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于丹真對不起孔子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3 01: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袁征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這個學期上課,花了四個禮拜講《論語》。一個研究生問,課程的參考資料為什麼里沒有于丹的書。我老老實實地回答,因為那些書錯得太離譜。

  《于丹心得》是她談《論語》的第一本書。全書的頭一句是:「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經標榜說,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這真是一開口就錯。宋朝的開國宰相是范質、王溥和魏仁浦。趙普是建國4年以後才當上宰相的。

  至於于丹對《論語》的解釋,那錯得更多。隨便舉個例子。《于丹感悟》寫道:「孔子說,忠恕之道,一以貫之。對己對人,都應該是這樣。我們想,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心都不能寬容的話,那何談寬容別人呢?」按于丹的講法,孔子是個大大咧咧、散漫隨意的老頭,主張對別人寬,對自己也要寬。不過就在幾頁之前,于丹引用了孔子的兩句話,認為人們對別人要求要寬,但對自己要求要嚴,犯了錯誤要自責,不能寬容自己:「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見其過而內自訟」。于丹的話跟孔子的主張勢不兩立。這是怎麼回事?

  孔子的確提倡「恕」,不過他明確說,「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勿施於人」四個字清清楚楚地表明,「恕」是對別人的態度,而不是寬容自己。要是孔子主張寬容自己,他老人家就會說「勿施於己」了。

  朱熹在解釋孔子的忠恕思想時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那就是說,「忠」是絕不原諒自己,做事竭盡自己的全部力量;「恕」是把自己的願望推及別人,不讓別人經受自己不願經受的事情。忠是嚴格地要求自己,恕是寬厚地對待別人。孔子是個嚴肅認真的人。于丹的書引用了朱熹的講法,而且明確說:「朱熹對『忠恕』兩個字解釋得非常好」。既然如此,她幹嘛還講出完全違反孔子意見的話?

  有人說因為于丹缺少知識。我不贊成。孔子曾經自稱「不知老之將至」。于丹把這句話譯為「不知道我的生命已經垂垂老矣。」但是,「老之將至」怎麼會是「已經垂垂老矣」呢?連小孩子都知道「將」和「已經」的意思很不相同。「媽咪將會給我一個芭比娃娃」肯定不是「媽咪已經給了我一個芭比娃娃。」于丹無論如何不至於連這樣的知識都沒有。問題應該出在別的地方。

  好長時間以來,我總覺得有一種玩弄權威的風氣。有些人講話寫文章,動輒就說儒家思想認為如何如何,或者某某理論認為如何如何。但你翻遍了儒家或某某理論的經典,卻根本找不到他們說的如何如何。實際上,那些如何如何是他們自己的主意,所謂儒家思想之類不過是他們鼓吹自己想法的工具。廣州話里有「扮鬼嚇人」的講法,大概就是指這類把戲。玩弄權威的人對權威當然不會虔誠。于丹不斷地對讀者說,孔子多麼神聖。但她自己卻瀟灑得很,高興說啥就說啥,對孔子的原話毫不在意。

  這樣玩弄孔子自然惹來好多不滿。于丹回應說:「一些學者站在純學理的角度,認為我這樣解讀不通,我完全能理解。......我覺得,那些嚴謹治學的學者不一定是教傳媒的,他們的角度是一種研究的角度,而我的角度是一種普及的角度。」這是一種挺古怪的講法。有可能一個意見從「研究的角度」看是錯誤的,從「普及的角度」看卻是正確的嗎?所謂「普及」,是指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把專業研究的結果傳播給普通民眾。普及不是不顧「嚴謹治學」另搞一套。要是一個主張從研究的角度看是胡鬧,那麼用通俗的辦法傳播,它還是胡鬧。如果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某種食物有害,傳媒卻說它延年益壽,這算哪門子的科學普及?

  于丹又解釋說,她講的是自己個人的「心得」、個人的「感悟」:「解讀《論語》的角度可以不同」,「千顆心有千種所得,萬顆心有萬種所得,而我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心之得。」的確,對於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感覺。但不是每一種感覺都正確。例如一個人說他覺得蘇東坡的詞比柳永的好,另一個人說她覺得柳永的比蘇東坡的好。由於藝術愛好和飲食口味純粹是個人的主觀感覺,那兩個人的講法都只是說有這樣一個事實:說話的人有某種感覺。要是咱們能證明這個事實,證明他們確實有那樣的感覺,那麼,儘管兩種講法針鋒相對,它們都是正確的。

  不過好多關於感覺的講法不是那麼簡單。如果于丹說她覺得趙普是宋朝的開國宰相,這個講法就牽涉兩個事實:首先,她是不是真的有那樣的感覺。另外,更要緊的是,趙普是否宋朝的開國宰相。即使她說的感覺確有其事,那句話還是不符合第二個事實,所以是錯的。

  對於一個事物,符合事實的認識是真理,不符合事實的講法是謬誤。千個人有千種感覺,可能有些感覺準確,有些感覺離譜。萬顆心有萬種所得,可能有些感悟高明,有些感悟荒唐。孔子不贊成寬容自己,這是歷史事實。不管于丹有什麼心得,有什麼感悟,不管她是做研究還是搞傳媒,她的講法違反了這個事實,所以是一定是錯誤的。

  我絕不反對於丹推崇孔子。但推崇孔子就該真心尊重孔子。要是孔子主張男女平等,隨便說他輕視婦女是不尊重孔子。要是孔子輕視婦女,硬說孔子為男女平等奮鬥也是不尊重孔子。不管咱們贊成不贊成,孔子的主張就是孔子的主張,隨意篡改就是蔑視古人。如果有人把孔子做成一個木偶,威風凜凜,又面帶偉人謙虛的微笑;那人躲在幕後,自己愛講什麼就講什麼,卻讓偶像的嘴巴一張一合,叫別人相信那些高論都是聖人之言,那麼,凡是知道底細的,都會說這是大不敬。

  毫無疑問,在現代文明國家,大不敬屬於法律保護的言論自由。于丹可以繼續隨心所欲地講《論語》。當然,其他公民也有權利跟她抬杠。至於我自己,當教師多少得照顧教學質量,所以沒敢把于丹的書列進參考文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8: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