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16中日關係 戰略和解任重道遠

[複製鏈接]

1092

主題

1519

帖子

644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七界殺星

Rank: 5Rank: 5

積分
644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6年很難出現中日關係切實改善的局面,或將長期維繫改善關係的低調勢頭。

  2015年5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2016年是農曆丙申猴年,今年的中日關係能否有顯著改善?這不僅成為東亞地區亦是國際社會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然而,回顧2015年中日關係,亦實難持樂觀。過去的2015年中日關係凸顯「異常動態且極不平衡」的特點。在經歷兩年半「首腦會晤」的停滯后,中日兩國領導人於2014年11月10日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北京峰會第一次會面,隨後再於2015年4月22日在雅加達亞非峰會再度會面,雙方確認繼續落實戰略互惠。5月23日習近平主席接受自民黨總務會長二階俊博轉交的安倍首相親筆信,中日關係改善勢頭顯著。

  然而,這一勢頭卻因日本方面的單方面舉動而驟降。在舉世矚目的8月14日「歷史談話」中,安倍卻玩弄文字遊戲,罔顧公道,頑固推卸戰爭罪責。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同日在接受電視台《大家的新聞》欄目採訪時表示,不知安倍究竟道歉了什麼。緊接著,9月19日日本國會強行通過新安保法,這是戰後日本在軍事安全領域採取的前所未有的舉動。不僅引發國際社會對日本是否要放棄專守防衛政策和戰後所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質疑,亦對東亞地區和平穩定造成巨大衝擊。

  「切實」改善並實現中日關係的正常化,既有中日四個政治文件,亦有中日四點原則共識,關鍵是日本政府如何履行這些政治承諾。展望目前的中日關係難題,在日本戰爭責任問題、釣魚島主權爭端之外,台灣問題愈加突顯。2016年1月16日台灣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贏得大選勝利后,日本政府外務大臣、官房長官與安倍首相先後公開表示祝賀,此行為嚴重違背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有關台灣問題的政治約定。另外在南海問題上,日本作為域外國家和南海問題非爭議方,積極追隨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向中國發難。2015年6月23日參加日菲聯合演習的日本海上自衛隊P-3C反潛巡邏機首次出現在南海存在爭議的海域上空。可見,中日存在的結構性矛盾依舊難解,日本又藉助外力再增新的戰略對峙。

  由此來看,2016年很難出現中日關係切實改善的局面,或將長期維繫改善關係的低調勢頭。總體而言,影響中日關係的主要因素在於中日雙方戰略訴求以及長期存續的結構性矛盾,近年來中國國力日趨超越日本則加快了這些訴求與矛盾的外在表現。如果日本政治領導人能採取務實態度,秉持正確的歷史觀並放棄敵視中國的「價值觀外交」,積極推動兩國在危機管控機制上達成共識,妥善處理中日面臨的一系列潛在危機,尤其是積極擴大民間交流,中日關係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完全是有可能的。

  2015年5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中日友好交流大會上指出:「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間,中日關係前途掌握在兩國人民手裡。越是兩國關係發展不順時,越需要兩國各界人士積極作為,越需要雙方加強民間交流,為兩國關係改善發展創造條件和環境」。而在日本方面, 2015年3月10日,東京大學高原明生教授在北京大學的一場講座中指出,在日中關係中,兩國人民之間的國民感情和認識,是在「國內政治」、「經濟利益」以及「國際環境、安全、主權」之外的一個獨立變數,因此,「公共外交非常重要」。他說,日中兩國民眾對於對方認知「誤會太多了」,因此需要強化公共外交,解決兩國人民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毋庸置疑,維繫和發展中日關係的重要推動力來自民間。

  總之,由於歷史與現實等多方積澱因素,在可預見的將來,中日續存的諸多重大政治與戰略爭端很難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解決。因此,在2016年以及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中日兩國面臨的戰略目標不在於急切解決這些爭端,而在於謀求雙邊關係的基本穩定以及確立改善關係的戰略對話架構。

  簡言之,2016年中日關係改善勢頭呈持續弱勢,但基本上也不會出現重大危機,戰略博弈與民間交流或將交叉施行,中日關係緩慢平穩地發展。

  尋求中日戰略和解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2: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