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化解碼】一流的大學≠成熟的大學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6-2-21 08: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鄔大光2016-02-20 10:31:30[size=1.1em]來源:自由談

成熟的一流大學就像齊白石的水墨畫,著墨的地方是畫,留白的地方也是畫

到底什麼是一流大學?中國內地是否有一流大學?對此已有許多「高論」,恐怕最簡單易行的辦法就是看大學排行榜。其實,還有許多更簡易的方法,例如,一流大學就是用錢「堆」起來的,哈佛大學有近400億美元的基金,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因此,真要歸納一流大學的特徵,還可以舉出很多,諸如:一流大學的經費富可敵國,一流大學的人才富可敵國,一流大學的校長權威可敵總統……

而在二十多年前,貌似國人是沒有資格談一流大學的。為什麼這麼說?記得我第一次聽說一流大學,大約是在1994年10月,我當時在香港中文大學做訪問學者,適逢內地一位著名大學校長在香港做演講,大意是說在亞洲大學的排行榜上,雖然目前香港的一些大學比較靠前,但再過20-30年,內地的大學排名一定會超過香港的大學。

果然如此。今天在世界上幾個主要的大學排行榜上,都可以看到中國內地大學的名字,且有數量不斷上升的趨勢。如果單純按照統計數據,我國在世界大學排行榜前200強的位置,大致是在第6位。如果再說中國沒有世界一流大學,恐怕排行榜都不會答應。既然我國大學在排行榜已有若干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可為什麼有許多國人並不完全認可,即使在一流大學工作的,也無法感覺到自己是一個一流大學人呢?

原因就在於我們的一流大學還有許多短板,還有許多幼稚的做法,更有一些不時發生的「某某門」事件。這些短板說明我國一流大學發展目標的不成熟、評價指標的不成熟、管理水平的不成熟以及碎片化的改革等。我們的一流大學,談論更多的是EI、SCI、ESI等「量化」的概念,而忽略了量化背後的內涵,這既是一種進步,也是一種不成熟。正是這些不成熟遮蔽了我國一流大學的聲譽,降低了在排行榜上的「含金量」。這也就是說,一流大學與成熟的大學不是等同的概念,從排行榜上的一流大學內化到人們思想價值認可的一流大學,這才是真正成熟的一流大學,它是「本質的改變、思想的改變、文化的改變、價值觀的轉變」。

如今,我們可以說是具備了一流大學的「形」,但還缺少一流大學的「神」,「形神兼備」才是成熟的大學。而一所成熟的大學,也許是少了許多「改革」,多了一些「引領」,一切都是在平穩或超穩定的狀態下運行。

從一流大學走向成熟的大學需要時間,需要常識,需要模仿,需要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懷特海曾說「一所大學的成熟至少需要二百年」,英國的牛津、劍橋用了近八百年,美國的哈佛、耶魯用了三百年,顯然我們有些等不及了,或者已經「時不我待」了。在此壓力下,直視問題,找出軟肋,補上短板,應該是建設一流大學的策略(也許不必過分急切地追求所謂「跨越式」發展)。只有認清一流大學走向成熟的路徑,我國一流大學的成熟也許不必要完全走西方的路。竊以為,成熟的一流大學就得像齊白石的水墨畫,以形寫神,形神兼備;著墨的地方是畫,留白的地方也是畫。

(作者為廈門大學副校長)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1: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