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為一個面試視頻,19歲的燕曉亮可能無法進入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全美排名靠前的機械工程專業。滿分分別為120和2400的托福(TOEFL)和SAT,他考了108和2040,高中也是成都一所不知名的國際學校。在他看來,這遠無法讓他在高分眾多的中國申請人中脫穎而出。但是他根據喬治亞理工學院新推薦的一項考核項目,在家鄉錄下的一段面試視頻,讓遠在亞特蘭大喬治亞理工學院的招生官印象深刻。在這段長約15分鐘的視頻中,燕曉亮用流利的英語回答面試官的提問,闡述了自己對中國環境問題的理解和想要研發電動汽車的夢想。
同樣地,32歲的北京公務員許宏偉堅信,讓他能夠在今年秋天走入著名的康奈爾大學公共事務學院(Cornell Institute for Public Affairs)的,也是一段面試視頻。工作多年的他在托福和研究生入學考試(GRE)上拼不過在校的學生,在同質化的完美申請材料中也無法體現他經驗上的優勢,但是在北京錄下的面試視頻中,他告訴面試官他為北京市政府提供產業政策建議的經歷和他對足球的興趣,「我覺得這給了我一個展示自己優勢的機會。」
用於審核留學申請的第三方面試始於中國,已推廣至其他國家,但還是中國驅動著第三方面試服務的快速增長。近幾年,申請美國學校的中國人大幅增長。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數據顯示,2009-2010學年,中國第一次超越印度成為美國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國,有12.7萬中國學生在美國高校就讀。而在2014-2015學年,美國高校的中國學生超過30萬。第三方面試機構的負責人稱,作為中國留學生第一目的地的美國學校收到越來越多看似優秀的中國申請材料,無法甄別。於是幾家美國學校開始採用第三方面試服務,用這種標準化面試來考察申請人,或補充校友面試在數量上和地域覆蓋上的不足。
此外,有的高中、大學遭遇過材料做假,或者分數完美卻無法參與課堂討論的學生,希望增加第三方面試來考察申請人的英語水平、溝通能力以及課堂內外的表現。全美大學入學諮詢人員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簡稱NACAC)前主席、大學招生顧問吉姆·米勒(Jim Miller)說,一些國際學生,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國際學生,他們的一些證書不一定能準確反映其智力水平或溝通技巧,「這一點是廣為人知的。一些是中介或學生做假的結果,另一些則是由於,任何一個評估手段都不能完全揭示學生所做的準備,以及是否能夠應付大學。」
喬治亞理工學院從2012年開始將第三方面試納入對國際學生英語水平的考量,在其本科招生頁面上寫明,為證明語言能力,鼓勵申請人與一個第三方機構進行脫稿面試並提交託福或雅思(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簡稱IELTS)成績。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應對申請的激增,克拉克通過郵件表示,「2007年有33名中國學生申請,到2011年有1149名」。與此同時,「我們也確實發現了在一些申請中,申請材料和證明材料存在不一致,申請人或中介造假。」
馬薩諸塞州的私立女子學院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招生部的高級副主任凱倫·克里斯托弗(Karen Kristof)在郵件里說,申請人如果無法赴馬塞諸塞進行面試,她可以與居住在附近的校友面試,但在申請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校友常常無法應對大量的面試要求,學校就會推薦學生進行第三方面試。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招生部高級副主任所羅門·K·伊諾斯(Solomon K. Enos)通過郵件表示,杜克大學對中國申請人採用第三方面試,也是用來補充校友面試,「相比我們大量的中國申請人,我們在中國的校友太少了。」
目前在中國大陸主要有初鑒(InitialView)和維立克(Vericant,代表:「verify your applicant」,核實你的申請人)兩家機構提供此種服務,都位於北京(本來還有美國國際教育交流協會[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Exchange,縮寫CIEE]但CIEE今年宣布暫停服務)。維立克的網站上寫著這樣的話:「面對大量的中國申請人,掌握主動」,初鑒的網站上則寫著,「錄像不會說謊」。
今年,由於申請人數多,喬治亞理工學院請了包括燕曉亮和一位印度裔學生來幫助看第三方面試視頻,從英語語言能力和與本校的匹配性上來打兩個分,每一項滿分五分。其中匹配度的五分標準包括了:「在面試中表現出超強的領導力、熱情、以及學術水平,你能感覺到他/她將是下一個Blake Ragsdale Van Leer(布拉克·拉格斯代爾·范里爾,喬治亞理工學院前校長)或Wayne Clough(韋恩·克拉夫,喬治亞理工學院名譽校長)」、「參與創建學生組織並擔任領導職位的能力」。而語言五分的標準則包括了「表現出極強的溝通能力」、「達到/接近母語的語言水平」。燕曉亮說,「如果一個學生能有非常流利的語言,而且能通過這樣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個人特徵,這時候才會到達五(分),所以五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正值申請高峰,燕曉亮除了準備期末考試、參加一個研發電動賽車的社團和兄弟團(fraternity)活動,他需要在每周10小時的工作時間內看七八十個面試視頻。由於工作量大,對於每段15分鐘左右的視頻,他最多只能看一半。他說最近令他印象深刻面試中有一位來自上海的高三女生,在面試快要結束時,問她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時候,突然說了一句「I like elephants」(我喜歡大象),「讓我非常出乎意料,然後她講到了為什麼喜歡大象,希望做一個像大象一樣的人,以及原因,非常新奇、有創意,於是我給了她五和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