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記》里有中國的第一份富豪榜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2-16 04: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駱玉明 史記

  《史記·貨殖列傳》中國的第一份富豪排名榜

  英國人胡潤在中國搞富豪榜,引起很多熱鬧也給不少人惹下麻煩。其實這玩意咱們中國古已有之,就見於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文中排列從春秋到漢武帝時代眾多的豪民巨富,述其創業經過,致富之術,財產規模,十分耀眼。重視經濟活動、民生日用,這表現了司馬遷卓絕的見識,但列述富豪事迹,應該也有契合大眾好奇心理的一面吧,所以他說這是為了「令後世得以觀擇焉」。

  富豪榜具有娛樂價值。老百姓日子平淡,油米柴鹽算計著過,卻也關心帝王將相,宮闈秘事,還有官員貪腐,包養情人之類驚心動魄的事;再有就是富豪榜,關心那麼多錢得怎麼個數法。人嘛,沒有理想,也得有點胡思亂想。

  

  「太史公富豪榜」上最早出現的兩位,是了不得的名人。一是范蠡,越王勾踐的主要謀臣,滅吳之後,因為還有許多智謀未能用盡,於是乘扁舟浮遊江湖,改名換姓,經商聚財,至千金輒散去,世號陶朱公。後人又編故事把大美女西施配給他做伴,那可是風流倜儻,人生到此無憾矣!

  再有一位是子貢,孔夫子的高足。子貢先生有一特點,謂「億(臆)則屢中」,就是推測商品的行情變化非常準確,難怪是要發大財的。推想他炒起股票來,該是一把好手吧。

  范蠡、子貢都是春秋時代人,以經商致富。但成功不僅因為他們有智謀、善於捕捉商機,這兩位都曾經從事政治活動,在社會高層有豐富的人脈資源,也是重要的背景。子貢周遊列國,諸侯皆與之分庭抗禮,豈但是對財富表達敬意,子貢為他們買進賣出,雙方其實還有一層生意合伙人的關係。由此可見,官場和商場從來不相隔,由官場「下海」則如魚得水,也是由來已久的事情。

  

  從戰國到漢代的富豪,單純從事商品貿易的還有,如魏國的白圭,曾為魏惠王的相國,後來轉向農業產品特別是糧食的買賣。但更多的富豪具有產業基礎。如戰國時猗頓起於鹽業,郭縱起於冶鐵,皆「與王者埒富」;秦始皇時有烏氏倮,是從事畜牧業的,馬牛之類多到不能細數,以一條條山谷為計量單位,又有巴地寡婦清,世代開採丹穴,財富之多,無人算得明白。

  漢代以冶鐵致富的最多,列入富豪榜的有卓氏、程鄭、孔氏、曹邴氏四家,卓氏家族有位卓文君女士,因為跟文豪司馬相如私奔而名垂史冊。還有一位無鹽氏是放高利貸的,算是民間金融家吧。吳楚七國之叛,他冒險借款給從軍的貴族,獲利十倍之多,於是成為關中巨富。

  富豪所從事行業的變化是經濟發展變化的標誌。像戰國和漢代煉鐵行業出富豪最多,正表明鐵制農業工具的運用越來越廣泛。近些年IT行業有錢人多,是同樣道理。而從財富的積聚來看,商業買賣也許來錢快,令人興奮,但總不如產業穩當。所以累世富豪多有產業基礎。

  對於富豪來說,政治環境至關重要。像明初有位沈萬三,號稱富可敵國,可是經不得朱元璋三玩兩玩,變窮光蛋充軍去了。

  《貨殖列傳》列富豪榜,竟沒有說起有誰是被皇家剝奪了財富的,這很引人注目。秦始皇厲害吧,可是對巴寡婦清很敬重,認為一個寡婦能以財自衛,避免他人的侵犯,很了不起。請她進皇宮作客,還特地建了一座「女懷清台」。難道那年頭帝王還有點傻,不像朱元璋之流懂得剝奪富豪是最快的掙錢方法?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4: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