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女總裁談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靈活性、人際網路和外部興趣

[複製鏈接]

1264

主題

3083

帖子

7985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79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籽棠 發表於 2015-12-14 1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舉辦的沃頓商界女性研討會(Wharton Women in Business Conference)上,幾位來自華爾街的女經理談到,人們經常談及的短語「工作/生活的平衡」,對不同的人意味著不同的含義。此外,即使對同一個人而言,這一短語在其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也具有不同的意義。
  在這次題為「為了長期職業生涯:華爾街女性談在成為副總裁之後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之間達成平衡」的研討會上,五位女性與會者一致認為,對第一年在華爾街工作的人來說,要想在工作和個人生活之間達成完美的平衡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她們也認為,隨著時間推移,還是有可能達成這種平衡的。
  美聯證券公司(Wachovia Securities)(也稱為「瓦喬維亞證券公司」)股權資本市場部的董事總經理卡羅爾·謝佛爾(Carol A. Schafer)說:「剛出商學院就想取得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是非常困難的。」她曾在摩根大通(JP Morgan)工作過17年。「你一定想為這樣的一個組織工作——它能讓你在未來得到工作/生活的平衡,它尊重個人生活,它尊重個人時間,它有一個出色的指導組織——而且是女性心目中的優秀組織。」可是,第一年入職的新職員不能告訴僱主:「我來了,我很棒,我很聰明,我想要工作/生活的平衡。」 謝佛爾談到,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作/生活的平衡還是完全可以得到的。」
  她補充說,工作表現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在職業生涯的開始,出色的表現會給你帶來生活方式更具靈活性的回報。「如果你確實想在那兒工作很長時間,想得到發展良機,想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得到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同時,想獲得豐富的工作經驗,那麼,你的工作表現就必須一貫出色。始終出色的表現能為你帶來『槓桿作用』……你會成為組織不可或缺的人,每個人都想讓你成為自己人際網路的一部分。從而,所有的大門都會向你洞開。」
  謝佛爾接下來談到:「銀行家們更願意圍著我的時間錶轉,他們不想讓我缺席會議。就取得工作/生活平衡來說,安排自己日程的技巧是至關重要的:條件允許時,要保持靈活性,要為你不想受到干擾的事情設置屏障。」
確定輕重緩急
  與會者強調,在華爾街吵吵鬧鬧、亂亂鬨哄的工作環境中,一個人應該很清楚自己需要優先處理的事情是什麼,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回想起自己第一年作分析師時在辦公室度過的很多夜晚,摩根大通自然資源投資銀行(JP Morgan's Natural Resources Investment Banking)的副總裁蘇瑞娜·舒克里(Surina Shukri)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什麼才是真正的工作/生活平衡呢?」她說:「工作/生活的平衡並不是指你要工作X小時,玩Y小時。事實上,這種平衡意味著你要清楚什麼對自己才是重要的。隨著職業生涯的發展,你需要優先處理的事情也會發生變化。」
  舒克里建議說,如果新入職職員優先考慮的是在工作中得到賞識,那麼,就得到賞識需要什麼條件的問題,她可以而且也應該抱有現實的態度。「然而,如果你已經開始工作了,可你並不知道什麼對自己才是重要的,那麼,取得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對你來說就會充滿挑戰。因為你沒有目標。」
  與沃頓商學院畢業生邁克爾·博伊登(Michael Boyden)合作創建了私有投資機構金橋投資公司(Goldenbridge Capital)的埃姆博·艾哈邁德(Umber Ahmad)說,擁有一家公司,讓自己在安排工作日程時有了些靈活性。「但是,問題在於你永遠也擺脫不了,你永遠也不能真正地回家,你需要保持每天24小時、每周7天的狀態。所以,她以另一種方式獲得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對她來說,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來自對個人興趣的追求。「我會儘可能多地駕機飛行。」 埃姆博說,她是位持照飛行員,她還談到,自己在幾個非營利組織董事會中的工作常常讓自己脫離常規的事務,她因此認識到,在華爾街工作是多麼的幸運。
  研討會的與會者還強調了人際網路的重要性,她們認為,人際網路不但對成功的職業生涯策略至關重要,而且對取得工作-生活平衡也同樣很重要。三位已婚與會者之一的舒克里談到,屢見不鮮的是,華爾街的年輕女性傾向於自成一統,從來不關注工作以外的世界。「要及早尋求一個能為自己提供支持的人際網路。無論是在辦公室內,還是在辦公室以外,找些能幫助你、讓你能輕鬆與之交流各種話題和問題的人都是至關重要的……你乾的是很費力的工作,如果單槍匹馬,那麼,工作會顯得尤為艱難。」
  在創建自己的公司之前,艾哈邁德曾在高盛私人股權集團(Goldman Sachs Private Equity Group)擔任副總裁職務。最初在華爾街的金融機構摩根士丹利投資銀行工作期間,艾哈邁德曾羅列一個自己希望與之保持聯繫的人員名單,並將他們記錄在自己的日程表上。「我每個月都要和每個人接觸一次。」她說。她還談到,自己會利用下午3:30到下午7:30的「停止周期」——也就是高級總經理們通常開完會以後的時間——與他們交流,她會給他們打電話交流,或者和他們一起喝咖啡。「聽起來似乎很有計劃,但其實不然。」她說。她開玩笑說,如果剛到華爾街工作的時候沒那麼做,那麼,她可能還無緣和任何人交流,甚至還沒有理過一次發,三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更重要的是,以打電話、喝咖啡保持的這些聯繫會結出豐碩的果實。博伊登是艾哈邁德在上商學院時的朋友,現在是艾哈邁德的商業合伙人,她談到,當自己和博伊登開始創辦金橋投資公司的時候,「向我伸出援手、給我提供資金和支持、把我介紹給他人以及向我介紹經營思想的人數之多,讓我驚奇不已。」
  摩根士丹利公司一個研究部門的副總裁伊莎貝爾·哈爾芬(Isabelle Halphen)周末也工作,這樣,平時就能與公司中的其他團隊面對面交流了。「我整天都坐在電腦前,通過電話或者電子郵件與人溝通,但是,在公司內部擁有一個強大的人際網路是非常重要的。」她談到,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中,找時間與公司內部團隊面對面溝通顯得尤其重要。哈爾芬說,如果管理層要擴編,那麼,「你一定不想讓自己的名字遠離那個名單。」 哈爾芬的個人活動也為她創造了一個華爾街之外的人際網路,她是位歌劇歌唱家、CD製作人、朱麗亞音樂學院(Julliard)的碩士班學生,同時還是世界兒童合唱團(World Children's Choir)和全國社團劇場基金會(National Corporate Theater Fund)的董事會成員。
大背景
  這次研討會的主持人、瑞銀集團(UBS)業務開發部門的常務董事巴努·坦斯維爾(Banu Tansever)力勸年輕女性,要「利用自己的財務資源使自己的生活更輕鬆。如果你(每天)工作20個小時,那麼,你就不可能讓自己的公寓井然有序。所以,要善用家庭和朋友,要花錢請人幫忙。我就通過FreshDirect採買日常用品。你問我是不是喜歡他們的產品?不,我可不喜歡,不過很方便、很快捷。」
  謝佛爾建議,女性不應該拒絕「保潔工的服務,可以讓乾洗工幫自己洗衣服,把這些工作外包出去你應該感到高興。擁有一個做各種事情的網路會讓你的生活更輕鬆的。」
  雖然華爾街的工作頗為辛苦,不過,參加研討會的與會者都同意艾哈邁德的觀點,她說:「有一件事你不應該做出犧牲,那就是你自己和自己的健康……去找個健身教練吧,這才是你的金錢和時間的好去處。」艾哈邁德還談到,最後,更美好的遠景是在艱苦工作上堅持下來的關鍵所在。「金融服務業的工作是既能給你帶來激動人心的經歷,也能給你帶來沮喪糟糕經歷的工作之一。你要確信,自己做這樣的工作是有恰當的理由的。如果只是因為這類工作名聲很好才去做,那麼,可能不出一星期,你就會逃之夭夭的。」
  「很多第一年、第二年作分析師的人從來也不會後退一步看一看大背景。」謝佛爾談到。「隨著時間的流逝,只有那些著眼於『為什麼』而不是『如何』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艾哈邁德還談到,朋友和工作以外的興趣是放寬眼界的重要資源。與那些不在華爾街供職的人交流尤其有幫助。她說,別人在註釋中的列印錯誤可能會讓你憤怒不已,可是,不在華爾街工作的朋友很可能會對你說:「你真的有必要為那些錯誤生氣嗎?」之後,你會意識到,「是的,那太荒唐了。」 哈爾芬補充說:「我男朋友和癌症病人打交道,有些人會在他值班時死去。在我們的行業里有句俗語:一天結束了,沒人死去。所以,眼界放開些是很重要的。」
 平衡兩性關係
  參加研討的經理們談到,從戰略的角度來說,為得到工作-生活平衡提前規劃無需犧牲職業發展的需要。「總體而言,這些年來,華爾街對女性已經比過去變得更為友善了。」舒克里說。「人們更注重留住女性職員了。有時候,女性的離職是自己的選擇,因為她們不想工作得如此辛苦,不想如此頻繁地旅行。」
  為了滿足她們對工作-生活平衡的需求,華爾街的機構給女性職員——同時也給男性職員——提供了在機構內部轉換工作的更大靈活性。哈爾芬說,摩根士丹利公司「在盡最大努力尋找留住女性職員的辦法。其中一位男性職員的全部工作,就是要確保希望在公司內部轉換工作的人能如願以償。」
  雖然坦斯維爾承認「很多母親離開了華爾街」,但是,她並不認為原因在於華爾街更願意聘用男性而不是女性。「很多男性職員也深受家庭問題和孩子問題的困擾,而且很多男性職員也辭去了專業工作,因為他們無法同時兼顧家庭和工作。」
  4年以前,坦斯維爾將自己在瑞銀集團的工作轉到了一個不需要頻繁旅行的崗位,因為她和丈夫準備要生個寶寶了。在新工作崗位上工作了6個月以後,她意識到,自己根本不喜歡這份工作,所以,又想回到自己以前工作的那個部門了。她力勸研討會的聽眾,不要為了工作-生活的平衡而躲避全新的職業挑戰。「如果你有激情,那就去追求吧。如果你從來也不去嘗試,那麼,你就不知道自己會做何反應,就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會怎樣。"
  坦斯維爾說,輕重緩急的順序是會發生變化的。「在金融服務領域,很多渠道都可以讓你開闢自己的道路。對我來說,這不是一次衝刺,而是一場馬拉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7: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