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積極穩妥去產能

[複製鏈接]

334

主題

334

帖子

210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0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ook123 發表於 2015-12-24 09: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開欄的話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對明年經濟工作全面部署的重要會議,也是對推進結構性改革進行重點部署的一次重要會 議。會議認為,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結構性改革任務十分繁重,戰略上要堅持穩中求進、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戰術上要抓住關鍵點,主要是抓好去產能、去庫 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本報從今日起,就如何推進結構性改革進行系列解讀。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1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下降0.5%,同比下降5.9%。1—11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 比下降5.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已連續45個月負增長,這背後,是產能過剩形勢已非常嚴峻。」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說。
  工信部副部長馮飛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也曾表示,目前有很多行業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包括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行業。
  產能過剩制約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產能過剩,最直接的危害是帶累企業利潤率下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降幅比1—9月份擴 大0.3個百分點。其中產能過剩行業利潤下降明顯。例如,10月份,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實現利潤69.6億元,同比減少63.4億元。
  「產能過剩使得市場供需失衡、產品價格持續回落,整個行業利潤難以保證,好企業的效益和創新能力也受到很大制約,最終影響整個行業競爭力的提升。」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說。
  產能過剩企業還佔據了大量資源,使得人力、資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約了經濟發展。「尤其是金融資源。」劉元春說,「一些過剩行業中,效率低、負 債高的企業佔用了大量信貸資源,而銀行擔心信貸風險還不得不給予續貸和更多支持,形成了『吸金黑洞』,導致行業內一些效率高、負債率低的企業卻得不到應有 的金融支持。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難以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更糟糕的是,在部分過剩行業,一些企業為了攤薄單位產品成本、維持生產經營,甚至繼續擴大生產,進一步加劇了產能過剩局面。產能嚴重過剩已成為中國制 造業乃至國民經濟面臨的最大困難之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經濟發展特別是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第一個就是去產能。
  面臨人員安置、債務關係處置等多方面難題
  然而,去產能絕非易事。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經歷一段時間高速發展后,往往會遇到產能過剩問題。從國際經驗看,化解產能過剩不可能一蹴而就。
  「化解產能過剩是一場難打的硬仗。」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所副所長崔民選說,一方面,產能過剩企業多有大量負債,有些企業債權債務關係非常複雜。企業既 有對銀行的負債,也有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應付賬款,以及企業之間的擔保,等等。這些錯綜複雜的「三角債」給企業兼并重組和破產清算都帶來很大難度,處理不好 還會造成連鎖反應。
  另一方面,產能過剩產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就業人數眾多。「淘汰落後產能、消滅殭屍企業,都涉及大量職工轉崗安置的問題,處理不好容易造成企業內部和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崔民選說,「而且,從短期看,去產能可能還會給地方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帶來下行壓力。」
  另外,化解產能過剩還是一項技術活兒,宏觀調控之手如果幹預不當,也會「錯殺」好企業。比如,有些行業屬於結構性過剩,即「低端過剩、高端不足」,這 類過剩行業中也有產品市場需求旺盛的好企業,如果一刀切式地用「限貸」「斷糧」的辦法推動化解產能過剩,反而會影響產業轉型升級。
  為經濟提質增效打下堅實基礎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
  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就要儘可能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去產能也可以是『立』,即通過併購重組重塑企業活力。」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 說,在去產能的過程中,要把增強企業活力放在突出位置,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完善商業法制,切實發揮企業家的重要作用,著力營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市場 環境。
  當然,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還要淘汰落後產能,優化產業結構。「積極穩妥推進企業優勝劣汰,淘汰落後產能是我國經濟提質增效的一個關鍵點。」劉元春說。這方面,「十二五」期間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不僅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既定的目標,同時還完成了追加目標。
  關停環保不達標企業,以及沒有市場前景的「殭屍企業」也很重要。劉元春說,這方面要注意按照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依法處置的辦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體系,因地制宜、分類有序處置,妥善做好企業兼并重組、破產清算等工作。
  馮飛說,「殭屍企業」處置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資產處置,二是人員安置。資產處置要更多地採用市場的辦法,比如支持商業銀行對不良貸款、呆壞賬加 快處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按照市場化原則參與處理破產重組和退出企業的債權債務。人員的安置,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中央和地方兩級政府要建立社會的保底政 策,主要是要完善下崗分流人員的安置政策,使得失業人員能夠順利地轉崗,包括培訓其技能。
  在大力增壓縮存量的同時,還要嚴格控制增量。「嚴格控制增量既包括防止產能過剩行業繼續擴張產能,也包括要防止新的行業出現產能過剩。」 劉元春說。
  化解過剩產能雖然不易,但只要有耐心、有決心,一定可以加快去產能的進程。劉元春說:「只要上述政策得到有效落實,我國去產能的進程一定可以加速。去產能的推進和市場空間的釋放,將為我國經濟提質增效打下堅實基礎。」
  《人民日報》( 2015年12月23日 02 版)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劉德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23: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