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在美國投資動產:1萬美元如何5年變10萬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5-12-31 06: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就在前不久,在賬面盈利達到10萬美元后,在美國從事股指期貨交易的華裔李明(化名)將盈利變現,並支付首付在紐約買了套房子,李明說,他實在受不了這種高壓的數字遊戲,交易時經常失眠,盈利后及時退出不失為一種聰明的做法。

包括股指期貨在內的期權和期貨交易、退休金理財計劃(401K)、企業債、銀行券,以及外匯交易等,構成了美國人動產投資的主要內容。而隨著中國對外投資近年來的力度加大,實業投資外,去美國作動產投資也成為中國人的選擇。

據美國諮詢機構Rhodium Group今年1月公布的研究結果,2013年中國在美國投資翻番至140億美元,而在去年12月的「中國企業領袖年會(2013年)」上,三葉集團行政總裁鄭禮明表示,未來8年,將有2萬億美元投資到美國。

美國動產投資具體有哪些內容?又有什麼值得投資美國的中國人借鑒?《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對美國動產投資做了梳理,相比於動產投資較為狹窄的中國,大多數美國家庭將動產投資作為重要課題,而美國金融市場相對成熟,投資渠道的多樣化,也讓投資者在面臨諸多選擇的同時,儘可能地控制風險,實現收益最大化。

低風險投資受青睞

一般而言,大多數美國人的退休金來自401K,也就是退休金理財計劃。專業的理財師也多會建議,投資的基礎在於先放滿401K的最大投資上限,之後進行各類投資,從而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以及適當的風險控制。

由於投入401K的錢原則上在退休前不能取出,如要強行提早取出需繳納罰款,因此在不急用錢的情況下,很少有人會提前兌現,這部分資金當然也不能閑置,它可以在不提現的前提下存入特定賬戶中,從事各類投資。

它可以買賣股票、購買債券抑或是交給商業投資者理財,或放到共同基金、買外匯、買期權等等。一般年收入在10多萬美元的中產家庭,經過幾十年的理財投資,退休后都可以從401K中取出上百萬美元的退休金。而低風險投資更受美國家庭青睞,比如涵蓋優短期企業債、銀行券等固定收益投資。

華爾街某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黃曉舟對本報記者說,美國的企業債跟中國不同,在中國,企業直接向銀行申請貸款,風險由銀行承擔,所以銀行在放貸時會慎之又慎。而美國的企業是直接向社會發行債券,募集資金,銀行充當中介作用,最多收點發行費,不直接承擔風險,風險則直接由購買債券的投資人承擔,企業一旦破產,企業會變賣資產,優先賠付債權人,之後再對股權人進行賠付,因此,債權人的風險還是小於股東,當然收益率也相對低。

銀行券,指銀行發行的,用以代替商業票據的銀行票據,作為一種避免現金交易繁瑣的信用貨幣,它在美國各個機構之間交易時,使用得非常頻繁。

而作為短期資金市場的貨幣市場,則一般包括銀行短期信貸、短期證券和貼現。銀行短期信貸是指國際銀行同業間的拆放,以及銀行對企業提供短期信貸資金,而拆放期則長短不一,最短為日拆,通常多為1周、1個月、3個月和半年,最長也不超過1年。短期證券則包括國債、可轉讓存款證明、商業票據和銀行承兌票據。而貼現指對未到期票據,通過貼現方式進行資金融通。

保險產品亦可理財

在美國,保險類產品不僅能夠提供各類人們普遍認知意義上的保險產品,在家庭遭遇不幸時獲得免收入稅的賠償,且各類保險產品還可以參與家庭理財。而購買這種保險類的理財產品通常都是些拖家帶口的已婚人士,為家人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財務顧問向本報記者介紹了幾種常見的保險理財工具。

第一種為「死亡賠償」,它是一種根據受保人的年齡和健康狀況推算出每年的保費,在保險期內,保費不變,若受保人死亡,受益人便可以獲得一筆死亡賠償金,且賠償金是免稅的。此類保險通常被用作遺產規劃,一些高資產人士擔心死亡后,子女付不起高額的遺產稅,便在生前購買此類保險,免稅的高額保險在受保人死亡后,會直接以支票形式寄給子女,讓其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遺產稅。

第二種則是「期限保險」,類似於「死亡賠償」,但它有一定的保險期限,通常為30年,根據投保人的年齡、健康和生活習慣制定保費,如果投保人在30年期限內死亡,也可以獲得一筆免除收入稅的死亡賠償。

第三種,「指數型萬能人壽保險」,類似於保底的理財產品,投保人每月交付固定的管理費用的基礎上,每月固定投入數百至數千美元不等的金額用於理財,投入的資金較靈活,根據投保人年齡不同,都有不同的投入金額限制,由於其盈利所得無需繳稅,也不影響孩子申請經濟補助,美國國稅局會對其連續11年所投入資金有最大限額,當然,保險公司也會有相應最小投資金額的限制,它的收益至少保底,一些產品的最大收益可達12%,平均收益率在7.9%左右。

此外,還有一種廣義的流行保險產品,「變額年金保險」,它隨著投資績效好壞而變動,而變額年金保險的投資周期一般在10年以上。

期權和期貨交易活躍

「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對於美國股民而言,同樣適用,而除了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大起大落中玩心跳,美國的普通百姓還可以從事股指期貨交易和期權交易。

李明10年前來到美國,5年前拿到博士學位,抱著快速致富的想法,開始做期貨交易,他手握1萬美元現金沖入了這場較高風險交易。他白天上班,業餘時間則全部撲到了大盤走勢和交易中,按照他的說法,每天都在戰戰兢兢中度日,當他賬面的盈利達到10萬美元時,交了新買房子的首付,他就再也不做了。

除了期貨交易,股票的期權交易在美國也非常活躍,它的交易場所主要集中在納斯達克、紐約證券交易所和芝加哥的期權交易所。機構操作起期權交易輕車熟路自不用說,普通百姓可以通過券商購買。

舉個例子,某投資人看漲蘋果股票,又沒有足夠的現金去購買蘋果的股票,他就可以以購入期權方式掙錢,該投資者以每股1美元的價格購買200股蘋果的期權,合約約定投資者可在半年後以240美元/股購入200股蘋果股票。

半年後,如果蘋果股價漲到了250美元/股,買方投資人就每股掙了10美元,200股就是2000美元,再扣去購買期權所花的200美元,凈利潤1800美元。如果半年後,蘋果股價並沒有漲到240美元,該投資人就損失了當初購買期權的200美元。

對投資者而言,這種投資方式的優點可以合理控制風險,利用槓桿原理擴大收益,但當股價沒有達到預期時,又可以及時止損,扔掉的只是購買期權的成本,從風險控制來看,期權交易比股指期貨交易更安全,風險可控性更好而受到許多美國投資人的追捧。

高風險的外匯交易

在美國,無論是專業機構還是普通投資人,外匯交易的參與度也非常高,它的收益主要取決於匯率波動,是一種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方式。美國外匯市場,由於幣種的多樣化,加之美元可以直接參與交易也給普通美國百姓降低了准入門檻。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華爾街交易員對本報記者說,炒外匯玩的是心跳,大起大落遠甚於股市,既可能出現寶馬進、自行車出的窘境,也有著自行車進、寶馬出的誘惑。

進行外匯交易時,一般會對兩種外匯進行操作,一個看漲,一個看跌,最後根據預測結果決定盈虧,上述交易員解釋道,如果他在交易時,看漲日元,看跌英鎊,結果日元漲了3倍,英鎊漲了2倍,那綜合結果還是微賺,但若日元漲3倍,英鎊漲4倍,那就開始虧錢了。


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外匯交易監管相對寬鬆,使得外匯交易量和風險遠大於股市,槓桿效應巨大,因此交易時,猶如置身賭場,它既能讓你一夜暴富,也能讓富翁一夜赤貧。

在投資股票時,一般的投資者在錢不夠時,可以向券商借貸不超過其所持有股票的市值的現金,通常在大勢看好時,可以向券商借到相當於現持有股票市值25%至50%的錢,用來空手套白狼。

當然,這錢也不是白借的,若股市大漲套現后,須向券商奉上高額利息另附帶本金,當股市大跌時,券商也會強制讓投資者拋售現有股票,用以還清債務,而在炒外匯時,券商甚至可以借給投資人現持有外匯市值的200%到300%甚至更多的錢去炒外匯,其中蘊藏的風險和機遇可見一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9: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