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董市場火爆吸引中國盜墓賊 日媒:可"一夜暴富"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5-12-14 03:58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13日報道 日媒稱,在中國可以「一夜暴富」的偷盜古墓行為可謂屢禁不止。古董收購商、盜墓團伙和中間人已經暗地裡通過網際網路勾結形成了完整的「產銷」網路。其背景是近年來古董價格的攀升和當局保護文化遺產對策的滯后。

  #bdad{display:none}

  據日本《讀賣新聞》12月12日報道,河南省洛陽市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古都。在洛陽市郊區連綿的小山丘里有著眾多古代皇族和貴族的墓葬。在記者去探訪古墓的路上,周圍的村民告訴記者,他們看到過很多「盜洞」。

  報道稱,《讀賣新聞》記者輾轉聯繫上一位盜墓者。這位男子說,每年的夏季到初秋是他們的「黃金時期」,那時候田裡的玉米長到一人多高,形成了天然屏障,掩蓋了盜墓團伙的行蹤。由於古墓選址很講風水,因此盜墓對相關知識的要求甚高。他們一旦探得古墓的準確位置便使用專業工具開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陪葬品一掃而空。該男子此前盜出的一件青銅器曾經賣到10萬元人民幣。他說:「因為太賺錢,所以停不下來。」

  中國媒體曾報道,據國家文物局2005年的統計數據,中國被盜的古墓數量多達20萬座,近年來恐怕更是有增無減,主要原因就是古董市場的火爆。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收藏的興趣也大幅提升。電視台收視率超高的鑒寶和收藏類節目,也無形中催熱了市場。

  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統計,2011年文物和藝術類拍品的成交額達553億元人民幣。到2014年,雖然市場有所降溫,但成交額也依然維持在315億元人民幣的高位。

  報道稱,在中國,藏家還熱衷成立私人博物館。這些博物館成了盜墓者們銷贓的好去處。有些私人博物館在需要某個時代的特定文物時,甚至會通過中間人向盜墓團伙「下單」。

  「私人訂購」之外的盜墓贓物往往通過黑市進行交易。在洛陽市中心的一個收藏品交易市場,一位攤主對記者說:「這裡買賣自由,大家對藏品的來路也都心照不宣,你不問我也不說。」

  報道稱,由於無法考證陪葬品的出土地點,盜墓對歷史研究所造成的影響不可估量。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員安家瑤說:「如果是考古出土的文物,我們可以進行系統研究。盜墓讓它們失去了科學價值。」

  中國政府近幾年來也開始強化對盜墓行為的打擊,雖然沒有官方數字,但安家瑤說,據推測每年都會有數百起盜墓案件被舉報。

  中國國家文物局今年8月也專門成立了防止盜墓和非法倒賣文物的「文物違法舉報中心」,強化對文物的保護。但由於中國國土面積遼闊,歷史遺跡分佈廣泛,保護政策無法徹底貫徹執行也是不得不承認和面對的事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6: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