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佛光普照慧命 慈悲擁有悟性(下)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有緣人白雲 發表於 2015-12-22 12: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5年12月12日盧軍宏台長馬來西亞吉隆坡玄藝綜述大型解答會開示摘要
如果拒絕付出自己的愛心,這樣的人,與其說他活著,不如說他生命已經枯萎。自私的人沒人歡迎,只想著自己的人是一個小人,每天懂得為別人想、為眾生付出的人,那才是聖人。想一想,你們這幾天在馬來西亞,這麼多義工為你們提供食物和服務,你們是不是感覺到他們像菩薩、在學菩薩?人的心態,要學賣冰激凌的人,要學會從冬天開始賣冰激凌,因為冬天顧客少,你要降低成本來賣,需要改善服務、低頭做人,心態要變得能夠適應這個社會。
如果能在冬天中生存,就再也不會害怕夏天的競爭,人生要吃過苦才知道享受美好的生活美好。人在順境中是不能長大的,每個學佛人,不就是因為自己吃苦了,家庭發生了變化,人生發生了變化,自己身體發生了變化之後,才想到求菩薩保佑自己。我們身心要健康,在沒有吃苦之前就要想到好好學佛,好好念經,就是在逆境當中也要吃盡人間萬般苦,因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人的上面是什麼?不就是天嗎?天的上面是什麼?不就是菩薩和佛嗎?(掌聲)人有緣分,很多人一輩子受苦,也沒有得到這個悟性,而有些人突然之間悟出這個道理,他就是開悟了、解脫了。
有個國王喜歡打獵,經常與宰相微服私訪。宰相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實際上他指的是緣分,是菩薩的安排。有一天,國王到森林去打獵,一箭射倒一隻花豹。國王下馬檢視花豹的時候,沒想到花豹沒死,它使出最後的力氣撲向國王,將國王的小指咬掉一截。國王叫宰相來飲酒解悶,誰知宰相卻微笑著說:「大王啊,看開一點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國王聽了很憤怒:「如果寡人把你關進監獄,這也是最好的安排?」宰相微笑說:「如果是這樣,我也深信這是最好的安排。」國王大怒:「來人哪,把我將他相押入監獄。」一個月後,國王養好傷,獨自出遊。他來到一處偏遠的山林,忽然從山上衝下一隊土著人,把他五花大綁地押回部落。山上的原始部落有一個習慣,每逢月圓之日,就會下山尋找祭祀滿月女神的犧牲品,土著人一看國王穿的很漂亮,就準備將國王燒死祭奠給滿月女神。正當國王絕望之時,一個祭司突然大驚失色,他發現國王的小指頭少了小半截,是個並不完美的祭品,收到這樣的祭品滿月女神會發怒,於是土著人將國王放了。國王大喜若狂,回宮后叫人釋放宰相,擺酒宴請,國王向宰相敬酒說:「看來你說的一點也不錯,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我今天連命都沒了,哈哈……」國王忽然想到什麼,就問宰相:「可是你無緣無故地在監獄里蹲了一個多月,你又怎麼說呢?」宰相慢條斯理喝下一口酒說:「如果我不是在監獄里,那麼陪伴您微服私巡的人一定是我,當土著人發現國王您不適合祭祀,那豈不是就輪到我了嗎?」國王忍不住哈哈大笑,說:「果然沒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就是緣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這世界上,如果遇到不好的事情,不要埋怨,不要說,因為可能這是最好的安排,不要懊惱,不要沮喪,也不要只看到一時,我們有一個佛友,腰被車撞傷了,他一直念經,沒有埋怨,結果去醫院做全身檢查的時候,查出來腎臟有癌細胞,最後一起做手術的時候把這個癌症也割除了,也是因禍得福。人間的一切不要用你的眼光看,想一想,這一切也許是觀世音菩薩對我們最好的安排。(掌聲)把眼光要放的遠一點,學佛人不要學會悲哀和埋怨,更不要怨天尤人。這個世界上有因就有果,今天所嘗受的一切果報一定是我們過去生或今生造下的因。永遠要相信菩薩的安排,要相信因果,懂因果、相信因果、能夠改變的人,就是解脫之人。(掌聲)
學佛人應該明白,今天的幸福,轉眼可能就是明天的痛苦;今天的痛苦,可能就讓我們以後不會再受苦了。痛苦和幸福都是一種緣分,好好對待它,你就掌握了善緣。當有一天醒來,可能已不知身在何方。我經常和很多不相信佛法的人說,你今天的苦難50年之後在哪裡?50年之後我會到哪裡去,還會有今天的煩惱和苦難嗎?生命短暫,學佛人要觀身不凈,要知道身體骯髒、靈魂不幹凈,要看透,要觀心無常、了悟真諦。世界上一切都沒有變,而是我們的心在轉變,心可以讓世界上一切都轉變。好好地修心,好好地把握自己的良心和本性,一定會把心修好,改變人生。(掌聲)
人生遇到挫折失敗不要氣餒,有時候我們的挫折和失敗是我們自己設下的陷阱,當自己執著地不回頭,一頭栽進去,而且一廂情願的品嘗悲傷和苦難的滋味,慢慢地讓自己的心轉化成消極的能量,就是自殘你的心。台長經常說,別人罵你一句,你回家氣好幾天;別人說你的,你回家后自己重複:「我自私嗎?他說我自私?」別人罵你一句你回家罵自己十句,讓自己難受。不要自殘自己的心,做人不要天天學會報復,這樣會加劇內心的痛苦,要念禮佛大懺悔文,心中要常愧疚:我對不起過去的老師、同學,對不起過去的孩子,過去談過戀愛的朋友……常懺悔,才能將自身不好的心慢慢去除。身心不能受到自己劣根性的創傷的鎖綁、束縛,心要走向坦蕩,要唾棄人間腐敗的靈魂誘惑。今天得到的很快可能就會失去,為什麼要用人間唯一的本錢——身體和靈魂,去得到它又很快失去它呢?懂因果才能克服各種各樣果報的來臨。別人對你有很多的誤解,要想到是自己造成的,做人不行,思維不清、邏輯混亂,就會造成對自己的傷害。
夫妻相處有時候也是一個巧合和配合,夫妻當中要領會對方的心和意思,就不會犯錯。台長告訴大家一個真的事情。有一個太太對先生很好,先生總覺得她對自己不好,經常吵架,先生的胃很不好,放在桌子上的湯涼了,先生還在看材料,沒有喝,太太怕湯涼了對先生胃不好,就到了廚房又熱了一下,先生不知道拿起來一喝,滿嘴都燙,開口就罵:「你要燙死我啊,昨天吵架的事情你還沒有忘記啊?」很多的誤解就是傷害你心靈的開始。把別人往好的地方想,不往壞的地方想,這就是正能量。
樹上的知了每天在唱:「知了,知了,知道了,知道了。」樹公公對知了講:「你要躲起來,風太大你會掉下來摔死的。」知了對樹公公說「知了,知了,知道了。」最後被風一吹,知了從樹上掉下來摔死了。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對什麼事情都說「我明白了,我知道了,我可以了」,然後事情辦砸了,先唱「知了知了」,然後唱「遲了遲了」。往事不堪回首,我們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想一想你們走過的一生,做錯了多少事情,你們當時覺得都知了,現在你們都遲了。(掌聲)
不想學、不想聽,一定會遲了。美國通用公司亨利.福特說過一句話——任何停止學習的人,他已經進入老年時代,無論他是二十歲還是八十歲,能夠堅持學習的人將永葆青春。因為佛法界說很多人無明習氣照亮著我們,因為我們不懂,才做錯那麼多的事情,我們過去以為自己都懂,才會做錯那麼多事情。無知使我們變得心胸狹隘、目光淺短,使我們安於現狀、固步自封,使我們驕傲自滿、以為自己什麼都能幹,想一想,很多出事的人就是以為自己什麼都明白、不會出事,懈怠鬆懈使我們失去了最可貴和寶貴的精神和人性的創造力。
消極思維的人對事物永遠都會消極地解釋,經常解釋的人心很虛。學佛人不要心虛,不要做太多解釋,越解釋越搞不清楚,因為人間是混沌世界,本來就沒有道理可講,只是因果。學佛人要從思維上找到積極的意義,儲存正能量。很多人經常問台長:「台長,為什麼我度人不成功?」台長告訴你們,因為他沒有修好。如果你想度你的先生,你先將自己變得完全像菩薩,他一定會跟著菩薩修的。人總是在找毛病,找社會上的毛病,找一切理由來搪塞自己的精進努力。問他:「為什麼不念經?」「因為我這兩天有靈性。」更要念經啊!「為什麼起得這麼晚啊?」「因為早上骨頭酸疼起不來。」
有一個小王,有些靈感,非常愛寫作,總是埋怨寫作的時候沒有好的環境,沒有合適的時間。別人在單位說笑,他怕別人吵鬧,又怕別人笑他書獃子。在家中租來的房間里,又嫌房間太小又陰暗,讓人非常壓抑。他說:「要是能有一個清潔和清凈的環境,我一定能寫出好的作品。」結果不久他搬了家,環境一切滿意,但始終沒有如願。他說:「因為太安靜了,我沒有靈感了。」學佛人要懂得不要埋怨外塵的環境,我們今天學佛,哪個沒有苦難,哪個沒有困難,克服困難才來學佛的,不要被外境所變化。在這個世界中,人人都在貪,我不貪,人人恨別人,我不恨別人,人人都在做傻事,我不愚痴,這就是智慧。克服自己的心態,好好的努力,不煩惱,沒有煩惱,才能擁有菩提智慧,了卻人間的憂傷。(掌聲)
修心的人要時時刻刻懂得像拿著自己的駕駛執照一樣,開車的人不能沒有駕照,因為有駕照才能開車,學佛人要經常守戒律才能修心。一個人不能守戒律一定修不好心,今天連吃素都做不到的人,就跟動物結惡緣,長久的結惡緣,慢慢損失了人間最美好的東西——慧命。常吃素的人會擁有智慧,常吃葷的人會斷滅慈悲的種子,慧命會慢慢消失。常吃素才是健康,擁有慧命、擁有慈悲,才會得到佛的加持和佛的感應。(掌聲)
我們永遠不要放棄自己學佛,不管別人怎麼懈怠,別人放棄,我們要努力,看不到光明就會見不到希望,繼續努力,相信光明和希望,稱為精進,精進是所有科學家、發明家成功的原因之一,因為精進的人永遠伴隨著希望,學佛精進的人永遠看得到佛光、看得到菩薩,要堅持,好好學佛念經,相信觀世音菩薩慈悲我們,我們人活在世界上離不開菩薩,離不開自己的善心和慈悲心,好好學佛,努力念經,一定會成為人間的菩薩。謝謝大家!(掌聲)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3: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