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他才是千古帝王,比劉邦更卑微,比康熙更偉大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5-12-4 05: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核心提示:朱元璋是名副其實的社會最底層,和劉邦比起來,不要說亭長,他在元朝的時候,連個芝麻綠豆長也沒有當過,就是純粹的一個老百姓。

孤苦伶仃

朱元璋十六歲,就先後死了父親、大哥、大侄、母親四口。面對父母哥哥的屍體,不僅無錢購置棺木,連安葬的墳地也沒有。朱元璋去哀求地主劉德,被一頓臭罵轟出大門。鄰居劉繼祖主動提出葬在劉家地里。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不忘劉繼祖的恩情。當時劉繼祖已死,朱元璋追封他為義惠候,子孫世襲。

恨之入骨

朱元璋他參加農民起義隊伍后就發誓:一旦當上皇帝,先殺盡天下貪官污吏。他憎惡貪污,這是可以理解的,每當他想起那本該發給自己父母的賑災糧食被官吏貪污,導致父母餓死的情景,就會忍不住咬牙切齒。不想後來朱元璋當上了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便在舉國上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貪治腐」運動。

凡貪必殺

朱元璋當皇帝后,頒布了最為嚴厲的肅貪法令,貪污60兩以上銀子者,立殺!明朝衙門設置了一個土地祠。此土地祠切不可晚上去看,著實嚇人。這個土地祠是剝皮用的,剝的就是人皮。原來朱元璋命令官員貪污處死後,還要把貪官的皮剝下來,然後在皮內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並掛於公座之旁,供眾人參觀。這個稻草人不是用來嚇唬鳥的,而是用來威懾貪官的。

法不容情

朱亮祖是朱元璋的老部下,是赫赫有名的開國大將,鎮守廣州,當時的番禺縣(廣州番禺區)縣令叫道同,是一個很清廉的官員,由於執法嚴厲,與當地的土豪劣紳發生了矛盾。這些土豪拉攏朱亮祖整死道同,不久朱元璋知道真相,便用鞭子抽朱亮祖。在得到朱元璋默許后,侍衛們紛紛開始動手。朱亮祖與他的兒子朱暹就這樣被活活鞭死。剝下皮來,懸掛在鬧市,為後世警戒。

得到民心

自明朝開國以來,朱元璋殺不盡殺,據統計,因貪污受賄被殺死的官員有幾萬人,到洪武十九年,全國十三個省從府到縣的官員很少能夠做到滿任,大部分都被殺掉了。在當時當官未必是件好事,能平平安安的活到退休就已經很不錯了,完全可以自豪的說一聲阿彌陀佛。歷史再一次證明,只有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實實在在為百姓辦事,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會流芳千古。

憶苦思甜

朱元璋後來回憶流浪的生活說——「我一無所長啊。去投靠那些尖酸刻薄的親戚,那是自取其辱,我只好去流浪,有時候無處投宿,就躺在荒涼的懸崖峭壁下。晚上聽著猿猴的聲音,心中只有說不出的凄涼與彷徨啊,夢境中回憶慈愛的父母雙親,猛然驚醒,才想起他們都已慘死,不在了!不在了!我那時內心是多麼落魄,多麼凄惶啊」——《御制皇陵碑》
沙發
yablue 發表於 2015-12-8 17:1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yablue 於 2015-12-8 17:14 編輯

比康熙更偉大
-------------------------------

1) 康乾盛世,
康熙年間,
山東大飢, 人相食。
兗州, 登州大飢, 民死大半, 至食屋草。

乾隆年間, 蘇皖魯「屍橫道路」。 「刮(屍)肉而啖」。

大清盛世,
光緒年間, 丁戊奇荒餓死1200萬, 「飢則掠人食」。


清朝知縣唐甄說很多百姓無褲可穿。
《能靜居日記》記載曾國藩說: 「(京城)婦女也裸身無褲可穿。」  
英國使團記載「(清朝)窮得令人驚訝, 一路上我們丟掉的垃圾, 被人撿去吃。」 「叫花子一樣的軍隊。」 「人們衣衫襤褸甚至裸體。」

《曾國藩日記》記載皖南到處食人。
《曾國藩日記》記載江蘇人肉賣九十文一斤。
曾國荃: 直無異地獄之變相。

清朝GDP佔世界40%?
1890年代清朝的年財政收入9000萬兩。
每4個清朝人一年交不了一兩銀子。
甲午開戰前,日本年財政收入7000萬兩白銀,與清朝接近

2)毛澤東: 我們對德國應當全力幫助,他們比我們苦得多。-《毛澤東文集》第六卷
中國到1980年還在說中國人是蜜糖里泡大的。
1980年前說要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外國人。

3)黑格爾: 中國人還沒有擺脫原始的愚昧。
馬克思: 「華人世襲的愚蠢。」
恩格斯: 華人愚蠢, 無知。-- Engels in New York Daily Tribune

愛因斯坦說: 「中國人連邏輯思維體系都沒建立。」

中國人沒有科學腦筋。不知分析。
《時事新報》副刊《學燈》 毛澤東 1920年10月10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yablue 發表於 2015-12-8 17:15 | 只看該作者
康乾盛世,
康熙年間,
山東大飢, 人相食。
兗州, 登州大飢, 民死大半, 至食屋草。

乾隆年間, 蘇皖魯「屍橫道路」。 「刮(屍)肉而啖」。



毛澤東: 我們對德國應當全力幫助,他們比我們苦得多。-《毛澤東文集》第六卷

比康熙更偉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8: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