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港媒:日本撥90億日元給中國植樹 18日內閣將商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5-12-18 09:50: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雷璟

核心提示:日本政府決定資助的「日中綠化交流基金會」成立於1999年,是由當時日本首相小淵惠三建議,政府投入約100億日元設立。

參考消息網12月18日報道 港媒稱,中日之間長期政冷經熱,民間交流絡繹不絕。近日相關人士消息稱,日本政府決定向支援「中國植樹造林」項目「日中綠化交流基金會」 撥款約9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8億),此舉旨在緩解中國環境污染「越境」波及日本,同時也為推進民間交流。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18日報道,共同社12月16日引述日本政府相關人士消息,稱這一款項被列入將於12月18日內閣會議上敲定的《2015年補充預算案》內。

日本政府決定資助的「日中綠化交流基金會」成立於1999年,是由當時日本首相小淵惠三建議,政府投入約100億日元設立。

報道稱,此基金會旨在向中日兩國民間團體展開的植樹綠化活動提供資助。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沙發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6-1-9 22:43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日媒:自民黨議員反對援助中國植樹 或影響中日關係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道 日媒稱,關於日本外務省計劃在2015年度補充預算案中列入對中國植樹援助項目,自民黨外交小組在3日召開的會議上,與會人士紛紛提出異議認為「難以獲得國民理解」等。
據共同社12月3日報道,該項目一直由自民黨總務會長二階俊博積極推動,10月訪華時曾向中方提到該項目。若自民黨內的意見衝突進一步加劇,也可能會對日中關係改善造成不利影響。
會議上,多名議員表示反對稱,「植樹造林由中國自己進行即可」,「沒必要援助進行反日宣傳的中國」。也有議員從促進交流的角度表示贊成。小組組長橋本岳會後向媒體表示,將交由政府進行協調決定。
1999年,時任日本首相小淵惠三提議設立總額約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2億元)的「日中綠化交流基金」,植樹援助項目由此開始。今年6月時該基金僅剩約15億日元,因此外務省提出除植樹造林外,再增加青少年交流項目,希望追加投入數十億日元。
(2015-12-04 00:14:02)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3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6-1-9 22: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6-1-9 22:48 編輯

【延伸閱讀】石家莊井陘縣無腿老兵馬三小15年荒山植樹萬餘棵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栽一棵樹,對馬三小而言,困難重重。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每一棵樹,都像是馬三小的孩子一樣。

    井陘縣大溝村66歲的馬三小,左右腿先後截肢,15年時間他卻在荒山上植綠萬餘棵樹,給太行山披上了一片又一片鬱鬱蔥蔥的綠裝。「評選石家莊的城市榜樣,這位無腿老兵應該算一個!」近日,評選活動如火如荼,有很多人推薦馬三小,說他是這個城市的自強之魂。

    跛行15年太行山上栽樹萬餘棵

    近日,馬三小遠望著一片一片山林,眼中充滿慈愛,這萬餘棵樹像是他的孩子,又像是他帶過的兵,「只可惜這些樹帶不來經濟效益。」

    馬三小介紹,有愛心單位的領導建議,不僅要讓荒山綠起來,更要綠山成為金山銀山,只有向經濟林轉型,才能讓山村改變貧窮面貌。

    這建議讓馬三小思量許久,他種樹15年,種的都是白楊樹,「綠了荒山,卻沒有富了山莊!」下一步,馬三小決定向經濟林轉型,這意味著66歲的他,還要拖著殘肢,再干十幾年。

    馬三小是井陘縣秀林鎮大溝村人,1949年出生,20歲參軍,后因敗血症於1974年退伍回鄉,很快娶妻成家。1984年,馬三小敗血症複發,不得不在第二年截掉右肢的下半部分。2004年6月,馬三小左下肢因為同樣的病情截肢。2005年8月,他右手小拇指也因傷截掉。十多年的時間裡他上過七次手術台。

    截肢后,他的生活一下子拮据起來,也曾消沉了一段時間,家裡能賣的家當全賣了,還欠了外債。可人不能一直這麼窩囊下去。大概在2000年他在電視上看到山東農民在山上種樹的故事,這啟發了他,他開始承包荒山植樹。

    一個雙腿截肢的人是怎樣創造奇迹的呢?

    馬三小淡淡地說,爬著上去,蹭著下來。早上5點開工,太陽落山回家,他就是這樣15年如一日,憑藉著在軍營中鍛鍊出的堅韌意志堅持了下來。

    上山時,靠手和膝蓋用力;下坡時,靠手和屁股撐著慢慢往下挪,艱難和危險可想而知。因為患嚴重的脈管炎,手碰傷后很難癒合,他爬山時必須戴著手套,常常是三天磨壞一副塑膠手套,十天磨壞一副皮手套。兩條殘肢長年在山上爬,被石頭劃得鮮血淋漓,現在都長滿了厚厚的繭子。
    山區澆水困難,為了保證樹苗成活,馬三小需要爬到水渠邊一桶桶取水。每一次取水,他都要先爬到渠堤上,用繩子系住水桶,從渠里提水上來。

    2007年7月,累了一天的馬三小拄著雙拐回家,因為天色已晚看不清路,一下摔到幾米深的山溝里,因患有閉塞性脈管炎,傷口無法癒合,右手小指只能截肢。

    信念的力量無窮。15年光景,他在山上栽下了萬餘棵樹,大山從此一片蔥綠。馬三小沒雙腿,刨坑種樹困難重重。可他克服了正常人都難以克服的困難,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

    種的那些樹將無償捐獻給家鄉

    眼見一棵棵樹苗一天天長大,馬三小通過植樹發財致富的想法也慢慢發生了轉變。

    這些年,他植樹開闢出20多片林地,5000棵樹已成材,有人願出幾十萬元買他的樹。馬三小卻不賣了。他說:「一開始,我種樹是為了發家致富,後來決定一棵不賣,是因為各級政府和社會愛心人士感動了我。我要讓荒山變綠,改善生態環境,這一棵棵白楊,每一棵樹都是我的『兵』啊……」
    一邊說著,馬三小一邊展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生活補助領取證》和《在鄉老複員軍人定期補助金領取證》,他說,每月享受著優待金、100元農村低保,日子過得去了,自己感到很知足。前幾年,他家房屋破舊漏雨,縣民政部門出資幫助修繕一新,還送來一台彩電。

    讓馬三小感到開心的是,從2008年起,縣林業局每年免費提供樹苗,許多熱心人士及企事業單位也對他進行各種形式的捐助。有網民為他捐贈輪椅,有企業免費為他裝上了價值近萬元的假肢,有志願者專程到山裡來幫他植樹……

    不過,細想起來,他也賣過兩次樹。

    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賣了一棵白楊,把得來的50元錢捐給了災區。他是個中國人,人是要感恩的,他種的那些樹將無償捐獻給家鄉。作為一個退伍老兵,退伍不褪色,向雷鋒同志學習,任何時候都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前幾年,他在報紙上看到一個貧困學生上不起學,他的心又開始翻騰了,最終他決定賣掉10棵樹,得到的1000元錢都捐給了那個學生,「除非幫助他人,我是捨不得賣掉一棵樹的啊!」

    2012年,有家愛心企業捐資50萬元幫他打了一口深井,出水量每小時50萬立方米。後來在井陘縣水利部門的幫助下,他又陸續鋪設3900米水管,「現在天再旱,每棵樹也都能澆上水!」說到這裡,馬三小感動得落淚。

    馬三小覺得一個人一輩子,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了,就等於幹了一件不平凡的事。他最怕一個「窮」字,最敬一個「干」字。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翟樹傑給他起名「自強叔」。(謝鑫名)

    榜樣說

    我是一名退伍老兵,又是一名失去雙腿的重度殘疾人,還是一名綠色宣傳者、執行者、堅持者。15年的艱辛,15年的爬行,綠色讓我認識世界、認識生活,逐漸拼出一片綠色天地,讓綠色點綴了人們的生活。我身體殘疾但心理沒有殘疾,在我有限的生命里,希望大家共同攜起手來,多刨一個坑、多栽一棵樹,為創造森林城市、建設美麗中國而堅持拼搏。讓世人知道中國的殘疾人是有前途的,是有希望的,是有作為的。

    榮譽榜
    2008年,河北電視台農民頻道授予第三屆「十大熱心腸人物」。
    2008年,馬三小保護環境事迹突出,被命名為「井陘縣道德楷模」。
    2011年,馬三小被評為2011年度央視聚焦三農候選人。
    2012年,石家莊市委宣傳部授予馬三小「十大自強模範」。
    2012年,第43個世界地球日,國際綠色經濟協會授予馬三小「地球綠肺天使」稱號。
    2012年,馬三小被評為「感動省城十大人物」。
    2012年,馬三小被評為「善行河北有情有義十大人物」。
    2012年,馬三小被央視網評為網路紅人。
(2015-11-02 09:08:01)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4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6-1-9 22: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6-1-9 22:53 編輯

【延伸閱讀】中國駐長崎總領館建館30周年植樹儀式舉行。

人民網長崎2月4日電 (田泓 徐靜璇)為慶祝中國駐日本長崎總領館建館30周年,由長崎市政府、橋口町居民自治會、駐長崎總領館聯合舉辦的紀念植樹儀式在長崎總領館舉行。中國駐長崎總領事鄧偉、長崎市長田上富久、長崎縣物產觀光文化局長松川久和、橋口町居民自治會長石井通義共同種下由總領館所在地區橋口町居民自治會贈送的櫻花樹苗。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田上富久市長在致辭中對植樹儀式成功舉行表示祝賀。田上稱長崎與中國交往源遠流長,華僑最多時曾經達到長崎市人口的1/6。賽龍舟、舞龍、舞獅等中國文化在長崎流傳至今,深受市民喜愛。中國駐長崎總領館建館30年來,舉辦各類活動,與長崎各界積極交流,為促進中日友好交往發揮了重要作用。相信這株象徵友好的櫻花樹苗經過精心栽培,必能枝繁葉茂,花開似錦,見證長崎對華友好不斷深化,推動日中關係改善和發展。
鄧偉總領事致辭表示,1985年5月總領館開館以來,在長崎各界大力支持下,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促進了中國與長崎在各領域的友好交往,使雙方交流水平不斷提升,取得豐碩成果。今後,總領館願與長崎各界一道,為進一步深化中國與長崎務實友好交往,推動中日關係改善發展做出積極努力。期待這株垂櫻花樹苗茁壯成長,見證長崎對華友好事業進一步發揚光大。



【1】【2】 長崎總領館駐地居民在櫻花樹下合影(徐靜璇攝)
人民網長崎2月4日電 (田泓 徐靜璇)為慶祝中國駐日本長崎總領館建館30周年,由長崎市政府、橋口町居民自治會、駐長崎總領館聯合舉辦的紀念植樹儀式在長崎總領館舉行。中國駐長崎總領事鄧偉、長崎市長田上富久、長崎縣物產觀光文化局長松川久和、橋口町居民自治會長石井通義共同種下由總領館所在地區橋口町居民自治會贈送的櫻花樹苗。

田上富久市長在致辭中對植樹儀式成功舉行表示祝賀。田上稱長崎與中國交往源遠流長,華僑最多時曾經達到長崎市人口的1/6。賽龍舟、舞龍、舞獅等中國文化在長崎流傳至今,深受市民喜愛。中國駐長崎總領館建館30年來,舉辦各類活動,與長崎各界積極交流,為促進中日友好交往發揮了重要作用。相信這株象徵友好的櫻花樹苗經過精心栽培,必能枝繁葉茂,花開似錦,見證長崎對華友好不斷深化,推動日中關係改善和發展。
鄧偉總領事致辭表示,1985年5月總領館開館以來,在長崎各界大力支持下,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促進了中國與長崎在各領域的友好交往,使雙方交流水平不斷提升,取得豐碩成果。今後,總領館願與長崎各界一道,為進一步深化中國與長崎務實友好交往,推動中日關係改善發展做出積極努力。期待這株垂櫻花樹苗茁壯成長,見證長崎對華友好事業進一步發揚光大。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5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6-1-9 22:5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6-1-9 22:56 編輯

【延伸閱讀】通訊:新疆植樹老人的26載



植樹老人徐修起向記者指出荒山綠化開始的位置。 楊喆 攝

中新網阿勒泰6月29日電 (楊喆)進入夏季,新疆北部城市阿勒泰,呈現出一片蔥綠。63歲的綠化隊老人徐修起站在城邊的將軍山上俯瞰全城,掩飾不住喜悅。被稱為「天然氧吧」的這裡,每年都吸引不少疆內外遊客。

而在1969年,當17歲的徐修起從家鄉江蘇來到阿勒泰時,看到的還只是一座破舊落後的城市。「街上滿是泥土,房子也都是土塊壘成,沒有紅磚,也沒有水泥,居民就在這樣的環境里生活。」

彼時,將軍山還只是一座「禿山」,土黃色的山體上看不到什麼植物。徐修起告訴記者,那時候沒人敢想象山上能種滿樹木。
1989年,為改變將軍山面貌,阿勒泰市政府開始推進植樹工程,徐修起便在最初的綠化隊中。當時,綠化工程在阿勒泰還是個新鮮東西,再加上種植難度大,徐修起和同事們只能一點點摸索。

「新疆比不了內地,栽下去的樹苗很難成活。將軍山上,一是山石質非常堅硬,二是水的問題,很多事情都要靠人力解決。」徐修起說,「先修路,由人把土和樹苗背上山,把坑打好,一個個栽上,再一個個施肥。」

徐修起說,種樹不能只想著自己,要想到子孫後代。「有時候稍微有一點不負責任,樹就活不了,那以後不還是得給後代們留下座荒山?」
將軍山上,徐修起和他的綠化隊,一干就是十幾年。「看那邊的亭子附近,有一小片沙棗樹,將軍山荒山綠化就是從那裡開始的。」站在山頂,徐修起如數家珍。

長期勞累讓身體不好的他在48歲便提前退休,但他仍不時做起市內園林的綠化。直到2009年,阿勒泰開始大面積荒山綠化,在市政府的邀請下,他又回到了綠化隊里。「身體恢復后,我覺得閑不住,還是想著繼續種樹,正好有這個機會,我就回去了。」

從那開始的6年時間,也是將軍山綠化工程突飛猛進的6年,隨著政府投入加大,滴灌等新技術的不斷引進,大大提高種植成活率。樺樹、雲杉、沙棘、楊樹等樹木以及30多種花卉把將軍山裝點起來。

現在,山路、階梯在山上陸續修起來,當市民在其中散步時,仍時常可看到這位老人騎著摩托車駛在山路上,不時停在一棵樹前,細細檢查枝葉。
「這些樹不是種給我們自己的,人人都要為子孫後代留下一點財富。」回首26載植樹的歷程,63歲的徐修起希望,年輕人能繼續在荒山上植樹,把綠化工程堅持下去。

綠化隊有40多人,最讓他感到欣慰的是,跟著他學習植樹的大學生不怕吃苦,也都和這座山有深深的感情。「在山上久了,有的孩子嘴唇都乾裂了,我看了都心疼。」徐修起說。

如今,阿勒泰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7.6%,較2009年提高了5.6個百分點,給當地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阿勒泰市園林綠化管理處處長夏逢勇告訴記者,市裡近幾年雨水增多,生態改善,鳥類,野兔等都出現在山裡;環境好了,對旅遊業的促進也會慢慢顯現,幫助百姓增收。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幾年後,附近的這幾座山都能變綠。」徐修起說。「我這一輩子,也就只會種個樹。只要身體允許,我會繼續幹下去。」(完)
(2015-06-29 16:03:01)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