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夫妻倆畢業后終南山安家 悠閑人生(多圖)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5-12-10 15: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華商報/日期: 2015-12-09
  

  「青山、綠水、藍瓦,品茶讀書;布衫、草帽、小鏟,採藥看病。」這就是2000年畢業於西安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的如是和丈夫目前在終南山裡的狀態。如是曾在渭南一家醫院上班三年,後來停職進修。雖然學醫,但她喜歡看書寫文,心裡有個文學夢。去年開始與丈夫一起山居終南,採藥、熬藥,治病救人。如是說,與相愛的人在喜歡的地方一起生活,那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如是與丈夫周傑本來住在西安市曲江,在西安有生意,有了住山的想法后,開始尋找地方,去年在終南山一處的半山腰上租到了理想的院子——這是一座二層樓房的小院子,經過簡單的改造、修飾和加工,就是他們的「新家」。小院被竹林環繞,分外別緻,院落里老式的木板門邊貼著一副對聯「歸園山居烹藥引,竹影花香靜練丹」,門頭上掛著一塊木板,上面寫著「如是醫庵」。
  

  走進小院,磚塊鋪就的小道僅容一人通過,兩邊栽種著西紅柿、辣椒等蔬菜和各種花草。如是說,這是他們的百草園。「住終南山,因為我們是西安人,與終南山距離近,有特別的親近感。」如是說,「我們住山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我父親得了尿毒症,在醫院看病很多年,當時幾家人都陷入痛苦、忙亂和絕望之中,在疾病面前,所有的都要妥協,都要讓步,能來山裡跟這個也有很大關係。疾病讓我們學會了珍惜,學會了包容,也看清了很多東西。」
  

  「今年夏天這裡住了五位老人,我們雙方的父母,還有周傑的外婆,另外還有幾個親戚的孩子,孩子和大自然親密接觸,自由、快樂地玩耍著。山裡涼快,空氣又好,與老人、孩子一起在山裡享受著天倫之樂。」如是自豪地說。讓她更高興的是自從住山之後,父親的病痛也緩解了不少,心情和生活態度也都變了。
  

  9月13日,是他們熬藥的時間。華商報記者趕來時,正巧剛剛看完病的劉女士準備返回。劉女士脖子後面有一個大包,困擾了她好多年了。如是用砭石在熱水中浸泡之後,置於脖子上,然後抹葯,按摩,治療一次大約30分鐘。經過四次治療,劉女士的大包明顯地變軟了。
  

  送走劉女士,如是在隔壁的院子里準備熬藥,大鐵皮爐子架上鐵鍋,鐵鍋上加了半鍋水,周傑將柴火燒起來,接著兩人把裝著藥罐的不鏽鋼桶抬到鐵鍋中,再給不鏽鋼桶里灌上適量的水,藥罐里是用68°的原漿酒浸泡的三七、紅花、麝香等中藥材。
  

  「這是隔水蒸葯。」如是說,「正在熬制秘製藥酒,用來治療風濕和疼痛等癥狀。治療方法是從民間研習的古方。」
  

  做醫生,其實不用藥應該是最好的,療身先療心。上醫醫心,下醫醫病。如是說目前她只是一個下醫,給老百姓解決一些病痛,但如果我們山居終南這種安靜的生活能讓更多人有所感悟,那是比做醫者用藥好很多倍。
  

  自從住山之後,如是發現村民患有風濕疼痛病的人很多,不忍心看到村民生活在病痛之中才萌生看病的念頭。如是每日或給來的病人看病,或者到後山採藥,閑暇之餘,看書、品茶,偶爾也看電視劇。
  

  「合陽有一位叫劉衡的老軍醫,口碑很好,在我上大學之前,媽媽帶著我去拜訪,沒想到老人特喜歡我,無條件把秘方全部傳授給我了。」如是說,「五年前,在終南山裡碰到一位遊歷的出家人,給我傳授了養生療病心法。這幾年很多事情得到了印證,才反省到那是一個高人。
  

  治病藥方來自老軍醫劉衡和出家的師傅,所以給軍人、出家人和當地村民看病是分文不收。但村民過意不去,送來自採的草藥或者家裡的特產。」
  

  周傑說,因為在城裡有生意足以支撐山裡的開支,再說山裡的生存成本很低,開支很小,很多東西可以自給自足,其實不行醫,也照樣能生活。住山是逃離城市裡的擁擠、污染、霧霾和垃圾食品,是想讓生活的節奏慢一點,而不是頹廢,更不是外人想象的逃避現實。
  

  說起能在終南山住多久?如是說:「不好說。房子、院子已經收拾得有模有樣,也許會很久。年輕時活經歷,老了活回憶。」
  

  說起能在終南山住多久?如是說:「不好說。房子、院子已經收拾得有模有樣,也許會很久。年輕時活經歷,老了活回憶。」
  

  周傑說,因為在城裡有生意足以支撐山裡的開支,再說山裡的生存成本很低,開支很小,很多東西可以自給自足,其實不行醫,也照樣能生活。
  

  夫妻自拍。
  

  藥材。
  

  熬藥。
  

  如是說,與相愛的人在喜歡的地方一起生活,那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如是說,與相愛的人在喜歡的地方一起生活,那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說起能在終南山住多久?如是說:「不好說。房子、院子已經收拾得有模有樣,也許會很久。年輕時活經歷,老了活回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6 16: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