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唐代貴族奢華驅寒:手伸進妓女懷中 令小妾排隊擋風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6年02月12日 14:57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林岩

核心提示:唐代帝王冬季取暖極盡奢華之能事,王室貴族更是花樣倍出。唐天寶年間的隆冬時節,岐王李范感到手冷,這傢伙並不靠近炭火取暖。他採取的方法是,直接把手伸進妓女的懷中,謂之「暖手」。申王李成義在臘月里驅寒的方式是:以自己為圓點,以不透風的距離為半徑,令妓女密匝匝圍成一圈,謂之「妓圍」。宰相楊國忠從中獲取靈感,他在宴請賓客時,挑選長得肥大壯碩的小妾婢女排隊遮擋風寒。





唐代貴族 資料圖

本文摘自:《羊城晚報》2016年01月06日第B04版,作者:林岩,原題:唐代貴族如何過冬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到處爇紅爐,周回下羅冪。暖手調金絲,蘸甲斟瓊液。醉唱玉塵飛,困融香汗滴……」這是晚唐詩人張孜描述長安貴族在寒冬時節的生活場景。

在鳥雀難覓的大雪天里,長安的貴族人家用搗碎的花椒和泥,塗抹在牆壁上。房間周圍掛著遮風的厚厚帷幔,許多紅泥小火爐劈劈啪啪地燃燒著,暖暖的椒房內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芳香。權貴們品著瓊漿玉液,欣賞著美人的歌舞。窮人們如何呢?詩人筆鋒一轉:「豈知饑寒人,手腳生皴劈。」貴族窮奢極欲,豈知為生存而艱難掙扎、饑寒交迫的窮人手腳的皮肉都凍得裂開了口子。詩中描述的是晚唐時代,大唐已然盛世不再,而貴族在窮途末路時尚且過著驕奢淫逸的日子,盛唐時期更是有過之無不及。

盛唐時期長安城的冬天,貴族們幾乎足不出戶,藏在暖房中終日歌舞宴飲。除大量消耗本土的人力物力之外,還會接受周圍藩屬國進貢的取暖器物及耗材。據史料記載,唐開元二年(714年)冬至,交趾國(今屬越南國)進貢了一隻稀奇的辟寒犀角,犀角置於殿內,隱隱有暖氣襲人。每年寒冬來臨,西涼國(今屬甘肅)就會向唐帝國進獻一種「瑞碳」,這種木炭色青而堅硬如鐵,每條長達一尺的瑞碳可燃燒近十日,燃燒時無焰而有光,熱氣使人不能過於靠近。除此之外,帝王貴胄還有精製的手爐腳爐等小型近身的取暖設備。唐玄宗有一隻精美絕倫的酒杯,據說此杯青色而有紋如亂絲,薄如紙,杯的底部有「自暖杯」縷金字樣。取酒注入杯中,溫溫然有氣,逐漸變得有如沸騰的開水。今日已無從考證這種器物的工作原理,想來絕不會遜色於今天的熱寶。


唐代帝王冬季取暖極盡奢華之能事,王室貴族更是花樣倍出。唐天寶年間的隆冬時節,岐王李范感到手冷,這傢伙並不靠近炭火取暖。他採取的方法是,直接把手伸進妓女的懷中,謂之「暖手」。這並不是偶然一次,而是整個冬季天天如此。這位活寶王爺還有一副神奇的玉馬鞍,冬季外出,這副寶貝馬鞍緩緩生出熱氣,今日的電熱坐墊也不過如此。

申王李成義在臘月里驅寒的方式是:以自己為圓點,以不透風的距離為半徑,令妓女密匝匝圍成一圈,謂之「妓圍」。宰相楊國忠從中獲取靈感,他在宴請賓客時,挑選長得肥大壯碩的小妾婢女排隊遮擋風寒。南宋理宗時期嘉興縣長陳著《玉漏遲》詞中「問雪樓台,肉陣不教寒透」,說的就是這件事。這就是晚唐時期的貴族生活寫照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22: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