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錄醫問葯] 血粘可不等於高血脂!血粘了該咋辦?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5-12-19 05: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手指頭劃破了,馬上就凝固了,這是血粘嗎?

  血粘就是高血脂嗎?

  血粘到底是咋回事?您可別想當然了!

  血粘真的能和高血脂划等號嗎?

  有人認為愛睡覺是血粘引起的,有人覺得手劃破口了,流不出多少血是血粘。

  而說到血粘的根兒,更多人一致認為血粘就是血脂高。

  為此呢,小編專門做了一個小調查,結果有65.23%(347人)的朋友都認為血粘就等於高血脂!

  

  其實,準確的說,血粘不一定都是高血脂,但是高血脂可以導致血液粘稠!

  也就是說血粘的範疇更廣一些,血脂高只是造成血粘稠的其中一個因素。

  我們知道,高血脂主要是膽固醇高、甘油三酯高等等,而甘油三酯就是我們所說的「油」,油多了,血液就會變得流動變慢,變黏。

  

  血粘是血管裡面的「垃圾」多了!

  血粘和高血脂一樣,都是血液里垃圾多了,只不過高血脂的垃圾就是一種:油。

  而造成血粘的垃圾是包括油在內的很多種,不光是油!

  除了油之外,血粘還有可能是血液紅細胞濃度過高造成的。

  人體內的水分相對減少時,血液中的水含量也會減少,那麼紅細胞的比例就會相對增大。

  紅細胞聚集成串,喪失應有的間隙和距離,血液中的粘度就自然升高了。

  

  血細胞的變形能力減弱也會導致血液變得粘稠。

  人體內的毛細血管是很細的,最小的血管只能允許一個血細胞通過,而且血細胞在通過小血管時還要改變形狀,以利通過。

  當血細胞的變形能力減弱時,通過小血管時很困難,就會影響血流速度,使得血液的粘稠度增加。

  血液中的大分子蛋白增多也會導致血液變得粘稠。

  血液中除了紅細胞以外,還有許多血漿蛋白,如球蛋白、纖維蛋白原等。

  這些大分子蛋白質增多時,常與紅細胞粘合成網格,增加了血液流動的阻力,也會導致血液粘度增高。

  

  美國心臟病學會統計,由血液垃圾造成的心腦血管疾病,每年可導致全世界1500萬人死亡。

  數據顯示,在中國50歲以上的人群中,近80%正在飽受血液垃圾的困擾。

  中國有1.6億血脂異常患者,然而95%的人都對自己心腦血管系統的健康狀況一無所知,60%的人缺乏定期檢查和保養。

  這樣的血液垃圾慢慢在你體內生根發芽!

  血管,好比自來水管道,而血粘是由於管道裡面的雜質多了,水的流通沒有以前好,管道就會老化生鏽,甚至爆裂!

  

  血粘的背後是血栓?

  除了油脂能堵住血管之外,剛才咱們說紅細胞的老化、硬化,發生紅細胞集聚,都會引起血粘度增高,加重血稠而發生凝血,出現血液凝集塊,也同樣會造成血管栓塞!

  尤其是咱們北方天氣特別寒冷,血管容易收縮,如果你本身血粘(血管里形成血塊)導致血管狹窄,出現血栓的概率就會更大!

  

  如果動脈硬化血管壁上面長時間附著血塊,長時間沉積老化,這就好比給原本柔軟的血管穿了一層堅硬的內衣,使動脈彈性減低、管腔變窄。

  纖維組織增生及鈣質沉著后,動脈內壁細胞逐漸蛻變和鈣化,血管就變得僵硬,動脈硬化慢慢就發生了,心腦血管疾病也就隨之而來。

  所以說,即使不是高血脂,就單純血粘也會導致血栓和動脈硬化這樣的疾病。

  

  這樣的人最容易血粘!

  有數據顯示,中國78.43%血粘的人都是超過60歲的人!

  也就是說,歲數越大,血粘就越容易發生。

  當然了,人的血粘度並非一成不變的!

  身體水分的多少、精神壓力的大小、飲食情況甚至外界氣候溫度變化,人的血液黏度都會有變化!

  對於上歲數以後身體中的水含量沒有年輕人那麼多的老人來說,血液濃度更容易變高,加上代謝變慢,有些人會有一些高血脂的情況,所以說上歲數容易發生血粘。

  

  除此之外,血粘的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愛犯困!

  當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的流速就會變慢,機體獲得的氧氣和營養物質相對減少,這就會造成腦缺氧,出現昏昏沉沉、犯困的情況。

  有些人還會有伴有記憶力減退,愛忘事兒等等癥狀。

  所以,提醒大夥,除了熬夜和晚上失眠、白天犯困的情況之外,

  如果是每天晚上睡眠正常,平時還經常犯困的朋友,就要注意了,有必要去醫院檢查一下您的血液粘度!

  

  要想血不黏,鍛煉血管是關鍵!

  為了保護咱們血管,咱們得經常鍛煉鍛煉它!

  提高和改變血液中的含氧量,對於促進代謝,增強血液循環,降低血粘度都是有幫助的。

  咱們可以做一些有氧運動,比如走步,在空氣質量允許的情況下多走走步,做一些不太激烈的戶外運動都是可取的。

  如果沒出現血栓、硬化等情況,只是單純的血粘度高的時候,是最佳的讓血粘度逆轉的時機。

  

  除了鍛煉,多喝水對血粘稠也有利的!

  根據細胞的滲透壓原理,水的攝入會改變血液濃度。一夜酣睡后的失水、消化食物時消耗的水,都是血液變粘稠的因素。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真正能稀釋血粘稠的水溫度應該在20-25℃。

  因為這種溫度的水張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與組織細胞,效果最好!

  太熱、太冷都是不可取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23: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