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弟子提問 師父回答(二)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盧台長給全世界弟子的開示
問:一個人做人做得很好,但是出意外早死了,我們學佛後知道他是前世做了不好的事情。那為什麼前世的惡人今生會成為好人呢?
答:上輩子的惡報,讓他今世受到這麼多的苦,他不想再做壞人,他要做好人,他知道自己很苦,他在修心,就會越來越好。做好人的時候受到惡報甚至死亡,這是在還他上輩子的報應。很多人上輩子做了很多好事,這輩子做了富人受善報,卻在做壞事,有人就會說,為什麼這麼壞的人還有這麼多福氣?因為福報沒有享盡。第一個人是惡報沒有受盡。
問:請問什麼是善男子善女人?這是一種稱謂還是境界?
答:既是境界也是稱謂。佛陀當年稱善男子男女人,凡是心善的人都是善良的人, 他就沒有噁心,只要是善的就不會有惡的,有惡的不會稱為善男子善女人。所以又是層次又是稱謂。
問:師父希望我們接受好的善知識,善知識有沒有什麼區分?
答:就像你在大學里是找個教授還是講師?這是尋找。現在師父給你們大量白話佛法的書、錄音,師父就是大善知識,你不是找到了嗎?你還要在周圍找?你也找得到,小善知識也有很多。
問:有人說,人的自性是上得天道,是不增不減的。請問師父,自性與本性有什麼根本聯繫和區別?
答:自性是你先天的根基加上後天的努力才會產生。比方說,一個人從小很善良,他相信「我做生意對別人買賣公平,一定會有錢賺的」,就產生一種自性;本性是什麼呢?「我的本性很善良」 。自性來自於本性當中,在本性基礎上,經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自性。
問:師父在法會上說:「人間有三六九等,你屬於哪一等,自己先分一分。」請問自己該怎麼去判斷分的層次?
答:三六九等不是好事情,過去社會中把人分為不同的級別和等級,這些並不是對人好的東西,是對人性的一種排斥和侮辱。人具有佛性,不應該分為三六九等。人自己看不起自己,有些人做小流氓偷吃扒拿,有些女人出去賣淫,把自己變為下等。下等和下流一樣,當時說的下流代表下流社會,中流是砥柱,還有上流社會。現在說下流,就是代表很垃圾。實際上下流就是說你不是屬於上品的。一個人不要把自己往下流走,一個女人要高貴,剛談戀愛就馬上說我要買這個買那個,就下流了;如果很高貴,什麼都不要,對方也會看得起你,你無價就變成寶了,如果說「我要買個四千塊的東西」,你有價就不是寶貝了。一個人要無價,才能成為寶。有很多人來請我,師父會這樣做嗎?用這個功能給你看圖騰?我現在是無價之寶,誰也不能用錢控制我。如果有一個集團說要給你錢讓你看股票,他賺了很多錢給你一部分,你把自己變成有價了,就不值錢了,不是菩薩了。女人不能有價,窮就窮一點,吃的粗茶淡飯很乾凈,看看馬路上這種女人,誰會娶她,被人看得起嗎?拿著名牌包,是用皮肉錢賺來的,買了有什麼用啊?等到老太太的時候腰酸背疼,骨頭都散掉了。人不能有價,學佛人是菩薩,是無價之寶。為了一點名利傷到自己的聲譽,不可以的。無所謂,有就有,沒有就沒有,這個世界有和沒有是一樣的,今天有,明天就沒有了;今天沒有,明天就有了,有什麼有或者沒有?很多人結婚之前拚命想結婚;有家庭了,過幾天離婚了,又沒了;過幾天又結婚了,又有了;最後等到老頭子死了,家庭又沒了。不要為錢為名所害。讓你們分一分,其實是讓你們認清三、六、九等的本質,而不去進入三、六、九等的層次。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2: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