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放軍三大機構成立

[複製鏈接]

167

主題

1649

帖子

149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slt 發表於 2016-1-4 10: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成立大會2015年12月31日在八一大樓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陸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授予軍旗並致訓詞,代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向同志們、向全軍部隊致以熱烈祝賀,強調要堅持以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引領,深入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據新華社電
三大機構主要領導亮相
下午4時,成立大會開始,全場高唱國歌。儀仗禮兵護衛著鮮艷軍旗,正步行進到主席台前。習近平將軍旗鄭重授予陸軍司令員李作成、政治委員劉雷,火箭軍司令員魏鳳和、政治委員王家勝,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員高津、政治委員劉福連。陸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主要領導,軍容嚴整、精神抖擻,向習近平敬禮,從習近平手中接過軍旗。全場官兵向軍旗敬禮。
授旗儀式后,習近平致訓詞。他指出,成立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戰略舉措,必將成為我軍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載入人民軍隊史冊。
陸軍加快向全域作戰型轉變
習近平強調,陸軍是黨最早建立和領導的武裝力量,歷史悠久,敢打善戰,戰功卓著,為黨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勛。陸軍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陸軍全體官兵要弘揚陸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適應信息化時代陸軍建設模式和運用方式的深刻變化,探索陸軍發展特點和規律,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戰略要求,加強頂層設計和領導管理,優化力量結構和部隊編成,加快實現區域防衛型向全域作戰型轉變,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
火箭軍是戰略威懾核心力量
習近平強調,火箭軍是我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是我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火箭軍全體官兵要把握火箭軍的職能定位和使命任務,按照核常兼備、全域懾戰的戰略要求,增強可信可靠的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加強中遠程精確打擊力量建設,增強戰略制衡能力,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火箭軍。
戰略支援部隊:新型作戰力量
習近平強調,戰略支援部隊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新型作戰力量,是我軍新質作戰能力的重要增長點。戰略支援部隊全體官兵要堅持體系融合、軍民融合,努力在關鍵領域實現跨越發展,高標準高起點推進新型作戰力量加速發展、一體發展,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戰略支援部隊。
劉雷、王家勝、劉福連分別代表陸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發言,一致表示,堅決貫徹習主席訓詞,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牢記職責使命,忠誠履職盡責,帶領部隊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 專家解讀
「更適應聯合作戰向打仗聚焦」
軍事專家趙小卓、樓耀亮、張軍社1月1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意見》中相關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
自上而下進行改革
「《意見》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闡述了這輪改革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等。」軍事專家趙小卓說。「規定要求,既明確了不同階段的任務、不同部門的職能,也有利於統一全軍官兵思想,凝聚共識。」
「從《意見》給出的時間表和步驟來看,自上而下,是本輪改革最顯著的特點。」軍事專家樓耀亮說,本輪改革是體系設計,把改革目標、任務、甚至時間表向外界公開,本身就是一種自信、透明的體現。
減少指揮層級、提升指揮效果
《意見》對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機制有著全新的表述。如,調整改革軍委機關設置,由總部制調整為多部門制;建立健全軍委、戰區兩級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構建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幹高效的戰略戰役指揮體系;重新調整划設戰區,等等。
「結構決定功能。這些全新的表述體現著軍隊體制機制的根本性變化,而這一系列變化共同指向一個方向:更加適應聯合作戰發展需求,向打仗聚焦。」趙小卓說,比如,建立健全軍委、戰區兩級聯合作戰指揮體制,就是減少了指揮層級、提升了指揮效果。專司主營,體現的就是將行政管理建設與指揮相對分離,使部隊建設更加正規、指揮決策更加科學高效。
提高軍隊的建設效益
如何不斷提高軍隊的建設效益,是這輪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建立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系和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這樣的調整進一步加強了軍委集中統一領導,使軍委可以根據國家和軍隊建設發展目標,集中精力,加強戰略謀划、戰略指揮、戰略管理。」趙小卓說。
正式成立陸軍領導機構。「陸軍包括裝甲、防化、陸航等多種專業技術兵種,專業化要求高。」張軍社說,成立陸軍領導機構,既有利於陸軍進一步加強專業化發展,又有利於聯合作戰效能的提高。
構建與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相適應,統分結合、通專兩線的後勤保障體制。
構建由軍委裝備部門集中統管、軍種具體建管、戰區聯合運用的體制架構,裝備發展建設實行軍委裝備部門—軍種裝備部門體制,裝備管理保障實行軍委裝備部門—軍種裝備部門—部隊保障部門體制。
「透過這些內容不難看出,改革通過剝離具體管理職能,調整歸併同類相近職能,減少領導層級,使指揮、建設、管理、監督四條鏈路更加清晰,決策、規劃、執行、評估職能配置更加科學、合理,軍隊戰略管理和建設效益不斷提升。」趙小卓說。
強化了法治建設
全面貫徹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方針,改進治軍方式是這輪改革的重點之一。《意見》對軍隊法治化建設提出明確的要求,健全軍事法規制度體系和軍事法律顧問制度,改革軍事司法體制機制,創新紀檢監察體制和巡視制度等。
在不久前召開的軍委改革工作會議上,明確組建軍委紀委、軍委政法委、軍委審計署,並對三個部門的設立進行了具體部署。
如,軍委紀委向軍委機關部門和戰區分別派出紀檢組;軍委審計署全部實行派駐審計;軍委政法委按區域設置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
「這些新機構的設立以及《意見》中的具體論述進一步強化了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構建起一個形成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法治體系,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趙小卓說。
2020年前軍改目標時間表
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准,中央軍委近日印發了《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以下是《意見》摘要。
基本原則
堅持正確政治方向
堅持向打仗聚焦
堅持創新驅動
堅持體系設計
堅持法治思維
堅持積極穩妥
總體目標
●2016年組織實施軍隊規模結構和作戰力量體系、院校、武警部隊改革,基本完成階段性改革任務。
●2017年至2020年對相關領域改革作進一步調整、優化和完善,持續推進各領域改革。政策制度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改革,成熟一項推進一項。
●2020年前在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優化規模結構、完善政策制度、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
主要任務
《意見》明確了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軍隊規模結構、部隊編成、新型軍事人才培養、政策制度、軍民融合發展、武裝警察部隊指揮管理體制和力量結構、軍事法治體系等方面的主要任務。
領導管理體制
調整改革軍委機關設置,由總部制調整為多部門制。軍委機關下放代行的軍種建設職能,剝離具體管理職能,調整歸併同類相近職能,減少領導層級,精簡編製員額和直屬單位。
聯合作戰指揮體制
適應一體化聯合作戰指揮要求,建立健全軍委、戰區兩級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構建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幹高效的戰略戰役指揮體系。重新調整划設戰區。
軍隊規模結構
裁減軍隊現役員額30萬,軍隊規模由230萬逐步減至200萬。優化軍種比例,減少非戰鬥機構和人員。壓減軍官崗位。優化武器裝備規模結構,減少裝備型號種類,淘汰老舊裝備,發展新型裝備。
軍事法治體系
從突擊式、運動式抓工作的方式向按條令條例辦事的根本性轉變。改革軍事司法體制機制,創新紀檢監察體制和巡視制度,完善審計體制機制全面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
據新華社

180

主題

905

帖子

210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00
沙發
wowin 發表於 2016-1-4 15:52 | 只看該作者
習總書記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7

主題

1649

帖子

149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96
3
 樓主| cslt 發表於 2016-1-4 15:52 | 只看該作者
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7

主題

838

帖子

2024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24
4
shanbei 發表於 2016-1-4 15:53 | 只看該作者
相信在習總的帶領下,中國必定要繁榮富強,更加強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5: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