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家發現34億年前微生物化石 當時還沒臭氧層

[複製鏈接]

781

主題

1119

帖子

517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7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5-12-31 10:33: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王惜夢

核心提示:有趣的是,研究人員還指出,最早出現生命體時的地球與現在的火星非常相似。此項新發現或將為人類在火星上尋找生命體的科學探索提供一些啟示。

參考消息網12月31日報道 西媒稱,德國和瑞士科學家找到了地球34.3億年前存在微生物生命體的證據。這些躲在地下洞穴中的微生物成功躲避了紫外線的過度照射。此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美國《地質學》月刊上。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2月28日報道稱,科學家在研究報告中詳細陳述了這些細胞化石所在的位置、研究人員所用的檢測技術以及此項新發現的重要性。

科學家認為,地球從距今40億至35億年的太古宙時期開始就存在生命。當時地球還沒有臭氧層,無法過濾掉大部分紫外線,而且大氣層中也沒有用於呼吸的氧氣。這就意味著,這些微生物為了繁衍生息不得不尋找一個遮蔽之所。研究人員認為,它們成功地找到了「避難天堂」。

這些微生物的化石是在南非巴伯頓的綠岩帶發現的。古微生物在潮汐過後留下的沉澱物中找到可以藏身的洞穴,而這些洞穴是由氣泡形成的。這些細胞化石可以追溯到32億年前,位於一個微生物席之下。科學家認為,這個微生物席是在火山活動的作用下被推到地表的。

研究小組利用顯微拉曼光譜儀多次進行測試,結果發現這些微生物外形細長,而且和很多現代細菌一樣,以成串的方式生長。

科學家還指出,這些微生物的形狀相當統一,能夠控制自己的直徑和長度。這些細胞化石的年齡比過去在生存環境當中發現的任何化石都要大5億歲,最年長的大約有34.3億歲。這就意味著,早在34.3億年前,地球上就有微生物生命體存在。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還指出,最早出現生命體時的地球與現在的火星非常相似。此項新發現或將為人類在火星上尋找生命體的科學探索提供一些啟示。

781

主題

1119

帖子

517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74
沙發
 樓主| 紅遍大地 發表於 2015-12-31 23: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紅遍大地 於 2015-12-31 23:21 編輯

【延伸閱讀】美國宇航局公布地球火星同現夜空罕見畫面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華盛頓的美國宇航局公布了一張火星和地球在同一個畫面里的圖片(如圖,火星用紅線圈出)。該圖是由「月球勘測軌道器」拍攝的。位於月球軌道里的這艘飛船通常會給月球表面拍照。但是此時它瞄準了地球,用來拍攝這張十分罕見的照片。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在這張圖片里,地球相距飛船大約23.41萬英里(約合37.67萬公里)。火星相距它7000萬英里(約合1.13億公里),比地球距離飛船遠300倍。這些圖片是用美國宇航局的飛船「月球勘測軌道器」上的每個相機拍攝的許多像素組成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

主題

1119

帖子

517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74
3
 樓主| 紅遍大地 發表於 2015-12-31 23: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紅遍大地 於 2015-12-31 23:23 編輯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月球勘測軌道器」(如圖所示)2009年6月搭載著7組儀器進入月球軌道,用來拍攝這個地球衛星的表面、探測它的放射環境、研究水和重要的礦物資源,並收集與月球有關的地質線索。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8月,天文愛好者有幸觀賞到土星成為月球的照片炸彈的罕見畫面,此時這顆帶環的行星出現在我們的這顆天然衛星的後面(如圖所示)。在澳大利亞西部地區,藉助裸眼就能看到土星被月球遮擋住,稍後又出現在它的另一側的畫面。
(2014-10-17 16:19:00)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

主題

1119

帖子

517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74
4
 樓主| 紅遍大地 發表於 2015-12-31 23:24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外媒:美國航天局擔心地球細菌「殖民」火星
參考消息網5月6日報道 據外媒報道,美國航天局(NASA)科學家發表的一份新研究報告稱,來自地球的生存能力極強的小小微生物可能會搭宇宙飛船的便車,到火星表面「殖民」,並且讓科學家誤以為它們是外星生物。
《印度教徒報》網站5月4日報道援引科研人員說法稱,這些細菌可能會污染火星等天體,從而使科研人員難以確定某種生命形式是否真的起源於那個天體。
科研人員表示:「在電影里,人類常常害怕來自火星的侵略者。但是現在,科學家更擔心的是以地球微生物的形式前往火星的侵略者。」
報道稱,最近發表的三篇科研論文利用國際空間站的研究,考察了行星間有機體交流的風險。
尤其令人擔心的是產孢子細菌,因為孢子能經受住某些消毒程序,而且最有可能在嚴酷的太空或行星表面環境存活。
短小芽孢桿菌SAFR-032形成的孢子,已表現出對宇宙飛船消毒技術極強的抵抗力,這些技術包括紫外線消毒和過氧化物消毒。
報道稱,科研人員讓這種微生物暴露在一種模擬火星環境中,標準的孢子只能在這種環境中存活30秒,結果這種微生物存活了30分鐘。
這些存活下來的孢子中有較多抗紫外輻射的蛋白質。而且事實上,當這些孢子復原並被重新置於地球環境中時,它們表現出了比原來更強的抗紫外輻射能力。
(2014-05-06 10:26:00)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3: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