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很快將進行遠程導彈發射」的消息近日從日韓傳出,並為半島增添了新的緊張氣氛。據韓方透露,韓美情報機構監測到朝鮮東倉里發射場的人員和車輛活動頻繁,並分析認為這是朝方在為發射導彈做準備。韓國國防部28日稱朝鮮隨時可能突襲發射遠程導彈。 韓美之前預測朝鮮導彈發射說准說錯的時候都有。2月16日是朝鮮已故領導人金正日的生日,韓方這次推測,朝鮮可能在那個時間點或者之前用遠程火箭發射「光明星4號」衛星。由於運載火箭和洲際彈道導彈技術十分接近,韓美日經常將朝鮮「發射衛星」等同於洲際導彈試射。 朝鮮前三次核試爆之前,都發生了「運載火箭試射」,韓國輿論將朝鮮的這兩大行動稱為「套裝挑釁」,韓美日對二者的敏感程度差不多。其中美國似乎對朝鮮「發衛星」更關切。韓媒報道說,韓美懷疑朝鮮有可能開發出了13000公里射程的洲際導彈,已能直接威脅美國本土。 本月朝鮮的「氫彈試驗」招來了美國前所未有的激烈反彈,華盛頓正在推動安理會通過非常嚴厲的制裁方案。如果韓方關於朝鮮「發衛星」的情報是準確的,「光明星4號」不久將升空,那麼朝鮮就進一步玩過了頭,靠近了危險的極限。 朝核僵局陷入深度混亂,朝鮮的激進冒險總會導致中美的一些分歧,甚至讓中韓不快,大國之間「打起橫炮」。有人認為平壤是很成功的導演。其實這是莫大的幻覺。 朝鮮切不可高估自己駕馭危險的能力,以為無論自己搞多大動作都能有驚無險的邏輯牢不可破。平壤或許認為自己的核彈和遠程導彈越接近實戰能力,就越能在抵消它們所帶來的風險方面佔據優勢,從而最終形成平壤壓倒性的戰略主動,讓美韓日最後接受現實,為結束這場戰略博弈「打出白旗」。 朝鮮的總實力有限,它的戰略主動權只能是相對的,小心翼翼的,而不可能成為絕對的。它越接近自己認為的「勝利」就越可能接近真正的危險。美國有力量斷然改變遊戲規則,如果朝鮮的行動讓華盛頓確信「維持現狀」對它意味著不可承受的危險時,它為改變局面而採取激烈冒險行動就是很難阻止的。 平壤不應指望中國在其鋌而走險的情況下也能通過安理會的渠道為它的安全護盤。如果朝鮮一步一步向極限挪動,它所製造的將是中國根本無法掌控的格局。 核武器和導彈的確是強有力的戰略工具,但在朝鮮這裡,它們本身帶來了現實而迫近的國家戰略風險。這些風險很可能與朝方希望的相反,遠高於半生不熟核能力和戰略導彈能力製造的壓制力,至少到目前為止真實情況就是這樣。朝鮮尚未從「兩彈」中得到真正的實惠,卻因它們陷入舉世罕見的孤立和封閉之中。 由於長期把研發「核導彈」作為開創國家安全新局面的突破口,朝鮮似乎習慣了在對抗和僵局中穿行,其對外戰略已經固化,然而它選擇的道路前方充滿荊棘。它還是要重新客觀評估擁核的得失,嘗試探索國家安全的新模式。 美韓如能為朝鮮啟動新的探索提供積極的外力,而不是總揮舞大棒把平壤有可能出現的新思維火花都打壓下去,那麼朝核問題出現轉圜就將多一分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