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十種理財方式的優劣分析,哪種合適呢?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24 04: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股票債券市場的擴容,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日趨豐富和市民總體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財」概念逐漸走俏。

  人們也越來越多的接觸到了投資理財這一塊,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個人投資理財的方式主要有哪些以及他們的優劣:

  

  

  1、買黃金等硬通貨

  

  最保守的理財,或者說根本不是理財,只能叫收藏錢財。買黃金本身不會增值,只能叫保值。因為今年的1公斤黃金放上二十年還是1公斤黃金,並不會增重出1克份量來。

  當嚴重通貨膨脹時,買黃金是規避貶值的好辦法。現在是人民幣升值的時候,買黃金是很不明智的,因為你的錢最終是想在中國顯示財富的。

  安全等級:很不安全,主要風險是被盜、被害,弄不好人財兩空。

  

  2.存銀行

  

  保守的理財。收益率=利率。安全等級:最安全,主要風險是銀行倒閉,基本上不大可能發生。

  收益太低,急用錢時變現很不方便,因為沒有人會把那麼多錢全存活期,萬一要錢急用,定期提前取出來,利息損失慘重。

  

  3.買保險

  

  被國內人民廣泛誤解的理財。我之所以說保險被誤解了,是因為保險員推銷、國人購買保險時候經常考慮的是到時候收益會有多少。

  其實,保險是為了保險,真正的保險應該是在意外事件來臨時,能獲取一份賠償金來讓自己度過難關或緩解困難,是保障自己的生活不會因為種種意外而出現大的波折。

  我傾向於買一些大病保險、車輛險、意外險等內容,買它們不是為了獲得賠償,反而是希望這輩子也不要發生索賠事項。保險保險,錢出去就別想著回報。

  4.買國債、企業債

  

  偏保守的理財。比存銀行更明智。比銀行利息要高一些,國債還免利息稅。同時,可以方便地通過市場交易變現。等於是以活期的方式獲得定期的利息。

  風險:國家政變、國家戰爭將導致國債變成廢紙。企業倒閉將導致企業債兌付出現問題。

  

  5.買貨幣式基金

  

  偏積極的保守理財。貨幣式基金以其專業優勢和規模優勢,通過買賣債券能獲取比債券本身略高一點的收益。

  

  6.買股票式基金

  

  積極的理財。對於缺乏專業知識的人來說,買股票式基金是不錯的選擇,基金通過專業優勢和組合投資,往往能賺取比普通散戶更高的利潤。

  風險:股票市場波動的風險,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風險。國內的基金和國有企業一樣,存在這樣那樣不規範的問題,老鼠倉問題倒是小問題,最怕就是利益輸送。

  

  7.自己買賣股票

  

  如果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具備承受能力,就請自己去買賣股票吧,盈虧都是自己能力的體現。有本事就通過自己賺來證明能力。

  

  

  8.買權證

  

  投機!偶爾也有投資型權證出現。如果你嗜賭如命,那你不如去買權證,公平,手續費等成本比租用賭場低多了,也沒有被警察抓住罰款的風險。

  合法的賭博,真的不錯。

  

  9.投資P2P網貸產品

  

  年化收益率普遍較高,業內較靠譜的收益率基本維持在10%左右,部分平台承諾100%本息保障,風險較低。

  

  10.自己辦實業

  這是最高境界,原始積累完成後,應該考慮自己辦企業,或者投資半企業。然後爭取上市,賣個好價格,圈個一大座金山,一夜之間躋身於福布斯財富榜單。

  來源:理財內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6: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