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若痛苦都不能教給你什麼 就真沒救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3 05: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字: 蓑依 | 配圖:網路

  來源:《這世上沒有毫無道理的橫空出世》

  「經驗是分重量級的,有些人在一件事情上得到的收益比某些人在一百件事情上得到的還要多,這也是有些人成長得特別快,而有些人,雖然經歷很多,但依然長不大的原因。

  閨蜜表白失敗,整天以淚洗面,她覺得自己蠢爆了,因為被拒絕是對方已經有了女朋友,她做好了各種和男生相處的準備,沒想到連相處的機會都沒有得到。

  她問我:「這叫失戀嗎?根本沒有戀,好嗎?都是我一廂情願啊!」

  我安慰她:「至少給你一個教訓,讓你知道下次遇到喜歡的人,先把對方的情況打聽清楚,有女朋友這種事兒都不注意,也真是夠不上心的。」

  幾個月之後,再和她聊起這件事情時,她突然問我:「你說,我這樣糟踐自己一番有什麼意義嗎?不還是沒人要嗎?」

  我看她一臉頹廢,心底喊著:「果真是個蠢丫頭!」但還是溫柔地告訴她說:「這件事對你的意義遠比告白失敗重要得多。」

  她仍然一臉稀里糊塗,和她之前遭遇過的所有痛苦一樣,在她那裡,最終留下的是一個結果,而非成長。

  閨蜜屬於很缺乏安全感的那種人,從我十幾歲認識她起,她一直偏愛大叔類型的男人,喜歡的偶像也基本都是這一款,等到二十四五歲,別人給她介紹男朋友,她是否同意見面的標準也是是不是成熟穩重的大叔。在我這個和她最親密的人心裡,她將來極有可能嫁給一個比她大五六歲的男人,因為「大叔」這個詞在她那裡,基本等同於男性魅力。

  可這次的情況完全不同,她表白的對象竟然是小她三歲的大男孩兒。我驚掉下巴地問她:「大叔的標準還在嗎?你堅定不移地保持了十幾年的原則哪裡去了?」

  她也回答不上來,只是說:「遇到他之後,就覺得是他了,其他什麼標準都沒有了。」

  於是,她鼓足勇氣,勇敢表白,雖然最後沒有什麼結果。

  她覺得,沒有結果的事情是沒有意義的,我卻認為這件事情在她整個生命中都會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因為有一個人動搖了她的原則,有一個人讓她知道,除了大叔之外,她還有其他類型的男人可以選擇,這很重要。我對大叔保持中立態度,但身為她的閨蜜,我還是願意她嫁給一個和她年齡相仿、經歷相近的年輕人。當她選擇一個男孩和她一起成長,而不是一個大叔去庇佑她時,我覺得她的內心變得更加獨立,更加自信了。認識到自己內在的變化,比從外界得到什麼重要得多。但她意識不到這些,只是覺得痛苦。

  曾經和一群朋友聊天時,我問過一個問題:「你們覺得痛苦是有意義的嗎?」

  大多數人都回答:「有意義的。」

  但當讓他們舉個例子時,呈現出來的反思卻很難和這句「有意義」相匹配。比如有個男生講他曾經一年之內三次跳槽,覺得在哪個公司裡面工作都沒有激情,和同事相處也是困難重重,這種狀態讓他一度覺得自己馬上就要得抑鬱症了,直到第四次跳槽,他來到現在的公司,突然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生活變得順暢得不得了。他自己總結說:「通過那兩年的掙扎,我得到的最重要的經驗就是:人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不管是環境還是人。也是這件事,讓我現在並不著急找對象,雖然我已經三十幾歲了,但寧缺毋濫,我相信找一百個不適合的,不如等那一個適合的。」

  聽他說這些的時候,我的後背簡直要冒冷汗。面對某些事情,人人都有反思它的權利,但相比擁有權利,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該項權利或許才是我們要著重思考的。經驗是分重量級的,有些人在一件事情上得到的收益比某些人在一百件事情上得到的還要多,這也是有些人成長得特別快,而有些人,雖然經歷很多,但依然長不大的原因。

  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反思的視角問題,也就是人是往裡、往內心看,還是往外看。這位男士的視角和我閨蜜一樣,都是往外的。當一個人把原因歸咎於外界的環境時,這種反思是沒有意義可言的。人要去左右環境,而不是被環境左右,這個關係是很微妙的,稍有不慎,就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他如果能夠從自身的性格、習慣等方面反思為什麼不能和同事很好地相處,為什麼心不能安定下來,甚至去反思為什麼連續在三個公司都會有相同的問題出現,也許要比現在優秀得多。

  當然,在那次的討論中,也有人指出「痛苦是沒有意義的」,當這個問題上升到終極的哲學命題時,或許是可以成立的,但在日常生活的層面上,在實踐的層面上,這個論斷是無效的,更不要說持這種觀點的人的論據是:為什麼我會在同一個坑裡摔倒兩次。我只想說,當你真正有效地發覺痛苦的意義時,你就會發現:即便你在同一個坑裡摔倒了兩次,但這兩次摔倒的姿勢、力度,甚至摔倒的部位都是不一樣的。人的一生肯定會不停地摔倒,但你感受到其中微妙的區別了嗎?

  人的大多數成長都是從挫折當中得來的,雖然沒有人希望受到挫折。痛苦一旦發生,我們應該在意的不是結果,而是它帶給我們的更隱秘的、有關成長的深意。這種深意的挖掘,依靠的是智慧,不想成長的人只是隨隨便便經歷一番而已,而對那些想要吸收能量的人來說,它是一個巨大的寶藏,越深挖,裡面的寶物越多,也越接近最敞亮的自己。

  倘若痛苦都不能帶給你什麼,那麼成長對你而言,也真的只是年歲增長了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1: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