖上還寫有警示語「臭垃圾」。現在,公眾將有機會首次目睹這些東西。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阿波羅11號指揮艙,名為「哥倫比亞」。自從1976年開放以來,一直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最吸引人的展品之一。然而,該館從未允許任何人爬進該太空艙,甚至館長也不願意爬進去,擔心破壞了它。2016年夏季,網路上有望提供該模型。屆時,公眾可以模擬操控飛船,甚至列印出屬於自己的3D模型。總之,虛擬現實體驗會讓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為製作該模型,專家們花了2周時間。他們不僅用激光掃描了飛船內外,還拍攝了幾千張照片。
我句句真話. 決不放屁. 版上如有臭味. 我沒有放屁. 不是我放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3

主題

5156

帖子

68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81
3
 樓主|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6-2-23 23: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沒有放屁 於 2016-2-23 23:52 編輯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艾倫研究該指揮艙已近20年,對他來說,在模型創造中還能有新的發現。他發現,牆上的一塊塗鴉是關於1969年7月的粗糙日曆。日曆的第一天是1969年7月16日,即飛船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的日期;日曆的最後一天是飛船返回地球的日期,即7月24日,也是唯一沒有被叉子劃掉的日期。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艾倫表示,在太空,航天員沒法看到日出日落,所以這個簡易日曆可以幫助他們計算日期。此外,艾倫還致電阿波羅11號的兩名在世宇航員,即85歲的邁克爾·柯林斯(Michael Collins)和86歲的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向他們詢問關於塗鴉的細節。奧爾德林認為日曆似乎是柯林斯所為,但究竟是誰畫的,至今仍是謎。當時,柯林斯留在艙內,而奧爾德林和阿姆斯特朗(於2012年逝世)則走出飛船,踏上月球。7月20日,阿姆斯特朗成為登月第一人,但日曆上並沒有什麼特殊記錄,也只是一個被劃掉的日期。
我句句真話. 決不放屁. 版上如有臭味. 我沒有放屁. 不是我放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3

主題

5156

帖子

68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81
4
 樓主|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6-2-23 23:5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沒有放屁 於 2016-2-23 23:55 編輯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航空史館長艾倫(Allan Needell)負責看管阿波羅飛船,他表示,宇航員們可能是想提醒自己哪些門鎖是要等到完成任務后才能打開的。他表示,作為館長,得知他們仍能從這架最具標誌性之一的飛船中學到新的東西,他感到十分激動。在設計阿波羅11號指揮艙「哥倫比亞」的3D精細模型時,他們可以觀察和記錄一些太空船上的手寫備註和標記,這些信息過了40多年,已經變得模糊難認。備註、數字和日曆等塗鴉,大概是執行任務時的即興創作,向人們展示了登月和返回地球時宇航員的生活。通過對比「哥倫比亞」和「休斯頓」的音頻和紙質交流記錄,可以推測出那些備註是何人何時所寫,以便深刻地了解人類史上的這次偉大冒險。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1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預覽了該飛船的3D虛擬模型,該模型可讓公眾一睹如汽車般大小的阿波羅11號指揮艙的內部構造。不久后,公眾將能夠從太空艙的小窗口或艙口窺探其內部構造。人們將可以仔細查看飛船控制項和3名宇航員留下的塗鴉。留下的標記中一些是宇航員們登月要進行的操作。有些信息寫在太空船儀器旁是為了方便。其他一些信息則沒有太多技術性,比如,在一個門鎖上,寫有「發射白天尿袋」;另一個寫有「臭垃圾」。
(2016-02-19 08:55:00)
我句句真話. 決不放屁. 版上如有臭味. 我沒有放屁. 不是我放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3

主題

5156

帖子

68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81
5
 樓主|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6-2-23 23: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沒有放屁 於 2016-2-23 23:57 編輯

【延伸閱讀】月面發現阿波羅登月時期火箭殘骸:已時隔43年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這兩張圖像展示的是阿波羅16號期間土星5號火箭的S-IVB段撞擊月面留下的撞擊痕迹。此次撞擊發生在1972年4月,這兩幅圖像的寬度均為400米,上方為北方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2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道,上世紀60年代,美國實施阿波羅登月計劃,首次將人類宇航員送上月球表面並安全返回地球,創造了人類航天史上的巔峰時刻。

而為了實現將宇航員送上月球表面的目的,美國研製了迄今威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土星-5號。時隔43年之後,近日一艘美國飛船在月球表面識別出了當年墜落在月球表面的火箭推進器殘骸,讓人有恍若隔世之感。

美國宇航局正在月球軌道飛行的「月球勘測軌道器」(LRO)近日在月球表面識別出了1972年4月份執行「阿波羅-16」登月任務所使用的火箭殘骸墜落月球表面時留下的撞擊坑。

這個撞擊坑直徑約40米,位於月球表面上的島海(Mare Insularum)區域,大致位於哥白尼隕坑西南260公里處。前者是月球表面上非常顯眼的一處地標性景物。

這一位置墜落的殘骸應該是屬於S-IVB段,這是運載登月宇航員的巨型火箭「土星5號」的第三級。從1970年發射升空的阿波羅-13任務開始,S-IVB段會被故意用於撞擊月面。因為在此之前的幾次阿波羅登月任務期間,宇航員已經在月面上安裝了月震儀,因此這樣的撞擊將能夠產生人工月震,從而讓科學家們有機會對月球內部結構情況開展相關研究。

此次觀測中,S-IVB段撞擊的大致位置是根據當年保存下來的軌道記錄數據文件得到的。「月球勘測軌道器」(LRO)自從2009年以來一直在圍繞月球的軌道上飛行,在飛行期間它已經找到了阿波羅13,14,15和17號任務期間撞擊月面的S-IVB段留下的撞擊坑痕迹。

然而卻阿波羅16號任務期間撞擊月面的S-IVB段卻一直沒有下落,這是因為當時在S-IVB段朝著月面下降時曾經與阿波羅飛船短暫失去聯繫。事實證明,由於這一短暫的聯繫空白,實際撞擊發生的位置與當時測控系統預測的理論撞擊點偏差了大約30公里。

由阿波羅16號的S-IVB段撞擊產生的撞擊坑,其深度相比小行星或彗星撞擊產生的撞擊坑要淺得多。LRO探測器成像組的科學家在配發的相關軌道圖像圖注中寫道:「由火箭推進器撞擊產生的撞擊坑非常獨特,因為它們是由密度非常低的物體以非常低的速度(大約每秒2.6公里)撞擊月面而形成的。」

他們寫道:「S-IVB推進器可以被想象成一個空的飲料罐頭用力撞向地面——僅僅是一個金屬外皮,它的內部是空的——因為當時其內部所有的燃料都已經被用於將宇航員送往月球軌道,它的燃料箱已經被清空了。因此在撞擊發生時,只能在月球表面產生一個淺淺的撞擊坑。」(晨風)
(2016-01-12 10:18:00)
我句句真話. 決不放屁. 版上如有臭味. 我沒有放屁. 不是我放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3

主題

5156

帖子

68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81
6
 樓主|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6-2-23 23: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沒有放屁 於 2016-2-24 00:09 編輯

【延伸閱讀】月震之謎:阿波羅數據揭示月球表面200多次震動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通過軟體分析,研究者發現了210次此前未曾探測到的月震,這為進一步了解月球地質學提供了線索。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阿波羅月面實驗裝置(ALSEP)由一系列科研儀器組成,宇航員在阿波羅11號之後的5次月球登陸任務中,都會將這些儀器放置在登陸地點。上圖顯示的是阿波羅16號的實驗裝置。ALSEP包括了多種地質學儀器,能在每次登陸地點的環境進行持續的探測,時間至少一年。雖然設計壽命只有一年(阿波羅17號的是兩年),但這些儀器最終工作了長達8年的時間。這些實驗最終在1977年9月30日由任務控制中心永久關閉。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2日消息,根據對阿波羅任務所採集數據的分析,研究者發現月球表面上曾發生過210次之前未曾探測到的震動。該發現為進一步了解月球地質學提供了線索,並揭示了4種獨特的月震類型。

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的科學家利用特殊的演演算法程序獲得了這一發現,並稱接下來還有新的發現。「這一系統被設定為能識別出深層月震、撞擊和淺層月震,並且運行可靠。」研究者寫道。

阿波羅11號是第一艘在月球上著陸的太空飛船,在這次任務中,人類不僅在月球表面插上了美國國旗,而且把地震儀等設備帶了上去。從1969年歷史性地登陸月球開始,在1972年的4次任務中,阿波羅號的宇航員們都在月球表面上放置了地震儀。直到這些儀器退役的1977年,它們還從月球上用無線電向地球發送回了月震數據。

接下來的多年時間裡,科學家一直在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他們鑒別出了1.3萬次獨立的震動,有些按里氏震級被記錄為5.5級——在地球上這一強度足以導致建築物出現輕微損壞。

研究作者寫道:「演演算法顯示出探測罕見事件的能力,並能標記出之前未探測到的信號結構,而新的事件類型正是我們特別關注的。」研究者還指出,月震是目前地外天體上所記錄到的事件中唯一被證實的。據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介紹,月震與地球的地震活動並不一樣,它們具有不同的成因。

面對阿波羅號的數據,研究團隊提出,在這裡面是否還有一些另外的月球活動未被發現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Brigitte Knapmeyer-Endrun博士和她的團隊開發出一種獨特的演演算法,這種演演算法與語音識別程序類似。當把一次月球震動的數據輸入之後,以該演演算法為基礎的程序就能搜索新的數據,並識別出相似的模式。

研究人員在1972年數據的一個較小的子集中運行了該程序,對此前未分類事件中的50%以上進行了歸類,並發現有超過200個事件沒有被列入此前的月球事件目錄中。研究人員稱,這一新程序可以在已有的數據中發現更多未曾被發現的事件,在「未來其他行星上進行地震學任務」時也會十分有用,包括NASA接下來將在火星上進行的「IsSight」任務。

月震有4種類型,第一種是深層月震,發生在表面以下約700公里,科學家認為是由於地球和太陽的潮汐重力而產生。第二種是隕石撞擊月球表面引起的振動。

第三種是熱量月震。在度過兩周時間的月球黑夜(以及極低的溫度)之後,陽光的重新照射會使月球脆弱的外殼出現膨脹,並最終發生爆裂。最後一種是淺層月震,發生在表面以下約20到30公里處。

前三種月震被認為比較溫和,只有第四種月震能夠出現里氏震級5.5級的震動。目前對淺層月震的成因還不明了。據NASA的介紹,阿波羅號的地震儀都放置在月球一側表面的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內,因此確切的GPS位置很難確定。

更重要的是,月球不像地球一樣具有活動的構造板塊。地殼外層分裂為厚厚的板塊,在流動的地幔上方移動。由於月球缺乏這樣的特徵,科學家認為淺層月震可能來源於地球上無法見到的某些其他力量。(任天)

(2015-10-12 09:54:22)
我句句真話. 決不放屁. 版上如有臭味. 我沒有放屁. 不是我放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3

主題

5156

帖子

68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81
7
 樓主|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6-2-23 23: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沒有放屁 於 2016-2-24 00:06 編輯

【延伸閱讀】神秘小天體今將墜入地球 或為阿波羅登月遺留物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歐洲航天局位於荷蘭的近地天體辦公室的天文學家們正密切關注WTF1190F的動向。(網頁截圖)
原標題:神秘小天體今日將墜入地球 或為阿波羅登月遺留物(組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WTF1190F可能墜入斯里蘭卡南部65公里的印度洋中。(網頁截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歐洲航天局稱,WTF1190F的危險性非常小,但他們依然密切關注它。專家可以利用它預測更大的小行星對地球造成的潛在毀滅性影響。(網頁截圖)
原標題:神秘小天體今日將墜入地球 或為阿波羅登月遺留物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2日報道,歐洲航天局證實,今天將有神秘小天體墜入地球,可能是美國阿波羅登月時遺留下的火箭零件或碎片。
這個神秘太空碎片名為WT1190F,將于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1月13日早晨6點20分(北京時間14:20分)進入印度洋上空的地球大氣層。它將在斯里蘭卡南海岸上空大氣層中燃燒近百公里,因此不太可能有更小碎片落到地面上。據說這個碎片可能是以前執行太空任務時留下的,最有可能是美國進行探月任務中使用的火箭碎片,甚至是阿波羅登月期間留下的。
儘管今天13日恰逢趕上星期五,在西方人眼中可能是個糟糕的預兆,但科學家們對此感到興奮不已。天文學家估計,WTF1190F的直徑大約1到2米,內部中空。這意味著這個碎片非常小而脆弱,不太可能墜落在地表上。進入大氣層后,更小的碎片會迅速燃燒,可能在斯里蘭卡南部空中形成肉眼可見的絢爛火球。即使有碎片也非常小,而且會散落入印度洋中,不足以產生太大影響。
WTF1190F並非首個從太空軌道上墜入地球的人造物體,也不是最大的。2001年,重達135噸的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結束使命墜入地球,其大部分都燒盡,部分碎片墜入南太平洋。
(2015-11-13 14:17:51)
我句句真話. 決不放屁. 版上如有臭味. 我沒有放屁. 不是我放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3

主題

5156

帖子

68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81
8
 樓主|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6-2-23 23:5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沒有放屁 於 2016-2-24 00:04 編輯

【延伸閱讀】NASA發阿波羅登月照片:地球升起來了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地球「升起來了」。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從阿波羅8號回望地球。
我句句真話. 決不放屁. 版上如有臭味. 我沒有放屁. 不是我放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3

主題

5156

帖子

68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81
9
 樓主|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6-2-23 23:5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沒有放屁 於 2016-2-24 00:01 編輯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邁出的的一大步。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人類就這樣站在了月球表面。
我句句真話. 決不放屁. 版上如有臭味. 我沒有放屁. 不是我放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22: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