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冷戰時美對蘇核打擊計劃目標曾含北京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5-12-28 00:50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美國之音中文網

美國國家檔案館新近公布的文件顯示,美國在冷戰高峰的1956年制定的核打擊目標包括蘇聯、東歐國家和中國1千2百個城市的軍事和工業地點,甚至包括文件中標為「人口」的居民區。其中也包括北京。

《紐約時報》星期二披露了這份原絕密文件的內容。這份長達800頁的文件標題為《1959年原子武器需求研究報告》,是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SAC)於1956年6月制訂的,目的是確定如果在1956年後的未來三年冷戰變成熱戰需要用原子武器摧毀的目標。

這些目標有空軍設備、工業設施、政府大樓,甚至還有標為「人口」的城市。這些要被摧毀的設施被稱為爆炸點(DGZ)。

莫斯科及聖彼得堡(原稱列寧格勒)分別列為頭號及二號目標,各有179個和145個爆炸點。

中國不管是否參戰,都被列為蘇聯集團成員。中國的軍用機場和城市被列為轟炸目標,其中包括北京。在「系統性摧毀」名單上,北京是排名第13的目標城市,有23個轟炸目標,其中包括兩個空軍指揮中心、兩個空軍倉庫,以及一個「人 口」目標。這意味著,如果真的爆發戰爭, 美軍在戰爭初期就會用核武器打擊這些目標。

這份文件的重點是打擊蘇聯的空軍轟炸能力。名單上有1千1百個軍用機場,瞄準每個機場的是170萬噸到900萬噸當量的核彈。首先要打擊的兩個機場在今天的白俄羅斯,因為蘇聯飛機可以從那裡起飛去轟炸北約國家。分佈在東歐各地的這些機場是首要攻擊目標,是因為當時飛機是蘇聯對美國發動核反擊的唯一手段。後來隨著雙方研製出洲際彈道導彈和核潛艇,這些目標就不那麼重要了。

當年美國軍方力圖在蘇聯周圍建設轟炸機基地包圍圈,一旦戰爭爆發,就可以執行「一路走一路炸」的策略,在前去轟炸大城市的途中摧毀沿途的一切打擊目標。

當時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努力推動製造當量為6千萬噸的核彈,認為這樣才有足夠的威懾作用。1945年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小男孩兒」原子彈只有一萬多噸,當量6千萬噸的核彈相當於「小男孩兒」的4千2百倍。

1959年,美國的核彈爆炸總當量已經達到了200億噸,遠遠超出上述密件所建議的 「威懾」量。總統艾森豪威爾力推減少核武,在之後的一兩年裡把核武器當量減少了一半。核武器歷史學家沃勒斯坦說,「他覺得這將導致人類毀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3: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