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納蘭容若:魚龍雜耍,香車寶馬,一人獨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5-12-23 05: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金菊對芙蓉 上元納蘭容若金鴨消香①,銀虯瀉水②,誰家玉笛飛聲。正上林雪霽③,鴛晶瑩④。魚龍舞罷香車杳⑤,剩尊前袖掩吳綾⑥。狂游似夢,而今空記,密約燒燈⑦。追念往事難憑。嘆火樹星橋,回首飄零。但九逵煙月⑧,依舊朧明。楚天一帶驚烽火⑨,問今宵可照江城⑩。小窗殘酒,闌珊燈,別自關情。

  【註釋】

  ①金鴨:一種鍍金的鴨形銅香爐,多用以熏香或取暖。唐戴叔倫《春怨》詩:「金鴨香消欲斷魂,梨花春雨掩重門。」

  ②銀虯:亦作「銀蚪」,銀漏、虯箭。古代一種計時器,漏壺底部的銀質流水龍頭。

  ③上林:上林苑,古宮苑名。一為秦舊苑漢初荒廢至漢武帝時重新擴建。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及周至、戶縣界;一為東漢光武帝時建造,故址在今河南洛陽市東漢魏洛陽故城西,東漢永平十五年冬車騎校獵上林苑即此;一為南朝宋大明三年建造,故址在今江蘇南京市玄武湖北。后泛指帝王的園囿。

  ④鴛:用對稱的磚瓦砌成的井壁,亦借指井。宋秦少游《水龍吟》詞:「賣花聲過盡,斜陽院落,紅成陣,飛鴛。」

  ⑤魚龍舞:古代百戲雜耍節目,亦稱魚龍雜戲、魚龍百戲。唐宋時京城於元宵節盛行此戲,唐張說《侍宴隆慶池》詩:「魚龍百戲分容與,鳧雙舟較溯洄。」魚龍,指古代百戲雜耍中能變化為魚和龍的猞猁模型,亦為該項百戲雜耍名。香車:用香木做的車,泛指華美的車或轎。

  ⑥吳綾:古代吳地所產的一種有紋彩的絲織品,以輕薄著名。

  ⑦燒燈:點燈,指舉行燈會或燈市,指元宵節,舊俗於正月十五晚張燈結綵供人通宵觀賞,故稱。

  ⑧九逵:四通八達的大道,后多指京城的大路。

  ⑨楚天:古代楚國在今長江中下游一帶,位居南方,所以泛指南方天空為楚天。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

  ⑩江城:臨江之城市、城郭。唐崔《襄陽早秋寄岑侍郎》詩:「江城秋氣早,旭旦坐南闈。」

  【賞析】

  唯有這樣華麗的詞句,才配得上這樣華麗的佳節吧。所謂金鴨,是古人用來熏香或取暖的鴨形銅香爐,鍍金鑲翠,更顯其華麗。銀虯是古代計時器漏壺底部的銀質流水龍頭,放到今日,便可被贊為「華貴典雅的家居設計」。他人作此類句子,多是出於美好的想象,大膽地使用華美的修辭。於納蘭,卻是實打實的寫實、描繪眼前景象。權相明珠府,吃穿用度必然不同凡響。這種錦繡堆就的日子,卻只能讓納蘭荒蒼的內心更顯落寞。這首詞抒寫上元之日的感懷:

  元宵佳節到來,看香爐中輕煙裊裊,漏壺滴水,不知哪裡傳來了玉笛之聲。現在園囿中正是大雪初霽,飛檐碧瓦分外晶瑩。街市上熱鬧非常,魚龍雜耍,香車寶馬,只有我一個人對酒獨坐。記得當初相約今日一起賞燈,如今卻恍然成夢。懷念往事,心中難平。那滿眼的燈火璀璨,卻是不堪回首。那京城的通衢大道上,煙雲繚繞,月色朦朧。如今南方戰事未平,不知今日是否也會有如此熱鬧的燈火相照?而我卻對著小窗殘酒,望著微弱的燭光,感慨萬千。

  今天我們的娛樂項目越來越多,對節日的感覺已經淡漠了。古代時,沒有電視、電影、網路,文化活動也不如今日這麼繁多,逢年過節便成了一大樂事。人們都紛紛走出屋去,走上街頭,看街上花燈盞盞、煙火片片。民間觀燈之熱鬧,在黃梅戲《夫妻觀燈》中有生動的描述:「東也是燈,西也是燈,南也是燈來北也是燈,四面八方鬧哄哄。長子來看燈,他擠得頭一伸。矮子來看燈,他擠在人網裡行。胖子來看燈,他擠得汗淋淋。瘦子來看燈,他擠成一把筋。小孩子來看燈,他站也站不穩。老頭兒來看燈,走起路來戳拐棍。」那麼,街上的花燈都有什麼樣式呢?「觀長的,是龍燈。觀短的,獅子燈。蝦子燈,犁彎形。螃蟹燈,橫爬行。鯉魚燈,跳龍門。烏龜燈,頭一縮,頸一伸,不笑人來也笑人,笑得我夫妻肚子痛。」可見古時的花燈花樣繁多,十分有趣,兼具觀賞性與娛樂性。除了花燈,還有焰火:「衝天炮,放得高。火老鼠,地下跑。」這是非常俚俗的描述方式。關於上元節焰火,辛棄疾的描述則文雅多了,也較為經典:「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青玉案·元夕》)納蘭則一筆帶過,只說「火樹星橋」。畢竟,他的心思不在佳節之上。

  這樣的好日子,他想到的不是上街遊樂,想到的是離別的故人,甚至想到了遠方的戰事。

  納蘭寫作此詩時,吳三桂已死,但是他孫子吳世繼續稱帝,康熙帝派大軍圍剿湖南,所以有「楚天一帶驚烽火」之說。

  歡樂的節日再熱鬧,也感染不了一顆孤寂的靈魂。「小窗殘酒,闌珊燈」,詩人對著小窗獨酌,一杯殘酒就度過了一個良宵。世上最悲的描寫,不是以悲寫悲,而是以樂寫悲。納蘭性德用全城人的歡樂襯托一個人的孤寂,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孤寂的人在孤寂的夜晚,任由名為孤寂的幽靈在他靈魂深處狂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0: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