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農民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5-12-6 05:37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知乎

  恰巧在某農業大州過了幾年,恰巧碩士和農業有一些關係,恰巧去年夏天蹭了一次和老闆的road trip,就以我有限的認知答幾句,拋磚引玉。


  

  WIKI里的圖。美國農業大致人口參與率。如果熟悉美國的氣候,會發現中間那條最深的,貫穿南北的農業地帶正是降水量東西差異的分界線。

  在美國東部地區,農業也比較發達,弗州,南北卡,田納西,喬治亞,賓州都是農業大州。這些州的農民許多都種地——不過是煙草、花生、大豆這種功能性植物。當然玉米這種主力還是要種的——大部分用來餵養動物。

  再往西是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廣袤平原,到處都是廣袤的玉米地——愛荷華尤甚。但要問為啥愛荷華顏色不深呢?因為不需要多少人就能管理一片十分廣大的玉米地。。。

  再往西,就是美國中部地區,北起北達科塔,南到大德州,這裡降水不豐富,造就了廣袤的草場,所以許多人從事畜牧業行當。堪薩斯城號稱美中肉類中心,就是因為它位於南來北往的中心地帶。(順帶一提,據說內布拉斯加的牛肉品質最好)。

  美國農民是啥樣的呢?在我所見之中,大概是這樣的:

  

  (我某天騎車騎太遠。。路過紀念下拍的。。那個房子,似乎是消防局之類的地方。。逆光,勿噴)

  他們生活在起伏的山丘、山腳或者平原上,方圓幾十acre只有幾戶人家,基本家家有兩輛以上的車,一輛一定是皮卡。房子周圍是圍欄圍起來的草地,再遠處是起伏或者平坦的農田。如果有畜牧或者養殖,那麼房子不太遠的地方有一些大小棚子給動物住,旁邊是複雜的圍欄。房子不遠處有一個大房子,停放著些農用機械。也許還會有一個很高的圓柱形穀倉。

  空氣里的氣味不那麼好聞,因為有肥料或者排泄物的味道,不過習慣了話,也會有自然和土地的味道。

  有些人比較有錢,有些人則是勉強度日。有錢人可以僱人幫自己幹活,自己則側重於市場和管理。比較窮的人也不用起早貪黑,維持收支平衡需要很多努力,但這些努力許多都在農田之外——更好的供銷商、更有效的田間管理知識、如何在市場立足等等。

  在地里沒有太多需要操心的事情,天氣資料會實時更新,不同的天氣下的應對方法也有手冊可以查。整地、播種之類的有裝著GPS和計算機的農機處理,只需要輸入命令即可。當然如果買不起這些,自己買個小型一點的自己開也沒什麼問題,但這一般是小農場主的方法,而且規模小很難賺錢。

  附近一般會有一個小鎮,大家都互相認識,小鎮上基本應有盡有。有些小鎮比較破舊,有些則新一些,和收入水平有關。每個小鎮之間沒有太大差別(至少我是這麼感覺的。。到哪了感覺都差不多。。)

  從去年夏天說起吧。老闆搞的是silvopasture & bioenergy,前者大概是一種畜牧方式:說的簡單點,就是在牧場上種樹。每兩年的夏天,他會和其他學校搞畜牧業的研究者們來一場road trip,以祭奠他們逝去的青春(誤)

  這是幹嘛捏,大概就是開車穿越各種州,拜訪各地的農民、大學、公司和研究所,和他們談談人生聊聊理想。(拜訪的)這些農民除了沒住在城市裡,生活狀態看起來和城市裡的人沒有太大區別。我覺得,還是看心態,看自己如何支配時間

  美國大部分地方都是一個個的小鎮,公路網又特別發達,人們其實不會住的離鎮子太遠,除非喜歡離群而居。

  機緣巧合,我去過老闆老爹的奶牛廠,說是廠,實際就在自家房子旁邊,算是比較標準的美式畜牧農場。他每天幹啥呢,雇了兩人負責工作,自己負責監督和聯繫供應商。作息很規律,在家看書,拜訪附近的鄰居。順帶一提,鄰居不是很遠,就在馬路對面。

  有時候聯繫下供應商,或者找獸醫之類的。

  一周開車去幾次附近的小鎮。

  由於子女在別處工作,偶爾和老婆開車去看看兒女,和我們的春節一樣,感恩節聖誕節一大家人會聚在一起。不過平常基本是各干各的。

  確實不會特別繁忙。因為基本全部機械化了。

  美國農民的教育水平不低(不過應該說,發達國家的平均教育水平都高),我這裡指的是,如果你沒有良好的教育——無法跟上技術和市場的發展——被淘汰掉——類似這種競爭的結果。我所知道的大部分都至少有本科學位,還要學習大量的市場、管理甚至物流、金融、法律和環境的有關知識。因為他們大部分是給自己打工的,自己當老闆,要操心的事情並不少。也許體力勞動沒那麼多,但平常要考慮的事情還是不少。(不過我看老闆老爹挺悠閑的。。。也許時間長了什麼也都熟悉了,不用操心了吧。。)

  特別是全球化以後,似乎美國農民受到了農業大型壟斷企業的強烈擠壓。。國際貿易這一塊我也就是上課的時候學過一丟丟,講不出太多的道道,如果有高人也可以講解一下。

  說下種地吧。

  現代社會,農業和其他行業挺不一樣的,因為它的周期在現代來看實在太長了(當然我指的是露天大田那種)。這就造成,美國這種農業高度機械化的國家,即使農民擁有廣大面積的農田,每天也沒有太多的事情做。

  具體場景,可以參考《星際穿越》里的農業,實際現在種田和那沒什麼兩樣。。不過天氣沒那麼差(曾經還是很差的)。

  美國許多農民屬於這樣一批人:他們和研究者、企業們有(過)合作,手裡有著幾年十幾年自己農田的土壤、肥力、肥料量、作物和天氣數據,研究者們一邊做研究,一邊更新給這些農民的指導手冊——一切都是電子的,可編程的——輸入各種農機里——然後農民就沒事幹了。(實際上美國政府要求大型農機里必須有人,即使這個人什麼也不用干。。。所以很多農民在駕駛室里放塊大石頭,其他的交給GPS和計算機)合作的實驗田呢,大概像這樣:

  

  某個研究的實驗田,右邊的玉米應該是。。control吧。。

  也有人呢,則是有某種對「傳統」的情感,通俗來講就是比較保守啦。。抱著「我老爹的老爹的老爹」就是這麼種田的,我也會這麼種下去!很多美國電影里都有這樣的農場主家長,請自行想象。。

  不過據我所知,這兩幫人的兒女有一部分都跑去上大學學農業,讀個本科或者碩士回家,更好地幫家裡種田。。。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我有挺多同學都是這種,可以稱之為「情懷」。。他們就是喜歡種地,養家糊口什麼的也沒啥問題。當然,也有做研究的啦)也有轉行的,看人,不過從小在那樣的環境下長大,對土地的喜愛也很正常。

  
  畜牧業可能不太一樣。

  

  這就是silvopasture,後面的樹林可以給牛提供遮陽的地方,由於生態系統更為複雜,一些牛虻啦的天敵也能夠生活在樹林中。有些樹還能提供給牛的糧食,作用還有維持水土什麼的。。我不是搞這個的,不是特別懂。。由於老闆的關係才會弄一點這些。

  養這些牛什麼的,其實還是挺麻煩的。這些農民每天的日程比較滿,比如養牛的:早晨起來,把牛趕出棚子放進草場——草場一般分好幾塊,換著吃,維持生態——清洗棚子——抽樣檢查——下午趕回棚子。還要定期檢查、治病、產小崽,冬天了還要收割草場,準備冬季的草料。。雖然這其中大部分步驟都機械化了,但人的參與仍然必不可少,機器仍然無法代替人。

  當然許多牧場主也擁有很大的土地,主要是種給動物吃的糧食。

  

  這是一處牧草地(簡單用Instgram P過),右邊那些一卷一卷的玩意就是冬天給牛羊吃的牧草。每年秋季,牧場主人們會開著皮卡,後面掛著收割的工具,·在草場上來回開,把牧草攏起來,然後機器自動把草捲成那種形狀。這些牧草卷經過秋日陽光的日晒和露水滋養,形成了一道獨特風味的美食(誤)。其實是這些日照時間和雨水量都有著嚴格的控制,會影響氮等營養——這是幾百篇文獻支持下的結果——主人們要好生照料它們,因為這些是動物冬天的糧食之一。

  雖然更辛苦一些,但畜牧業要比純粹種植糧食要賺錢些,所以——可以僱人啊!

  然後沒農活幹了。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完全機械化,比如:

  

  這是一套全自動產奶裝置。左上角是出入口,把牛的條件反射訓練出來后,牛會自動從入口進來。中間是一個大圓盤,以一定的速度旋轉,在裡面的牛一邊吃著中間凹槽里的東西,一邊「被產奶」——機器自動——產完了以後就轉出去,牛從另一邊就出去了。

  人幹嘛捏?可以站在我拍照的位置圍觀。。還有就是清洗這地上的排泄物。。排泄物會用水沖洗,地面是傾斜的,都會流到一個大池子里——沒錯,它們變成肥料——水呢則會過濾出來,由於溶解了氮磷鉀,水會進入灌溉系統里,給整個牧場灌溉。

  是不是聽起來很美好捏?

  這整套裝置的花費得有大幾十萬刀。。

  所以大部分人目前還是不會使用的。不過這位老兄說,他覺得未來大部分人都會使用(我也贊同自動化肯定是未來農業的一部分),他花幾十萬先投進去,自己樂得清閑,不也挺好么。。還不用付工人工資。。

  這也是因為,這個牧場的規模比較大,才有能力貸款。

  
  所以想當農民,先得知道怎麼花錢那!(前提是得有。。。)就算成功成為一個農場主,也沒法天天宅家裡打遊戲喝啤酒=。=說不定哪天,會有NASA的人找上門來讓你穿越蟲洞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4: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