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吃火鍋的五大壞習慣,你中了幾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2-9 01: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吃到撐為止

  很多人都深有感觸,一頓火鍋隨隨便便就可以吃上 1、2 個小時,而且又不像平時吃飯有碗可以看到食量,非常容易吃過量吃撐。

  吃太多就容易長胖,吃撐還容易傷胃。因為暴飲暴食導致的急性胰腺炎,也並不少見。

  正確姿勢:按照先蔬菜 + 薯類墊墊肚子,再吃肉的順序吃火鍋,吃到 8、9 分飽就放下筷子吧。

  除此之外,火鍋只是偶爾吃。吃完多運動,或者中午吃了火鍋,晚上就盡量清淡。

  二、吃太急

  眼巴巴地等著肉涮熟,迫不及待地夾出就吃。

  且慢!

  剛從火鍋里撈出來的食物是很燙的。要知道,翻滾著的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達 110 ℃ 以上,而我們的消化道只能耐受 50~60 ℃ 的溫度。

  別再埋怨吃火鍋后口腔潰瘍是「上火」了,皮膚碰到熱水還會燙傷呢,那麼燙的食物,口腔和消化道黏膜能不受傷嗎?口腔頻繁受到這樣的高溫刺激,能受得了嗎?當然容易引發潰瘍和炎症了。

  舉個例子,著名的紅油火鍋——就是表面飄著一層辣油的鍋底。它是無辣不歡人士的首選,也是點單率最高的鴛鴦鍋的標配。

  這層紅油的保溫效果非常好,有心的人不難發現,鴛鴦鍋每次都是辣鍋那邊先煮開。

  從紅油鍋底中撈出來的食物,往往自帶保溫效果,如果貪圖快感直接入口,一時疼痛事小,誘發咽炎,甚至食道癌可不是鬧著玩的。

  正確姿勢:食物夾出來之後先等一等,或稍蘸小料后,再享用。

  

  三、生熟不分

  小明吃著火鍋唱著歌,剛把肥羊卷放入火鍋,就用同一雙筷子去夾碗里的熟丸子……

  等一下!

  食品安全第一點:生熟分開!

  正確姿勢:如果不希望生肉上的細菌啊、微生物之類的都被你吃進肚,還是乖乖地用兩雙筷子分開夾生熟食物吧。

  四、貪圖鮮嫩

  很多人偏愛食物的「鮮」「嫩」,把羊肉、魚肉、還有海鮮稍微燙一下就吃,還美其名曰「這樣吃最營養」。

  暫且不說食物不熟某些營養物質吸收率低,萬一食物中有寄生蟲或致病菌,本來火鍋的高溫能把這些都殺死的,這下好了,留下活口,可就成了自己的健康隱患了。

  說到這裡,吃貨要抗議了:涮太久,肉就老了不好吃了。所以,掌握火候很重要。

  正確姿勢:食物涮熟了再吃。一般來說,肥羊卷之類涮一分鐘即可,而肉丸可能需要至少五分鐘以上才能全熟。

  五、愛喝火鍋湯

  吃得酒足飯飽,喝點火鍋湯收尾吧?這可能是不少人吃火鍋的習慣。

  的確,吃到最後的火鍋湯味道醇厚鮮美。這是因為涮過的肉、海鮮、菌菇等食材中的嘌呤,會有相當一部分溶在了火鍋湯里,高嘌呤當然很鮮啊。

  但是,高嘌呤也是痛風和高尿酸人士的禁忌。所以,這類人士還是不要喝久煮的火鍋湯為好。

  對於普通人來說,除了高嘌呤容易誘發痛風之外,火鍋湯一般脂肪和鈉含量也高(說白了就是喝起來又咸又油膩),也不推薦喝。鮮美之物何其多,何必貪戀火鍋湯!

  正確姿勢:久煮的火鍋湯不要喝。如果實在愛這個味道,在涮火鍋之前嘗一點就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23: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