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外專家和媒體怎麼看中國經濟

[複製鏈接]

334

主題

334

帖子

210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0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ook123 發表於 2015-12-18 14: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伴隨調結構、促創新等一系列政策發揮效用,中國經濟正展開一輪優化升級的新躍升。越來越多的海外人士意識到,要正確把脈中國經濟,必須著眼於中國經濟的新陳代謝,重視新經濟蘊含的新動能。

英國《經濟學人》近期刊文指出,數百年來,中國一直讓外國商人失望,主要是因為「普通中國人過於貧窮,什麼也買不起」。而今,在「網際網路+」等新經濟引擎助推下,中國經濟格局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新變化。

新經濟領域快速擴張的背後,是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耶魯大學教授、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斯蒂芬・羅奇指出,服務業目前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超過51%,而在「十二五」規劃剛開始時的2011年該比例只有44%,與此同時,個人消費在同一時期只從佔GDP的35%上升至37%。

他認為,中國正面臨一個急迫的轉型,即由過去的生產模式轉向未來的消費模式,目前中國正朝正確的方向邁出步伐。

羅奇同時對西方某些人無視中國新經濟動態的做派提出批評。他說:「經濟的結構比整體的GDP增長目標還要重要。而西方對這一點仍然充耳不聞,西方媒體仍然堅持把GDP增長作為中國經濟的頭條。」

在一些商界人士看來,在增速放緩之際,中國市場依然具有強大吸引力,中國政府的改革正激活中國市場的一汪春水,中國新經濟將帶來巨大商機。

中國歐盟商會會長約爾格・武特克表示:「中國經濟將經歷艱難的一兩年,但較長期的商業前景依舊是積極的。我們的會員企業還在這裡,為中國未來的增長進行投資。」

通用電氣公司副董事長庄睿思指出,在中國輕鬆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他認為「很多公司還不夠努力」,「中國是一個如此龐大的市場,即便是網上訂餐和美甲這樣的市場也可能超過一個小國的整個汽車行業」。

麥肯錫諮詢公司估計,到2020年,中國家庭年收入在1.5萬美元至3.3萬美元之間的城鎮家庭比例將達到59%,相比之下2010年這個比例只有8%。

澳大利亞酒店協會前會長加里・克里克特認為,中國市場巨大,國際大品牌雲集,但中國消費者的品位也越來越高,這意味著激烈的競爭。他說:「要想勝人一籌,商家必須考慮中國消費者喜好,推出有創意的產品和服務,而這孕育著中外合作商機,這種前景值得人們關注。」

就新舊經濟部門的切換問題,羅奇指出,強調以服務和消費為主導的再平衡並不意味著中國忽視傳統的增長源。

他注意到,中國政府「強調要實施『中國製造2025』,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這與中國領導層一直強調的創新戰略相一致,他們認為創新戰略是避免掉進『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

麥肯錫諮詢公司也認為,中國製造業遠非走向末路,而是正從勞動生產率、自動化和地區供應鏈網路上的投資中獲益,而欠發達的服務業孕育著巨大的機會。

在蘇格蘭皇家銀行的分析師高路易看來,中國經濟增長空間依然巨大。他說,按市場匯率計算,2013年中國的人均收入只有美國的13%,所以它有充分的增長空間。他特彆強調了中國政府引入市場化改革、激活私營部門的重要意義。

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家羅震認為,當前在中國政府「強力改革」促進下,中國已出現「創新驅動發展」的穩固跡象,整體就業和居民收入狀況令人滿意。「我認為,中國領導人對需要做些什麼十分清醒。改革並不容易,但就今年所看到的而言,令人樂觀的成分更多,」他說。

除了創新驅動下的消費和製造業升級,中國加大能源改革力度,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在國際觀察家看來,也將成為未來驅動中國經濟增長不可小覷的力量。

西弗吉尼亞大學中美能源中心副主任孫慶雲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中國政府採取措施鼓勵可再生能源發展、布局綠色產業有利於減少污染、保護環境和改變中國目前的能源結構,具有「很大的發展前途」。

他認為,中國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市場潛力巨大。不論是企業還是普通家庭,都有降低能耗的潛力,通過對一些高能耗的老舊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提高其能源效率,將創造新的投資機會,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看好綠色產業的還有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者弗格斯・格林。他認為,中國在風能和太陽能領域已經形成了具有強勁增長力和創新力的行業。他同時堅信,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綠色經濟,在治理污染和減少碳排放的同時,將毋庸置疑為中國未來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格林援引社科院的一項研究數據表示,到2020年,排放控制和高效燃煤電廠及供應商將創造逾100萬個崗位,可再生能源可創造逾400萬個崗位。此外,煤控政策將促使就業大幅增長。

改革知易行難,但正如海外觀察家們所言,中國經濟從結構改善到孕育增長動力,正呈現出新的格局,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7: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