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納蘭容若:秋淡淡,月彎彎,無人起向月中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6 01: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鷓鴣天納蘭容若冷露無聲夜欲闌①,棲鴉不定朔風寒。生憎畫鼓樓頭急②,不放徵人夢裡還。秋淡淡③,月彎彎,無人起向月中看。明朝匹馬相思處④,知隔千山與萬山。

  【註釋】

  ①冷露:清涼的露水。

  ②畫鼓:有彩繪的鼓。

  ③淡淡:水波蕩漾的樣子。

  ④匹馬:一匹馬,后常指單身一人。

  【賞析】

  在一個尚武不重文的王朝中,納蘭當然知道自己應該馳騁在沙場之上,建功立業,但是他卻偏偏是一個生有英雄志卻又放不下兒女情的人,因此在羈旅行役中他創造了大量描寫痴男怨女的相思怨懟之作,這首詞就是屬於其中的一首。

  開篇兩句,「冷露無聲夜欲闌,棲鴉不定朔風寒」,夜色將盡,冷露無聲,朔風獵獵,寒鴉飛起,一靜一動,形成對比,恰似詞人此時跌宕起伏的心境。在中國古典詩詞中,烏鴉常與衰敗荒涼的事物聯繫在一起,例如李商隱《隋宮》:「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這首詞的首句出現「棲鴉」,則表現出詞人黯然愁思的心情。

  「生憎畫鼓樓頭急,不放徵人夢裡還」,詞人本想早點入睡,好在夢中與妻子相會,誰知可惡的鼓聲偏又在樓頭急響,聲聲惱人,導致他無法在夢裡還鄉。在這裡,納蘭用哀傷的筆調對人生的怨憎進行了描寫,同時也用反襯的手法來襯托出自己思念愁苦之情。

  下片繼續進行景物描寫,「秋淡淡,月彎彎,無人起向月中看」。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月亮這一意象往往成為人們思想情感的載體,有的人用月亮來渲染清幽氣氛,從而烘托出一種悠閑自在、曠達的情懷,如王維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有的人則通過描寫月亮來寄託相思之情,抒發思鄉懷人之感,如李白《靜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有的人則用月亮來渲染凄清的氣氛,烘託孤苦的情懷,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而在這首詞中,秋波蕩漾,月兒彎彎,本來是一派美好、寧靜的景象,可是除了詞人之外,竟沒有旁人與他一起觀賞,從而突出他的孤獨寂寞。

  結尾兩句,「明朝匹馬相思處,知隔千山與萬山」,使思念具體化,納蘭此時已經想到明朝更會越行越遠,歸程阻隔,萬水千山,而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則會變得越來越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7: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