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光緒皇帝的遺詔,字字泣血,句句含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30 05: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清朝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可算是個悲劇人物。他三十八歲而亡,早於慈禧太后一天而死,外頭流言,乃是被慈禧太后害的。他駕崩當日,遺詔發布,讀來,字字皆悲。

  朕自沖齡踐祚,寅紹丕基,荷蒙皇太后幬育仁慈,恩勤教誨,垂簾聽政,宵旰憂勞,嗣奉懿旨,命朕親裁大政——此句之中,雖皇太后只出現一次,但自第三句起,句句都有皇太后,句句都是皇太后。是太后對我「恩勤教誨」,是太后「垂簾聽政」,是太後為了國事而「宵旰憂勞」,是太后讓我「親裁大政」。主語,雖為朕,實則是太后。沒有太后讓他登基,就不會有光緒皇帝——生時處處受壓,死後,還翻不了身。

  

  欽承列聖家法,一以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為本。三十四年中,仰稟慈訓,日理萬機,勤求上理——此句之中,你以為日理萬機、勤求上理,是他載湉的自由意志嗎?非也非也,是為了不辱沒祖宗,是因為有慈禧太后的「慈訓」。否則,我便會成為昏君。如果我還有一星半點值得後代稱道,那都是因為「仰稟」了太后的教誨啊。

  念時勢之艱難,折衷中外之治法,輯和民教,廣設學堂,整頓軍政,振興工商,修訂法律,豫備立憲,期與薄海臣庶,共享昇平——在太后的英明領導下,我也是做了一些事的。然則,之所以要做這些,乃是因為「時勢之艱難」,做了之後,也只能「期與」「昇平「,至於能否達到預期目的,還真不知道。放眼望去,唯有「虛妄」二字而已。

  各直省遇有水旱偏災,凡疆臣請賑請蠲,無不恩施立沛。本年順、直、東三省,湖南、湖北、廣東、福建等省,先後被災。每念我民滿目瘡痍,難安寢饋——水旱災害,三十餘年來,時時都有啊。今年全國又有三分之一的地方遭災。滿目瘡痍,難道是因為我做得不好,所以上天降災嗎?一定是的。是我,不是太后。我錯了——讀至此句,這遺詔,更像是「罪己詔」。只是,光緒已死,再罪,也留與後人說了。

  

  朕躬氣血素弱,自去歲秋間不豫,醫治至今,而胸滿胃逆,腰痛腿軟,氣壅咳喘諸證,環生迭起,曰以增劇,陰陽俱虧,以致彌留,豈非天乎——生死有命,沒什麼好說的。光緒確實是病得不行了。就算真是慈禧害了他,也不過將這個時間稍微提前了而已,於國事,完全無補。就算他死在慈禧之後,也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天不假年啊。

  顧念神器至重,亟宜傳付得人。茲欽奉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懿旨,以攝政王載灃之子溥儀入承大統,為嗣皇帝。在嗣皇帝仁孝聰明,必能仰慰慈懷,欽承付託,憂勤惕厲,永固邦基——誰能入繼大統?還得慈禧太后說了算,還是她的懿旨。有光緒皇帝什麼事呢?自己是慈禧扶上來的,自己的繼任者,還是她的人。嘿嘿……哈哈……唉唉……

  

  爾京外文武臣工,其精白乃心,破除積習,恪遵前次諭旨,各按逐年籌備事宜,切實辦理,庶幾九年以後,頒布立憲,克終朕未竟之志。在天之靈,藉稍慰焉——立憲以九年為期。學的是日本明治維新之時。光緒還期待著,在天之靈,能在祭奠自己之時,得到立憲已成,皇位穩固,國泰民安,與列強平起平坐的消息……幸好他在天難知,否則,若曉得三年之後,大清即亡,不知作何感想啊。

  喪服仍依舊制,二十七曰而除。布告天下,咸使聞知——完了,沒了,嗚呼哀哉。

  此遺詔,雖以光緒之姿態而寫,實際怕是慈禧太后對光緒皇帝的蓋棺論定吧?

  在那滿漢黃紙詔書之下,潛伏的,是慈禧太后的幽靈,是光緒皇帝的悲愴。

  微信公眾號 屏山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5: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