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做好這八點,讓你擁有一副好身材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5-12-15 03: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減肥瘦身,能有一副傲人的好身材,是每個愛美女性永恆的追求與夢想。肥胖不僅帶來健康上的諸多問題,而且還在外形上帶來許多煩惱,還容易讓人產生自卑心理。

  按著正常體重=身高-105計算,超出了這個範圍,或以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²來計算,如果您的BMI>24,那麼您就該考慮考慮減重的事兒了。

  減肥的過程是一個消耗身體多餘脂肪的過程,它的實質應該是消耗的能量大於攝取的能量,這樣才能達到減肥的目的。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做到以下幾點非常重要:

  1、清淡為主,低脂飲食

  包括烹飪方式、烹調油的量等,應以蒸、煮、燉、燜或涼拌等方式,避免煎、炸、烤、燒,烹調油每日不超過25毫升,也就是不超過3湯勺的量,應少吃動物油脂和高量飽和脂肪的肉食類,如豬牛羊肉等。

  2、粗纖維飲食

  多吃糙米、燕麥、玉米、蕎麥等全穀類食物,可用紅薯、紫薯、山藥、土豆、南瓜等來代替主食;這些食物所含的B族維生素有助於脂肪的燃燒,幫助減肥,同時豐富的膳食纖維會增加飽腹感。

  3、多吃五顏六色的彩虹食物

  因為這些五顏六色代表有生命力的營養素,像花青素、植物生化素、生物類黃酮等它們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脂肪燃燒,如彩椒、紫甘藍、西蘭花、菠菜、南瓜、紫洋蔥、紫薯、黑豆、黑芝麻、菠蘿、石榴、甜橙等,建議每日至少一斤蔬菜(綠葉菜佔一半以上)和半斤的水果。

  4、增加鈣的攝入

  缺鈣人群更易造成肥胖。當缺鈣時人體產熱能力下降,能量消耗減少,脂肪合成酶活性卻會升高,脂肪分解能力下降。另外,還有一些礦物質也與減肥有關,比如缺鐵時,人體因血紅蛋白不足發生貧血,而貧血的人輸送氧氣的能力下降,身體也無法高效的分解脂肪。建議多吃乳製品、豆製品、深綠色蔬菜以及適量的瘦肉、肝和動物血等。

  5、減少鹽分的攝入

  鹽的過多攝入,一是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二是增加食慾,導致進食過量。鹽的攝入應不超過5克/日,也就是啤酒瓶蓋帶著膠皮墊一瓶蓋的量。

  6、飯吃七八分飽

  這一點尤其對於經常進食過量的人群非常重要,一是減少了總能量的攝入,二是減輕腸胃負擔,三是會慢慢縮小胃容量,這樣您自然而然就不會多吃。

  7、定時吃早餐

  有的人為了減肥不吃早餐,這種做法不可取。不吃早餐對健康有害,再者不吃早餐會加大午餐和晚餐的進食量,不但減不了肥還會增肥。因此早餐一定要吃好,而晚餐的量可比早、中餐少一些,建議晚餐少吃主食,可以用蔬菜水果(打成蔬果汁也可)或酸奶類代替,避免油膩和甜點。

  8、增加運動量

  做到吃動兩平衡!加大運動量,如快走、跑步、游泳、跳舞等有氧運動,要大量消耗體內多餘的脂肪,每周運動應不少於5次,每次運動時間不低於60分鐘。另外,運動後人體內會產生一種物質叫內啡肽,它能使人身體放鬆,精神愉悅。好心情對我們的健康非常有益,要知道,情緒是癌症的催化劑哦!

  總之,讓我們管住嘴,邁開腿!健康瘦身,能讓我們滋養身心,提升自信,收穫長久的活力和美麗。

  分享無飢餓慢消化減肥一日食譜,朋友們可以做一下參考:

  早餐:主食:亞麻籽全麥麵包2片

  煮雞蛋1個

  紅色怡人果蔬汁:紫甘藍40克 菠蘿330克 蘋果240克 橙子280克 獼猴桃半顆 甜菜根粉2大匙 蔓越莓干20克 熱水600ML

  做法:1、將所需蔬菜、水果清洗乾淨,菠蘿去皮留芯、蘋果連

  皮帶籽、橙子去皮留白囊和籽、獼猴桃去皮。

  2、將所有食材放料理機內打50秒即可。

  功效:瘦身排毒 美容養顏

  

  

  午餐 :主食:蒸南瓜

  菜譜:木耳炒山藥

  清蒸鱸魚

  切片醬牛肉 (50g)

  湯:番茄豆腐湯

  晚餐:自製酸奶水果丁 (用自製酸奶可以避免糖分的過多攝入)

231

主題

372

帖子

1530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0
沙發
本部室 發表於 2015-12-15 09:07 | 只看該作者
大爺你所說的是真的我真要按你說的去做,我要減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9: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