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晚上總做夢是沒睡好?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6-2-20 08: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人不可能整晚做夢,如果在做夢時醒來,就似乎做了一晚上的夢。

做夢是人在睡眠過程產生的一種正常的生理和心理活動,每夜做一定數量的夢是正常的,研究表明,在人睡夢中的時候讓夢中斷,會導致人體一系列生理異常,如緊張、焦慮、易怒等癥狀,這時就感覺做了一晚上的夢。

2、在正相睡眠中醒來的人感覺夢多,在異相睡眠中醒來的人感覺夢少。

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腦細胞仍在活動,這就是夢的基礎。據研究,人們的睡眠是由正相睡眠和異相睡眠兩種形式交替進行,在異相睡眠中被喚醒的人有80%正在做夢,在正相睡眠中被喚醒的人有7%正在做夢。一個人每晚的夢境可間斷持續1.5小時左右。由於夢相伴睡眠周期循環規律,所以在異相睡眠中醒來的人,感覺夢多,而在正相睡眠中醒來的人,感覺夢少。此外,人能記住的夢多在快進入覺醒時,而剛入睡的夢早就消逝得無影無蹤了,這也是人們感覺夢多或少的另一原因。

3、夢的中斷會讓人出現焦慮不安、緊張、易怒,甚至產生幻覺。

當睡眠者一出現做夢的腦電波時,就立即被喚醒,不讓其夢境繼續,如此反覆進行,結果發現對夢的剝奪,會導致人體一系列生理異常,如血壓、脈搏、體溫以及皮膚的電反應能力均有增高的趨勢,植物神經系統機能有所減弱,同時還會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應,如出現焦慮不安、緊張、易怒、感知幻覺、記憶障礙、定向障礙等。顯而易見,正常的夢境活動,是保證機體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不必對經常做夢過於糾結,只要經過一夜的睡眠休息,次日的精神狀態得到了恢復,睡眠就是正常的。」她說。但是一部分人由於夜間多夢,次日感覺精神狀態不佳,就需要引起重視。多夢現象的造成與近日生活狀態有所聯繫,人疲憊、壓力大時易出現情緒上的緊張、抑鬱等,導致在睡眠過程中會不自覺地想象日常的瑣事,從而導致神經系統難以得到休息,出現多種夢境的關係,此時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緩解壓力、保持身心舒暢。

4、總是無夢睡眠的人反倒要警惕了。

「如果長期無夢睡眠,倒值得人們警惕了。倘若大腦調節中心受損,就形成不了夢,或僅出現一些殘缺不全的夢境片段。」姚欣艷特別指出。無夢睡眠不僅質量不好,而且還是大腦受損害或有病的一種徵兆。她發現,有些患有頭痛和頭暈的病人,常訴說睡眠中不再有夢或很少做夢,經診斷檢查,證實這些病人腦內輕微出血或長有腫瘤。醫學觀察表明,痴獃兒童有夢睡眠明顯地少於同齡的正常兒童,患慢性腦綜合征的老人,有夢睡眠明顯少於同齡的正常老人。經常做夢的人,大腦中催有夢睡眠肽的含量大大超過催無夢睡眠肽。因此,催有夢睡眠肽多的人的平均壽命要比催無夢睡眠肽多的人壽命更長一些。

5、惡夢連連導致身體虛弱的人也應及時就醫。

若長期噩夢連連,有心悸、心慌、氣促,特別是老年人,也常是身體虛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預兆,應立即就醫;如果多夢之夜醒來后感覺很疲倦,身體和精神狀態都特別不好,說明睡眠質量不高,也應該到醫院請專業醫生幫忙調理。

6、睡前做什麼能促進睡眠質量?

睡前慢步走,護膚又安眠。

一般睡前是不建議運動的,但是,睡前可以選擇慢步走,不要走太遠,只需要在自己家樓下,走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可以了。然後上樓的話,不要著急,慢慢地上樓,保持心跳速度,這樣,再睡覺,不僅能保護皮膚,而且睡眠質量很高。

加醋泡雙腳,活血助睡眠

泡腳的時候,中醫是建議加中藥的,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加中藥,一般年輕人,沒有必要加中藥,而是加點兒白醋就可以起到緩解疲勞,加還血液循環等作用的。當然,最好是熱水,在泡腳的時候,再按摩一下腳心處,效果會更好。

指腹梳頭,按摩頭皮

在清潔完自己的臉部皮膚后,記得,躺在床上,平靜下來自己的心情,什麼也不要想,然後開始用十指指腹去按摩自己的頭皮,按摩的過程,就如同用梳子梳自己的頭髮是一樣的。這樣,能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消除大腦疲勞症等。

睡前好心情,快速進夢鄉

睡前的時候,一定要保持一個好的心情,讓自己的身體和心情都處在放鬆的狀態中,不要想太多的事情,也把心裡的事情全放開,然後舒展自己的身體,選擇一個最舒服的姿勢睡覺,這樣,你就能忘掉煩惱,進入甜美的夢鄉。

適當的營養素補充

活化複合維生素B(Advanced B-Complex),複合鈣,等滲鎂,色氨酸,褪黑素等等。請諮詢你的營養師或營養健康顧問。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4: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