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十萬火急救敦煌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5-1-20 17: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和世界著名的名勝古迹――敦煌,目前已經在拉警報。敦煌的重要古迹如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等藏有許多重要繪畫與彩塑的洞穴,隨著人為與天候的嚴重損傷和破壞,生命已經岌岌可危,列入打點滴的階段。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周六來新主講如何搶救敦煌壽命的工程。

  當寫下這篇專訪的題目時,自己也嚇了一大跳。

  受訪的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甚至說,要是不救敦煌,它的壽命,最長可以是1000年,最短可能只有幾十年。她說,作為敦煌的負責人,如果沒有把這件當務之急做好,恐怕日後會成為罪人。

  所幸也從她口中獲知,敦煌的問題,已引起國內外人士的關注和支持,包括美國民間組織的友好協助,搶救工程正緊鑼密鼓進行中。

  敦煌的「健康」,問題出在哪裡?

  當然,以自然的破壞來說,必須了解到的是:從五胡十六國前秦發展、建設起來的敦煌藝術洞窟,經過沙漠風沙長久、強大的侵蝕,沙壓土埋,再加上是薄弱的泥土材質,作畫的原料已經發霉變質,有些壁畫甚至已經龜裂、粉化。

遊客的到訪折損敦煌的陽壽

  更要命的是人為的破壞,起先是信徒的煙熏火燎,戰爭發生時的蹂躪、踐踏。最後致命的是:中國的旅遊業發展,使到來自各方的訪客所造成有形和無形的摧毀。樊錦詩說,后一項是所有破壞的主力。

  她透露,敦煌是中國的重點保護文化遺產和聯合國教科文世界遺產之一,主要收入靠旅遊業。敦煌自1979年對外開放以來,參觀人士有增無減,據統計:在79年以前,1年接待1萬人次,之後是幾萬人次。

  到1984年,人數又翻了幾番,達到每年10萬人次到30萬人次。到2004年,總數更達43萬人次。在10年後,一年接待50萬人次,也並非空想。而每名旅客能夠逗留的時間,平均是兩小時。

  也就是這短短的兩小時,已經使到敦煌「折陽損壽」。原因是:據一項調查稱,如果有40個人在洞穴中逗留37分鐘,空氣中的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已經可以超出正常含量的6倍。這還不包括由人體發散出來的各種汗味、肉味、酒味、香水和化妝品味。

  洞穴的奇難雜症早已存在,據說,過去的研究院院長常書鴻和段文傑已經發現問題,只不過是,常院長的時代,沒有電腦,段院長卻是有心無力。但情況到了樊錦詩,終於有所改變。

動用電腦協助保護文物

  66歲的樊錦詩,本來在大學時是修讀考古,畢業后被分配到敦煌工作,年僅22歲。一度為了自己熱愛的工作,她和丈夫、孩子分開兩地生活,目前她和丈夫都在敦煌。

  她一心想為敦煌做點事,最後是在20年前想到以電腦協助保護的工作,其中的主要項目是:把洞穴中的作品變成是可以保留和隨意變化的電腦數碼化,並設立「敦煌藝術檔案館」,工作也獲得了中國科學院和美國及日本專家、學者的多方協助。

  樊錦詩說:「敦煌應該具有欣賞、研究 、教學的功能。保護和維持的工作,也應該分成:虛擬洞窟、病害防治、防沙綠化等工程。最終敦煌是屬於世界的。」

  幾個數字也許有助大家了解情況,目前具有國際聲譽的莫高窟,其在編規模是:洞穴492個、彩塑2415尊、壁畫4萬5000多平方米。它的藏經5萬卷和文物之富,也是舉世無雙、無與倫比的。

沙漠綠洲:敦煌

  每次讀有關敦煌的文章或論著,馬上會想到的:它是中國大西北的一處綠洲。這裡的綠洲,又含有兩層意義。

  首先,從自然景觀上看,敦煌位於甘肅、新疆一帶,在黃河以西形成一條水草俱豐、牛馬肥壯的走廊,東西長1000公里,南北寬約數公里至100公里。它的南面是祈連山北面的合黎山和龍首山,現在的敦煌市,是位於河西走廊的西端。基本的地形是:在茫茫大漠中出現有沙磧和戈壁,中間又被生機勃發的無數綠洲所銜接。

  其次,從文化成就上,敦煌是甘肅、新疆一帶少見的高度發展區。歷史從漢唐開始,一直到清朝,它是中國古代具有交通、軍事、文化、商業和宗教意義的一大熱點。絲綢之路從這裡到西亞去,前後開闢了五六條道路,世界各地的人種得以在此集中並留下許多光輝的文化遺產。它對比起周圍的沙漠地區來,正是一片名副其實的綠洲。

世界聞名的莫高窟

  談到敦煌,就不能不帶進舉世聞名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和它周圍的榆林窟和西千佛洞。有人說:「敦煌的文明載體,正是莫高窟。」它位於今天敦煌城東南40里的地方,自南到北,長達1公里,遠遠望去,有如無數大小不等的蜂巢。這裡過去是佛教徒修行和供奉、祭拜之所。歷史長達1600年。

  那些「蜂巢」的數目在全盛時有上千個,現存492個。裡面有著各種佛教故事和彩塑佛像,壁畫的面積是4萬5000公尺,創作時間,是從北齙氖砥詰皆S腥さ氖牽さ母某淮鉸夜蹋韝齔幕婊茨堋跋喟參奘隆啊⒒ハ嗔櫻晌徊恐泄食褪貝耐暾巴ㄊ貳薄

各種民族風格的藝術

  在這些「佛窟」中,又以建造於8世紀初的第16號窟為最大。它寬14米,面積約226.8 平方米,中部天井高10.3米。其中第130號窟的「南大佛」,高度是26米,開鑿於盛唐的開元、天寶年間。洞主非富則貴,先後用了30年施工,人力、物力的規模之大,不難想見。

  至於我們經常會提到的敦煌特有繪畫形象――飛天,數目查明,一共是4500多個。彩塑佛像3390尊。藝術的風格有:中國式、希臘式、印度式、波斯式等。有些內容,也不限於佛教一種。

莫高窟再現人間

  發展了1600年的敦煌在元代之後忽然聲沉響寂,最大的原因,據後人考證,是因為海上絲路的興起,人心向海,陸上的絲綢之路就從偏廢到沒落,最後誰也不再提起它了。

  事情的轉機是在19世紀的清代道光年間,一個遊方的道士王園到了莫高窟,結果是被那些內容豐富、表現特出的繪畫和彩塑所深深吸引,但他也發現,第16窟的流沙情況嚴重。

  1900年5月,他在一面繪有供養人的牆畫上進行清理工作時,偶然發現後面是空的,於是從一道暗門欠身進去,從中選了幾件去賣,從此為這個藏身大漠的藝術寶庫打開了通向世界的大門,之後吸引了大批古董商、冒險家、考古學家、宗教學者前來「訪寶」、「奪寶」。

世界多國的敦煌之寶

  別有用心的外國勢力索性自作主張,把屬於中國版圖的新疆敦煌原在地稱為「中亞」。目前全世界藏有敦煌寶物的國家與地區有:英國、法國、日本、蘇聯、北歐、德國、印度,以及韓國等。

  華人中和敦煌有著密切關係的有:著名畫家張大千,1931年,他曾在敦煌洞窟臨畫兩年半。擔任敦煌研究院院長的有留法畫家常書鴻和他的女兒常沙娜,接替他位子的是段文傑,他在1980年上任。現任院長就是受訪的樊錦詩,她提出「敦煌屬於世界」的口號並積極展開敦煌文化的保養、維修工作。

  樊錦詩院長這次是應廉鳳講座之邀到新加坡來舉行兩場公開講座,以下是詳情:

《絲綢之路上的敦煌與莫高窟》

日期:

1月22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1時30分

地點:報業中心禮堂

1000, Toa Payoh North

 

《燦爛輝煌的敦煌藝術》

日期:

1月24日(星期一)

時間:傍晚6時

地點:

新加坡管理大學禮堂

469, Bukit Timah Road

(以上活動由《聯合早報》和新加坡管理大學聯辦。入場免費,歡迎出席)












--------------------------------------------------------------------------------

上一頁  下一頁  前七天新聞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39

主題

2678

帖子

68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7
沙發
ぜ射手の天秤い 發表於 2005-1-20 21:37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許多古迹都正面臨著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

主題

1917

帖子

6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60
3
*水晶* 發表於 2005-1-21 19:33 | 只看該作者
加入搶救隊伍

保護名勝古迹

大家都來出一份力

謝謝Hanxi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4
小魔女 發表於 2005-1-21 19:42 | 只看該作者
出一份微薄的力量,讓我們的後代能夠觀賞到更多的文物古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348

帖子

9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2

積分
97
5
slowslow 發表於 2005-1-25 23:49 | 只看該作者
我國的很多世界文化遺產都處於危險的邊緣!
我們都肩負責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6: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