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對中醫西醫我的另類看法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6-1-16 11: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施化

關於中醫和西醫到底信誰的爭論,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一直到現在,從沒有停止過。再過同樣長的時間,恐怕也不會停止。其實這很正常,覺得非要爭出一個高低對錯的觀念,相對而言反而不正常。每個人對每件事的判斷,基本都出於個人經驗。天下之大,相比而言,一個人的經驗或者說經歷,那簡直太渺小了。正因為有個人局限這個東西存在,所以智慧的先哲們,乾脆就簡單地用「包容」兩個字來終結爭論。你的局限讓你無法勝出我,我的局限讓我無法勝出你,那怎麼辦?那就誰都別勝誰,一起共存吧。當然,把所有人的經驗都抽象在內的觀點,局限比較少,但也比較難。

我本人早年學過醫,在連隊當過衛生員,在空軍醫院做過護理員。儘管進的是速成培訓班,教材倒都是正宗的大學課本。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在這行繼續幹下去,至今並不後悔。我以為,太多同情心的人是不適合學醫的。假如病人受的痛苦,被感染到你身上,那麼你這輩子都與痛苦和焦慮相伴,無法長久堅持。只有兩種人能當醫生而且長久當下去,一種是心比較狠,不常把病人當人。一種是不太負責任,不把病人當回事。外科醫生面對病人的肌體,必須像肉店夥計面對案板上的條肉一樣沒感覺,才能把手術做得漂亮。我的這些感言,對於完全沒有進入過醫護行業的人,聽起來像胡扯。這無所謂,只有入過行的人才理解我為什麼這樣說。其餘的人,不求理解,只求包容。

說到中醫西醫,究竟哪一種真正能治好病,我的理解和其餘人不同。這裡只簡單歸納一些,不盡展開,只要能與不同觀點的朋友互相交流,互受啟發即可。

說到中文的治病兩個字,給人的印象看起來好像是,通過某種方式,解除了病人的病痛,挽救了他們的生命。其實,嚴格地講,這種理解不符合實際。由於有一個漢字「治」在裡面,治病就成了,醫生是主導一方,病人是受體。但其實實際關係不是這樣的。

按照生命的實際情況,疾病是病人主動地令之痊癒的,主體是病人,不是醫生。醫生只是給以援手在一旁幫助。最後病人能否脫離苦海,根本取決於自己,而不是醫生。醫生能救人,這是個古老的傳統誤會。醫生的幫助雖然有時候很重要關鍵,但不決定一切。是你的免疫力生命力最終決定一切。而醫生的致命錯誤倒可以決定你失去一切。由醫療錯誤害死人的案例每天發生,而現代醫療體系對此無能為力。無論西醫還是中醫。

兩個例子可以說明這個關係。首先,野獸是沒有醫生的。在大自然里的野生動物,並沒有因缺醫少葯而絕種。一般常識是,野生物種的生命力和痊癒能力強過人類。人的許多現代病,基本都是人為的,包括濫用藥物和過度營養。其次,當年在學醫時我的一個驚訝是,原來所有炎症都能自動痊癒,只是需要一個周期。病理學的早期課程,講的就是這個。西方的醫學院規定醫生不準在病人感冒初期就開抗炎葯,根據也是這個。

那麼是不是不需要醫生和醫藥呢?當然不是。「一條好漢三個幫」,有幫助當然比沒有要好。問題是,幫要幫在點子上,別幫倒忙。好醫生,不論中醫西醫,都是那些發現根本癥結最早最準的人。診斷及時準確,無論哪種治療方案,都有一定療效,不論中醫或西醫。關鍵取決於你對哪種治療敏感,加上康復能力有多強。所以當一個人說,這個方子或者這種葯多好啊,一下把我的病治好了,不等於另一個與你同樣癥狀的病人,用同樣的療法,也得到同樣效果。即便都能好,恢復速度和後果也大不一樣。

比較起西醫,中醫更偏向於從本源上發現病因,用整體來解釋局部癥狀。比如陰陽,寒熱,虛實。而西醫主要著眼於發現解決局部的問題,很少關心整體。治療癌症,只消滅癌細胞,不問它是怎麼來的。當然,這指的是傳統,現代的中西醫都在相互借鑒借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一些大城市門庭若市的中醫院,醫生都不號脈了,只看CT報告。西醫也有了營養療法。

我以為人們之所以質疑中醫,不是因這個系統有問題,而是理解上有誤會。中醫既然把自己歸為醫,那就等於是一門完整的學科。可惜中醫既上升不到科學,也完成不了體系。這只是一個開放的,探索中的系統。中醫開藥方,大多數時候帶著試驗性質,這個方子不行,再加減或換幾劑。與其叫醫,不如符合實際地叫傳統療法。當然很多中藥和療法忌禁,都有病理學藥學的根據和實際療效。假如只稱傳統療法,不稱醫,那誰都無法詬病。「醫」這個詞太嚴肅了。哪怕在英語里也找不到「醫」字的相對翻譯。英語里,葯就是葯,療法就是療法,醫生Doctor也只是一個學位名稱,其中沒有能「醫」你的病的意思。

不過中國的事情上去了就下不來。你叫中醫放棄大而全包治百病的稱號,改為中國傳統療法,中醫院改成傳統療法診所,誰都不幹。所以只好繼續爭論。

2016-01-11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9: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