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昆義中評撰文:誰搶走國民黨地方的乳酪?

[複製鏈接]

1091

主題

1126

帖子

372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7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rn2005 發表於 2015-12-4 13: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王昆義


  中評社台北12月4日電(評論員 王昆義)2015年已經接近尾聲,但是這個尾聲並不像過去那般的平靜,主要是2016年1月16日台灣又要舉行「總統」、「副總統」與「立委」選舉,所以各方必然繃緊神經做一次最後的肉搏戰。

  只是,這次的選舉跟往年並不一樣,往年的選情藍綠兩大陣營誰輸誰贏並不好猜,但是明年的選情從南台灣往北看,極藍的輔英科大蘇嘉宏教授,他對南台灣泛藍選情的觀察,使用了一句「兵敗如山倒」辭彙,讓人怵目驚心。

  另一位曾經代表國民黨參選台南縣市長的郭添財,他看到國民黨在地方大失血,所以他認為選后如果國民黨在地方若沒有全盤的生根計劃,從改革黨務做起,已大量失血的基本盤,還會繼續流失。

  一般泛藍的學政界人士很少會批評泛藍的選情,這次他們兩位在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情下,勇於指出泛藍在南台灣的選情不佳,可見泛藍在南台灣的選票已經起了激變,國民黨選后如果沒有一整套改革的計劃,想在南台灣繼續重起爐灶,恐怕會變得更為困難。

  其實,長久以來國民黨在台灣的每個鄉鎮都設有「民眾服務處」,主要是聯絡與服務當地的民眾,但是從民主化以後,「民眾服務處」在地方上的功能已經漸漸消失,他們既拉攏不了選民,也服務不了當地的民眾,會有這種變化,當然是民進黨的地方組織太多,已經搶走了國民黨桌上的乳酪。

  民進黨的地方組織之所以會搶走國民黨的乳酪,主要是民進黨的地方組織都跟地方建設、社區營造結合在一起,並灌輸給地方民眾一種愛鄉、愛土的意識,讓地方的民眾漸漸脫離國民黨的控制。民進黨地方組織的作法,跟國民黨的菁英都不願下鄉也有很大的關係,人民倒向民進黨那是無法阻止的趨勢。

  另一方面,國民黨善用地方派系制衡的機制也逐漸消失,沒有地方派系替國民黨掌握選票,選民自然不會再繼續支持國民黨,這些從國民黨遊離出來的選票,顯然會變成民進黨更多選票的來源,所以藍綠選票的消長,自然也會顯現出雙方力量的得失,這應該是所謂「兵敗如山倒」的主因。

  其實,不管是「兵敗如山倒」或是「大失血」的現象,國民黨沒有在地方上培養出新的菁英,絕對有必然的關係。國民黨的菁英大多集中在台北市這個大都會,很少會有人願意請纓到地方上求發展,這是國民黨在地方政治失落的因果。過去國民黨是以地方派系相互制衡維持地方政權,民主化以後地方派系的力量消失以後,就需要有更多的治理人才投入地方,才能鞏固地方的選票。

  以去年「九合一」地方選舉來看,民進黨許多曾經有「中央」執政經驗的人物,紛紛扛起大旗下鄉參選縣市長,但是國民黨似乎只能就地取材,看不到有「中央」執政經驗者主動下鄉,就以台中市而言,林佳龍過去參選敗給胡志強之後,但他並沒有離開台中市,最終還是把胡志強趕出台中市政府。

  同樣的,台南市民進黨籍的市長賴清德,高雄市長陳菊,兩人都是有「中央」執政經驗的政治人物,在上一屆選舉時就已經主動南下參選,讓地方的民眾可以感受到民進黨重視地方的治理,這種誠意也是感動地方民眾最重要的要素。

  所以,國民黨在早期威權體制之下,就已經讓地方民眾有重北輕南的感受,民主化以後國民黨並沒有改變這種印象,這也難怪鴻海老闆郭台銘會狠K「中央政府」在放「選舉假」,在台灣已經落入四小龍之尾的情況下,「中央政府」還採取「無為而治」,這是台灣無法再起的原因。

  試想,10幾年前台灣引以為傲的台積電、鴻海集團,10幾年後台灣能拿出來跟世界相比的產業,也還是台積電和鴻海集團,整個台灣變成一個停滯的社會,這是藍綠惡鬥的後果,只是在國民黨執政8年後,台灣沒有更好,這當然要馬政府負起責任,這也是國民黨會在地方上大失血的主因,國民黨還有本錢內鬥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3: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