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怎樣讓旅行中花的每一分錢每一分鐘都物有所值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2-4 23: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假裝在紐約

  

  春節假期快到了,相信很多人都已經或者即將開啟假期模式。中國人熱衷的東南亞、中東這些地方,比如新馬泰和迪拜什麼的,很適合冬天去玩,距離不遠又不冷。

  前陣子很流行窮游,但很多時候窮游是以犧牲旅遊體驗為代價的,雖然錢省了,但其實往往得不償失。相比窮游,我覺得我們更應該推崇的是「高效游」,也就是在有限的幾天十幾天時間裡,讓自己花的每一分錢、每一分鐘都最大化地發揮價值,獲得最好的旅行體驗。

  所以今天想分享我在旅行中的一些小習慣,在過去幾年,這些做法給我帶來了不少的便利和樂趣,也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實現了高效旅遊。

  1、無論什麼時候,都只在航空公司官網訂機票

  前陣子攜程出問題的時候,我基本上是抱著置身事外的態度看熱鬧,一點都不覺得這件事和我有什麼關係。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已經有很多年不在任何機票代理平台買機票了,每次都是直接上航空公司官網或者APP買。

  這麼做的好處,首先是確保能買到最低價的機票。大家都知道,攜程這一類網站本質上是一個淘寶式的平台,匯聚了成千上萬的代理中介入駐。航空公司和這些平台之間,基本上是一種愛恨交加、既合作又直接競爭的love-hate關係。一方面,航空公司希望依託後者最大限度地增加機票銷售。另一方面,他們又不希望過分受制於後者,所以千方百計地培養旅客到自己家網站或者APP買票的習慣。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各家航空公司在自家官網和APP上銷售的票價,一定是同等艙位下最便宜的。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還是有一些時候,我們會看到機票中介公布的票價比官網的價格還要低上幾十塊乃至上百塊。出現這種情況,很多時候是因為違規操作,比如他們用積分換了免費機票,再把機票低價賣出去。但這是有風險的,一旦被航空公司發現,可能會被拒絕登機,萬一耽誤了行程就得不償失。

  還有些時候,機票中介為了提高銷售額,會把航空公司給他們的返點折扣部分或者全部讓利給消費者,甚至自己貼錢降低票價。但這同樣是有風險的,因為機票代理一般都會對機票附加比航空公司嚴苛得多的退改簽規定,一旦行程有變你就需要向他們支付高昂的退改簽費用。而在官網訂的機票,退改簽的規定就要合理得多。

  另外順便說一下,在可能的情況下,應該盡量選擇飛同一個航空聯盟的航空公司,因為這樣可以把所有的里程累積到同一張卡上,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金卡和白金卡,之後就可以進頭等艙休息室以及享受其他的各種便利。

  同一個航空聯盟里,不同航空公司的金卡是互相承認的,同時不同航空公司對金卡的里程要求又有所不同。希臘有一家愛琴海航空公司,代碼是A3,升金卡非常容易,基本上飛兩次歐洲就能達到。所以以前在大陸和台灣有很多人流行用A3沖金卡,就是飛國航和美聯航等同屬星空聯盟的航班時都把里程積到愛琴海的卡上,這樣很快就能達到金卡,比老老實實用鳳凰知音積里程要快得多。不過可惜的是,愛琴海從前年開始調整了里程規則,標準已經向星空的其他公司看齊,所以這個辦法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

  2、盡量住大酒店集團的酒店

  我出去玩的時候最擔心的問題是睡不好,怕萬一訂到一個衛生狀況差或者噪音大的房間。所以除非有口碑特別好或者自己熟悉的精品酒店,否則出於保險起見,我都只會選擇喜達屋、IHG和萬豪這些大的國際酒店集團旗下的酒店。因為這些酒店比較規範,能夠給人基本的信任感,即使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驚喜,但至少保證在平均水準之上,不會出現意外的驚嚇。

  國際酒店集團更吸引人的地方是他們的常旅客計劃。每一次入住都可以賺取積分,積分可以用來換免費房間。像我去年去歐洲和日本玩的時候,就花光了之前累積的IHG積分,兌了5個晚上的免費住宿,等於直接省了五六千塊錢。

  

  幾大酒店集團里,喜達屋的常旅客計劃SPG是公認最厚道、最受歡迎的,他們的積分也最值錢,同等檔次價位的酒店,IHG的需要5萬分才能兌換,SPG的可能只要2萬分。很可惜的是喜達屋前不久被萬豪收購,現在外界都在焦急地觀望,就怕會有變化。

  我一直主要住SPG的酒店,IHG的卡開了才一年多,上面兌換掉的將近20萬分都是在一年的時間裡累積的。累積積分也是有學問的,以後有機會我再說說怎麼快速賺取積分。

  參加這些常旅客計劃、成為金卡和白金卡會員的另一個好處是能享受到各種超值的禮遇,其中最誘人的是時不時地會被升級房間,也就是說花六七百塊錢的標間價格,就能住上1000多的房型。

  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延遲退房。一般酒店都規定12點退房,如果遇上飛機是晚上起飛,那就非常頭疼。但一旦成為金卡以上,就能享受到下午2點、4點乃至6點退房的待遇。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吉隆坡,因為是夜班飛機,到酒店的時候才8點多,但前台還是讓我立即入住了,一直到第二天下午4點退房,等於花了一個晚上的房價住了32個小時——而且那一次還被升級到了行政樓層。

  3、走路,走很多很多的路

  出去旅行時,如果去目的地只有兩三站地鐵,我都會選擇走路。走路是認識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最好的方式。帶著從容悠閑的心態在大街小巷行走的時候,你會獲得一種獨特的視角,看到很多在旅行書里根本看不到的風景。很簡單,你的腳緊貼著大地,接了地氣。我覺得,這就是旅行最大的意義所在。

  同樣的道理,坐公交車也是一種接地氣的方式,至少比坐地鐵要好。大多數的城市是很適合步行的,尤其是在紐約,完全是步行者的天堂,步行是非常舒服的享受。但是也有例外。

  有一年我去洛杉磯,出了機場后遇到一個惡司機,因為我指出他繞路而惡狠狠地恫嚇我。那時我在美國住了好幾年,習慣了陌生人的善意,已經對陌生人的惡失去了警惕心,所以一下子遇到這樣的事,心理陰影還挺大的。那之後的幾天,我不願意再坐計程車,固執地選擇公交車出行。

  可是你知道,作為一個龐大無比人人開車的城市,洛杉磯的大眾運輸系統非常糟糕,沒有遊客跑到洛杉磯是走路和搭大眾交通工具的,在那裡沒有車寸步難行。

  洛杉磯公共交通極不發達,地鐵少,公交車的班次少,公交車站的設置也很稀疏。為了走去公交車站,我常常需要走很遠很遠的路。而且很多公交路線經過的都是很窮的社區,車上的乘客大多數不太面善,我親眼目睹了好幾次車上乘客因為一點小摩擦就惡語相向下了車后就在街上打起來的事情。

  三天下來,我走得疲憊不堪,但也對洛杉磯的公交系統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大概是因為地氣接的有點多,旅行者的氣息已經完全散盡了,第三天的時候,走在路上有好幾次遇到當地人跑過來向我問路。

  那可能是我最狼狽的一次旅行經歷,但即使是這樣我也並不覺得苦,因為那三天,我看到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洛杉磯,更加加深了對這個城市的了解。

  4、用不一樣的角度打開一個城市

  很多時候,旅遊景點和旅遊城市都會被打上一個鮮明的標籤,遊客由此建立了一個心理預期。比如說到普吉,大家想到的就是海島;說到香港,想到的就是購物。這種概念化的標籤沒有錯,但如果我們完全跟著這個標籤,就很容易錯失很多別的風景。

  所以每次去一個地方之前,我都盡量讓自己不被那些標籤所左右,試著尋找不一樣的角度來切入。

  比如說我最近在計劃去迪拜。說到迪拜,大家的印象就是豪氣——有世界第一的高樓和許多創造了其他世界紀錄的建築奇觀,街上到處是豪車,就連交警都開阿斯頓馬丁……

  

  

  但我更感興趣的是另外一些事。比如,原本高溫缺水、極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沙漠里,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裡誕生這樣一座夢幻的城市?在那些讓人讚歎的建築奇觀背後,又有哪些工程科技的成就?在這樣一個極端現代化的城市裡,傳統的文化有沒有得到很好的保存?希望過陣子我去的時候,能夠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5、不管去哪裡一定要帶一張銀聯卡

  最近幾年,我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銀聯卡正在變得越來越好用了。

  以前我去別的國家玩,出發前都習慣去銀行換足夠的錢,但是這樣一來在路上就會一直擔心。但是後來我發現,即使是在一些不太熱門的小國家,都能很容易在街頭找到能夠受理銀聯卡的ATM機,取錢非常方便,匯率也遠比直接在當地找地方兌換划算。所以現在我出發前都會先做下功課,如果確認當地能用銀聯卡取錢,我就只換點零花錢帶著。

  不光是取現金方便,用銀聯卡消費也變得越來越方便,幾乎每一個熱門旅遊地,都有大量能夠直接用銀聯卡刷卡的商店。

  比如說我上面提到的迪拜,也已經被銀聯卡深度滲透。迪拜旅遊局甚至和銀聯合作推出了一個專門的網站,列出了接受銀聯卡刷卡的店,從餐廳、咖啡廳到購物、按摩都有,很多店針對銀聯卡還能打8折或者85折。這個網站基本上是一個小型的迪拜版吃喝玩樂指南,而且這個網站是掛靠在迪拜旅遊局官網下面的,所以上面列出的店應該都是可以放心去的正規場所。

  

  總之這就是我的旅行哲學,就是要讓花的每一分錢和每一分鐘都實現最大的價值,在舒適和便利的前提下實現旅行的意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7: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