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伊拉克總理訪華,美國怎麼想?

[複製鏈接]

26

主題

45

帖子

23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bnormal 發表於 2015-12-26 09: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東地區很不太平。除了IS(伊斯蘭國)肆虐,還有美歐和俄羅斯以及中東遜尼派和什葉派圍繞敘利亞的爭奪戰。尤其是,土耳其近日以訓練伊拉克地方反恐武裝的名義,一支小型裝甲部隊進入伊拉克境內,更使海灣地區的局勢變得複雜。伊拉克問題也浮上檯面,成為中東亂局的另一焦點。
作為美國布希時代反恐戰爭的成果,伊拉克政府並不令美國政府滿意。因為薩達姆政權倒台後,伊拉克政局動蕩,美國屬意的民選政府並未按照美國的「民主路徑」前行,什葉派分得了更多的權力蛋糕,而且伊朗對伊拉克的影響增強。可以說,美國主導的伊拉克戰爭,不僅沒有實現美國的「大中東計劃」,反而導致了中東局勢的紊亂。無論敘利亞問題,還是IS逆勢而起,其實都是小布希時代的伊拉克戰爭惹的禍。而奧巴馬的中東回撤戰略,則使中東亂局更加混亂。
土耳其入侵伊拉克,國際社會奉勸土耳其撤軍無果。美國總統奧巴馬施壓之下,土耳其才不得不撤軍。此舉雖然凸顯美國在中東絕對的影響力,但也造成了負面效果。在土耳其和伊拉克之間,美國更信任前者,不僅因為土耳其和美國同屬於北約成員,而且在中東反恐戰爭中,美國需要借用土耳其的空軍基地。現任阿巴迪政府的什葉派特徵,則讓美國對伊拉克充滿不信任。
從反擊IS到土耳其入侵,伊拉克政府也呈現出漸趨多元的外交政策。既不僅僅依靠美國——雙方曾經因為IS崛起而相互埋怨,伊拉克和伊朗及俄羅斯的關係也在改善。在此情勢下,伊拉克、敘利亞和打擊IS其實折射了中東地區普遍性的博弈難題——美歐和遜尼派國家與俄羅斯和什葉派國家的較量。
伊拉克現在作出了新選擇,提升和中國的戰略關係。12月22日-23日,伊拉克總理阿巴迪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分別會見了阿巴迪,中伊兩國決定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阿巴迪此時訪華,讓國際社會頗多解讀。對伊拉克而言,這個動亂的中東大國,和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意味深長。分析家們可以解讀為伊拉克對美關係的失望性調整。美國中東戰略回撤已是不可避免,而且由於伊拉克政府由什葉派主導,美伊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加之中東反恐的多邊博弈和拉鋸,靠美國反恐也不靠譜。打擊IS,伊拉克越來越傾向於在美國之外,同時借力俄羅斯和伊朗。多邊選擇下的利益外交,成為伊拉克現政府的不二選擇。土耳其入侵事件的影響,對伊拉克更是不小的刺激。如何恢復曾經的中東大國地位,也成為伊拉克政府的現實使命。
簡言之,一方面是要反恐,實現國家和平和穩定,而且要維護國家主權統一、獨立。另一方面,伊拉克還須將國家重建提上重要日程。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又是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更要者,中國在推展「一帶一路」戰略,伊拉克是重要的節點國家。既要利用中國的政治影響力,實現伊拉克國內和平;又要利用中國的資本和產能項目,恢復國家重建。這是伊拉克政府對華關係的主軸。
對中國而言,對於中東的地緣政治博弈不感興趣。哪怕是對明確和中國為敵的IS,中國也選擇了不直接參與軍事打擊的策略。和中東國家,中國向來堅持和平友好和互不干涉內政的外交政策。但是,中東地區是中國能源主供地,攸關中國能源安全。而且,「一帶一路」戰略,中東地區也是中國布局的重點。實現該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發展,符合中國的根本利益。
當然,分析家們的其他聯想性邏輯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譬如,隨著中國國力強大,即使中國不願介入中東地緣政治博弈,也會被當事國拉入其中。譬如,敘利亞的巴沙爾政權在西方國家和遜尼派國家的壓逼下,也希望中國在聯合國內給予其相應支持。再如土耳其軍隊進入伊拉克,伊拉克也請求中國從中斡旋,使土耳其撤軍等等。更有分析家認為,中國介入中東事物,可以緩解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對中國的壓力等等。
作為全球大國的中國,國際道義、責任和利益因素,決定了中國必須與時俱進地調整本國外交政策。但就現實而言,中伊關係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並不意味著中國中東戰略的調整。畢竟,趟中東地緣政治亂局的渾水,不符合中國的核心利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7: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