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儒雅聰慧漢昭帝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7 07: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漢昭帝劉弗陵,是漢武帝最小的兒子,西漢王朝的第六位皇帝。他幼年繼位,親政時間不長,沒有做出太大的成績,但他成功的治理好了漢武帝晚年留下的爛攤子,使大漢政權又向著良性方向發展,也是十分可喜的。

  

  劉弗陵出生時,武帝已經62歲了。劉弗陵的母親姓趙,是個傳奇人物。據說她從出生就雙拳緊握,無法鬆開,十幾歲時還是這樣。漢武帝巡遊河間國(今河北獻縣東南),聽說此事,有些好奇,就讓隨侍的地方官把她帶到跟前。武帝拉住她的手輕輕一掰,她的兩隻手竟然就伸開了。武帝十分高興,認為她與自己有緣,又見她年輕貌美,就把她帶回了宮中,稱為「拳夫人」。

  武帝對這位「拳夫人」十分寵愛,封她為婕妤,這個妃嬪名號是武帝自創的,地位僅次於皇后。不久,武帝又讓她入住鉤弋宮,從此稱其為「鉤弋夫人」。鉤弋夫人確實與眾不同,別人懷胎10月生子,可她懷孕14個月才生下了兒子。這件奇事引得宮中流言漫天飛,可武帝很高興,他說:「昔日上古賢君堯帝也是懷胎14月生下的,想不到我的兒子也是如此。」他甚至還將鉤弋夫人產子的那扇門命名為「堯母門」。武帝為這個孩子起名弗陵,對他十分疼愛。

  

  武帝一生女人多,子女也多,不過他最喜歡的還是小兒子劉弗陵,常常把他帶在身邊。弗陵自幼聰明伶俐,健康活潑,給晚年的武帝帶來了很多天倫之樂。武帝晚年,皇後衛子夫所生的太子劉據在巫蠱之禍中慘死,立繼承人的問題重新擺在了他的面前。武帝兒子雖然不少,但他看上眼的不多,經過慎重考慮,他決定立弗陵為太子,他相信這個像堯帝一樣孕育14個月才出世的小傢伙,一定會做出一番大事業;同時為了防止「子幼母壯」、外戚專權的呂後事件發生,他無情地賜死了自己十分寵愛的鉤弋夫人。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武帝病逝,8歲的劉弗陵繼位,即漢昭帝。

  武帝雖然英雄一生,但晚年犯下不少錯誤,這就導致劉弗陵從父親手中接過的大漢政權其實是個爛攤子。但幸運的是,武帝已經為他鋪好了所有的路。大司馬霍光、車騎將軍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都是武帝為他選出輔政的幾位股肱之臣。在這些大臣輔助下,劉弗陵繼續漢朝前四代皇帝的休養生息政策,重視農業生產,進一步輕徭薄賦,有效地緩和了尖銳的社會矛盾,西漢經濟又逐漸恢復了生機。

  

  昭帝的皇位能夠坐穩,得感謝老父親武帝為他留下的輔政大臣霍光。武帝去世前,曾派人送了一副「周公相成王」的畫給霍光,鄭重託付之意已經蘊含其間。霍光對昭帝忠心耿耿,他位高權重,卻不專權跋扈。劉弗陵一成年,他就像周公一樣,還政給皇帝。劉弗陵也很睿智,將與霍光的君臣關係處理得很好。在「鹽鐵會議」中他明確地支持霍光,使得「與民休息」的方針得以繼續實施,親政之後軍權大事仍委諸霍光,君臣相安無事。「成王不疑周公,昭帝委任霍光」,成為歷代君臣合作的典範。

  

  早在劉弗陵繼位時,他的兄長燕王劉旦就心有不甘,一直想奪位。為了除掉輔政大臣霍光,燕王與霍光的親家、同時也是政治上的死敵上官桀勾結,密謀造反。在鹽鐵會議上落敗的御史大夫桑弘羊,對霍光心懷怨恨,後來也加入了燕王等人的陣營。他們先是誣陷霍光謀反,卻被年僅15歲的昭帝識破,反而使得昭帝與霍光君臣之間更加親密;之後又聯合劉弗陵的姐姐鄂邑公主試圖刺殺霍光。卻不想陰謀泄露,昭帝與霍光相互信任,共同平定了政變陰謀,處死了上官桀等人,燕王和鄂邑公主也畏罪自殺。西漢王朝再次穩定下來。

  

  昭帝在霍光的輔佐下,將國家治理得平穩安定,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為後來的「中興」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可惜劉弗陵天生命薄,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四月暴病身亡於未央宮,年僅21歲,沒有留下子嗣。他在位13年,死後葬於平陵(今陝西咸陽西北),謚號「孝昭皇帝」。「昭」為「政治清明,政績顯著」之意,這也是他短暫一生的最好寫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6: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