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路主權」的國際背景與中國特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5-12-24 03: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亞非發展交流協會理事 曹辛

  

  上周,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浙江烏鎮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強調「網路主權」概念時,他一定已經知道了這樣一件事:

  本月11日,某大國駐北京大使館邀請歐盟、德國、法國和日本駐華大使在北京開會,就幾天後召開的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相關情況進行交流。會上該國代表表示:中國政府特別重視這次會議,提前通過很多渠道傳達了對各國政府代表團參加(會議)的願望。據筆者了解,該大國在會上表明了自己「不參加會議」的立場,並就這一立場在會上與其他國家進行了「交流」。

  最後的結果是,除韓國外,發達國家政府代表全部缺席烏鎮大會,甚至這些國家的那些真正世界級的網際網路大佬也很少有人去參會,並且看不到任何妥協、折中的處理方式。

  烏鎮大會前的這次小會,很好地折射出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外部環境;尤其是聯想起幾年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把網際網路和美國外交綁捆在一起的「網際網路自由戰略」的兩次演講,這種外部環境就更讓中國政府和官方感到緊張。

  在2010年的第一次演說中,希拉里強調:網路自由不受國家主權約束,除涉及拉登之流的恐怖主義信息外,其它資訊的自由流動都應該大力倡導。而在2012年的第二次演說中,她將「維基解密」披露美國政府秘密文件的行為是稱為「錯誤」,是美國國家利益的「風險和挑戰」。至於以後的「斯諾登事件」,則完全被美國政府界定為「叛國」了。而與之性質類似的、當年感動世界的《華盛頓郵報》公布五角大樓越南戰爭秘密文件的行為,並沒有被美國政府界定為「叛國」。世界在變,美國也在變。

  在新的時代,美國政府以自己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國的「網路主權」觀提供了外部依據。美國官方對網際網路自由的態度可以被解讀為:網際網路自由是以國家利益作為基點的,並沒有跨越國界的完全獨立客觀的網際網路自由標準。在此基礎上,中國官方進一步提出,網際網路也有主權的。當然,至於這個國家利益是否是民眾的利益、有無侵犯民眾隱私和知情權,那是需要討論的另一個問題了。

  在一個沒有「新聞信息法」的國家,上述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中國網際網路的功用和價值:商家賺錢工具、個人生活助手、有限的信息溝通和社交平台、以及輿情來源。這一點,我們從烏鎮大會上可以清楚看到。

  這次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除了宣示中國「網路主權」觀外,實際上是一次生意大會。

  「物流網智庫」對這次大會評論說:雖然名叫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但是各個論壇上大佬們津津樂道的關鍵詞卻是:連接、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

  該智庫還列舉了烏鎮會議上大佬們的重要言論——周鴻禕說:物聯網時代更適合初級創業者;約翰·霍夫曼說:萬物互聯,移動領航;王建亞說:物聯網要有全球統一的標準。該智庫最後的結論是:雖然叫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但是這些大佬紛紛把眼光瞄準了物聯網。

  新浪CEO曹國偉在網際網路大會上發出了這樣的豪言壯語:「追隨國外巨頭的時代早就過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中國很多方面不是在追隨而是在領先、引領……」 其豪情的主要依據是:「雙11」淘寶天貓移動端交易量佔總交易量70%;而黑色星期五那天,Amazon的移動端交易量佔比為30%左右,「只是中國的一半」——說破大天,還是在談生意。

  但是,即便沿著這條路線走下去,中國的網際網路也還是具有兩大潛在風險,現在就應該想到並防範:

  一旦中國依目前軌跡發展成「網際網路」社會,它將難避免變得十分脆弱和易癱瘓。設想一下,如果再次出現類似新疆「七·五事件」那樣的社會動蕩,或者發生國與國之間的重大衝突,網際網路被切斷的話,整個社會、經濟將陷入癱瘓和混亂。隨著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與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日漸深遠,這種癱瘓和混亂局面的漣漪效應將是災難性的。

  毛澤東多年前說過:「輿論陣地,無產階級不去佔領,資產階級就一定要去佔領,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是要造成輿論,總是要在意識形態領域做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網際網路時代的資訊平台也是如此,帖子不見了,或者打不開網路而你又不發言、「不去佔領」,「資產階級」就要佔領這個平台了,就會「謠言滿天飛」,這就是網際網路時代技術的可怕。實際上,與其你說,不如我來說;與其你亂說,不如我實事求是地說。資訊管理的關鍵詞,不是「不許」,而是「如何」,保持網際網路的適度透明,是防止社會動蕩的需要。而按照習近平這一屆中央委員會的施政邏輯,至少反腐和民生類資訊應該先逐步放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0: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