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股市暴跌焉知非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6 03: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硨磲大爺 於 2016-1-6 03:16 編輯

  應該慶祝國內股市的崩盤。但這不是中國官員去年夏天股市暴跌時的本能反應,當時上證綜指(Shanghai Composite)四周跌去了近三分之一。

  那時候,北京方面對它所稱的「惡意做空」行為展開調查,並動用2000億美元資金救市。不過,平心而論,當一種辦法失效時,共產黨官員並不恥於承認這一點。

  周一上證綜指下跌近7%;後市有可能進一步下跌。但我們不太可能看到官方像2015年那樣又採取重拳干預措施。不是因為北京方面缺乏推高指數的手段,而是因為官員們開始認識到,讓過高的股市估值降下來一些是可取的。很大一部分公眾也開始認同這一點。

  中國政治中最好的時刻往往和這種突然逆轉有關。在上世紀80年代,正是認識到了40年的中央計劃帶來的只有倒退和飢荒,中國政府才放棄了蘇聯式的治理。

  此後中國推行工業發展政策,從一個貧窮落後農業國家轉變為一個製造業大國,躋身世界最大經濟體之列。這是令人驚嘆的轉變,即使這個過程消耗了大量資源,污染了環境,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低於原本可能的預期。

  然而,近年來,隨著企業債務不斷增加、經濟收益下降,這一策略也開始失效。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背負著不可持續的債務。

  大戲在2014年上演,在沒有拿出任何理論作為鋪墊——中國重大政策轉變通常都有理論作支持——的情況下,官員開始想方設法為股市推波助瀾。個中意圖是刺激經濟,同時又不給公共開支帶來巨大負擔——如果推出財政刺激方案就勢必造成這種負擔。

  這種策略的問題在於,公眾不是通過稅收,而是通過一種更隱蔽的再分配方式為這種刺激方式埋單。在投資者購買價格因官方行為而暫時抬高的股票時,這種再分配就發生了。從一開始,這項政策在道德層面就是有問題的。這項政策還會變得越來越危險,因為股票漲得越快,就可能跌得越狠。

  即使是在昨天的暴跌之後,上證綜指也比2014年末股價開始大漲之前高出40%以上。股價可能會進一步下跌。這會給投資者帶來痛苦。但至少在金融市場之外,這不一定會引起很大波瀾。

  認識到這一點以後,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改弦易轍,開始宣揚供給側改革的好處。看起來,這似乎是北京方面已經厭煩了對股市進行小修小補,轉向簡化版「里根經濟學」的一個確鑿跡象。

  新政策有兩大要素。首先是簡化繁文縟節,為企業經營提供便利。其次是讓私營行業在公共工程項目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過去,這類項目一直由以腐敗著稱的國有企業把持。

  這些想法本身是很好的。但現在政府方面顯得毫無緊迫感,即使有那麼一點兒,這些有限的措施也遠遠不夠。減稅和私有化也應該提上日程。

  儘管如此,就像中國人在他們漫長的致富道路上所發現的那樣,當你飢餓的時候,半塊麵包也比什麼都沒有強。

  本文作者張化橋 著有《Party Man, Company Man: Is China's State Capitalism Doomed?》一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3: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