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科學家培育出轉基因猴子 助治療自閉症

[複製鏈接]

379

主題

379

帖子

233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參考消息網1月27日報道 外媒稱,科學家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出能表現出類似自閉症行為的猴子,目的是在它們身上試驗潛在的自閉症療法。科學家希望,猴子與人類的相似性將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這種疾病。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25日報道,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小組負責人仇子龍說,科學家發現,這些猴子表現出「與自閉症患者非常相似的行為,包括重複行為、更多的焦慮,最重要的是社交障礙」。仇子龍說,研究小組正在做這些轉基因猴子的腦成像,「以確定與類似自閉症行為有關的腦迴路的缺陷」。

這項研究的成果發表在《自然》雜誌上。在此之前,也有一些研究涉及在猴子(通常是狨猴或獼猴)體內植入與自閉症有關的基因。

報道稱,自閉症的主要致病原因尚不明確,但與近100種變異有關,其中一些是遺傳的,還有一些是自發的。

在上述的最新研究中,轉基因猴子並未表現出自閉症的所有行為或科學家試圖模擬的類似自閉症的遺傳疾病的所有行為。這種遺傳疾病名為MECP2重複綜合征,如果兒童(尤其是男孩)的MECP2基因出現倍增就會患上這種疾病。

科學家利用非活性病毒將人類MECP2基因植入母猴的卵子,然後對其進行人工受精,再將胚胎植入代孕母猴的體內。最後,有8隻實驗猴的大腦皮層和小腦攜帶這種基因。

仇子龍說,這些實驗猴並不都像MECP2重複綜合征患者那樣攜帶倍增的MECP2基因,但大多數攜帶的MECP2基因數量都高於正常水平,即出現這種基因的過度表達。它們的遺傳改變和社交缺陷都遺傳給了第二代實驗猴。

與正常的猴子相比,這些實驗猴更有可能在籠子里打轉,科學家認為這是重複行為的一種表現。此外,它們還表現出更多的應激行為和防衛行為,在被人們注視時,它們會發出更多的叫聲。科學家說,這是類似自閉症的焦慮表現。另外,這些實驗猴與同伴坐在一起、彼此碰觸或梳理毛髮的可能性也更小。研究人員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公猴會表現出更多社交障礙,如同MECP2重複綜合征在男孩中更為常見。

一些專家說,猴子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自閉症患者的大腦如何運轉,以及腦深部刺激、基因療法和藥物的作用。而且,由於猴子的生命周期比老鼠要長,實驗猴可以為研究人員提供從其幼年觀察自閉症發展的更好機會。

范德比爾特大學醫學院自閉症臨床研究員薩麗卡・彼得斯說:「對於這項研究成果我持謹慎樂觀態度。」她說:「這可能成為至少與一類自閉症患者有關的動物模型。」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貝斯特精神病基因學中心主任喬納森・塞巴特說,儘管MECP2基因倍增非常罕見,但它卻是類似自閉症綜合征的常見遺傳原因。塞巴特說,以培養靈長類自閉症模型為起點是符合邏輯的,但植入另外一些與自閉症有關的基因的猴子才是更好的藥物試驗對象。(編譯/劉白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1: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