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家見證黑洞吞噬恆星:噴射高速閃光(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5年12月02日 09:57 參考消息網


一支國際天體物理學家團隊首次見證了一顆恆星被黑洞吞噬,並且噴射出以近似光速移動的閃光物質的景象。


黑洞吞噬恆星的示意圖(美國每日科學網站)黑洞吞噬恆星的示意圖(美國每日科學網站)

  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道 美媒稱,以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科學家為首的一支國際天體物理學家團隊首次見證了一顆恆星被黑洞吞噬,並且噴射出以近似光速移動的閃光物質的景象。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1月27日報道,美國學術期刊《科學》雜誌對這一發現進行了報道。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哈勃項目研究員舒爾特·范費爾岑說,研究者跟蹤觀察了這顆恆星——其大小與太陽相似——離開其通常的軌道滑入特大質量黑洞的引力場內並被吸入的過程。

  范費爾岑說:「這些現象是極其罕見的。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隨後發出圓錐形噴射(即射流)的恆星毀滅。我們在幾個月的時間裡觀察了整個過程的呈現。」

  報道稱,黑洞是十分緻密的太空區域,其不可抗拒的引力使得物質、氣體甚至光無法逃逸,從而使它們無法被看到,並且在太空結構中形成某種真空的效應。

  天體物理學家曾預言,當黑洞強行吸入大團的氣體時——在本案例中是整顆恆星,快速運動的等離子射流會從黑洞邊緣即「事件視界」附近逸出。等離子是磁場中的基本離子。

  報道稱,對恆星被摧毀現象的首次觀測是由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夏威夷州用一台光學望遠鏡完成的。該小組2014年12月初通過推特網宣布了這一發現。

  在了解到這一現象的存在後,范費爾岑與英國牛津大學羅布·芬德率領的一個天體物理學小組取得了聯繫。該團隊在第一時間用射電望遠鏡對上述現象進行了跟蹤。他們剛好及時捕捉到這一過程。


  到這一過程結束時,這支國際團隊獲得了來自衛星以及收集X射線、射電及光學信號的地面望遠鏡的數據,從而能夠提供有關這一天文事件的出色的「多波長」肖像畫。

  報道稱,一個有利因素是,此次成為觀察對象的星系與地球的距離比科學家此前為了跟蹤恆星毀滅后出現的射流而研究的那些星系更近一些。該星系距離地球約3億光年,而其他被跟蹤的星系與地球的距離至少三倍於此。

  該國際團隊的第一步是排除這種閃光是來自一種預先存在的被稱為「吸積盤」的廣闊漩渦狀物質的可能性。「吸積盤」是在黑洞吸入來自太空的物質的過程中形成的。這一步驟有助於證明來自該星系的亮光突然增強是由於一顆恆星新近陷入了黑洞。

  范費爾岑說:「恆星被黑洞毀滅的過程相當複雜,遠未被人們了解。通過觀測,我們知道恆星碎片流可以成形且相當迅速地形成射流。這是構建有關這些現象的完整理論的寶貴素材。」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5: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