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紅軍長征一共翻越了多少座雪山(組圖)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11-24 16: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一共有四支隊伍:中央紅軍(一方面軍);二方面軍(二、六軍團);四方面軍;二十五軍。其中,二十五軍長征途中沒有經過雪山,其他三支隊伍都多次經過雪山。他們一共翻越了多少座雪山?這是非常令人關注的問題,也是長征偉大的標誌之一。

  說到雪山,首先得說到「雪線」。雪線指的是某一個海拔高度,在這個高度上,每年的降雪剛好在當年融化完。也就是說,雪線標誌著積雪的海拔高度,做為常年積雪的下界。雪線海拔高度取決於當地年降雪量的多少,也和氣溫有關。在我國,喜馬拉雅山(北坡)的雪線海拔接近6000米,而西藏卡欽冰川海拔僅為2530 米、新疆其格拉孜冰川海拔約2800米、四川海螺溝冰川海拔約2850米。我們提到的長征途中的雪山,分佈在四川境內的,通常以海拔4000米做為雪線,在雲南、甘肅境內的,雪線高度則予以適當調整。

  其次說到的是,紅軍翻越雪山不是登頂,走的都是雪山埡口(相對平坦的上山、下山的分界山樑),我們也就關注紅軍翻越雪山走的埡口。

  如今,全球氣候變暖,導致雪線升高,有些紅軍當年翻越的雪山埡口已經不是常年積雪了;還有一些雪山開發成為旅遊景區、道路便利了。這都不代表著當年雪山的面貌。

  那麼,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一共翻越了多少座雪山?

  見下圖統計(川主寺、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中都有展示):

  ——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長征翻越了夾金山,夢筆山,長板山(長坂山、雅克夏山、亞克夏山),倉德山(昌德山,亦稱拖羅岡山),打鼓山(達古山、打古山),計入5座,都在四川境內;

  ——紅二方面軍(前身為二、六軍團)長征翻越了雅哈雪山(也有稱為中甸雪山的),小雪山、大雪山,茨布臘山,扎拉亞卡山,藏巴拉山,東隆山,米拉山,計入8座,分別在雲南、西藏、四川境內;

  —— 紅四方面軍長征翻越了虹橋山,鷓鴣山,夢筆山,長板山(長坂山、雅克夏山、亞克夏山),倉德山(昌德山,亦稱拖羅岡山),打鼓山(達古山、打古山),夾金山,格達梁子,黨嶺山,羅鍋梁子(洛戈梁子),剪子灣山(海子山),卡子拉山,折多山,計入13座,都在四川境內;紅四方面軍(包括未及與中央紅軍主力一起北上的那部分中央紅軍)長征中經歷了北上、南下、再北上的歷程,有的雪山翻越了不止一次。

  

  幸虧這個統計冠名的是「主要雪山」統計,而不是「所有雪山」統計。應該說,這個統計差的比較多!要知道,爬雪山過草地,正是紅軍長征戰勝艱難困苦、顯露革命精神的所在,所以,不應遺漏紅軍翻越的雪山,讓人們更加清晰地銘記長征。在此,試圖補充一下。

  —— 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在甘肅境內還翻越了屬於岷山山脈的大拉山(亦稱達拉山,紅軍記為大喇山),因此,毛澤東才有了「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的詩句;如果把1935年7月中央慰問團前往雜谷堖慰問紅四方面軍時翻越的虹橋山埡口計入,則中央紅軍的翻越雪山數就再加一座;

  ——紅二方面軍(前身為二、六軍團)在雲南境內還翻越了翁上甲子小雪山、翁水咱浪大雪山和哈巴雪山;在四川境內還翻越了沙魯里山,剪子灣山(剪子彎山、海子山),拉波山和仁加山,奔戈梁子,月日茨普,歐帕科山,惡熱拉山和麥拉山,生歐拉山,馬巴亞山,德格雀兒山等;

  —— 紅四方面軍在四川境內最先翻越的是四川茂縣松坪溝的「紅軍棚子」一帶的雪山埡口,還翻越了空卡梁子,卡子山(又名大郎腳山),格地山(安得山),加絨拉熱爾山,蛇皮梁子,木瓦梁子,大炮山(打破拉),亞洛闊山,沙擁山,伊涅阿山,扎巴加山,高爾寺山,嘎波山,喜麥拉卡山等;

  —— 紅二、四方面軍會師后,在四川境內還翻越了乃陸山,甘孜塔子至西窮寺間的2座無名雪山,西窮寺至青海班瑪絨玉間的2座雪山,老則呷登山,扎格海格山,曾克寺至漳臘村間無名雪山,漳臘村至中壤塘間的無名雪山,刑木達至伊俄村間的無名雪山,沙灣至安壩間的無名雪山等。

  我看到的對紅軍長征翻越雪山關注最多的,當屬周軍(雙石),他最新發表的相關文章是《紅軍長徵到底翻越了多少座雪山》(《黨史文苑》2015年02期)。 2013年,他曾經和幾位紅軍後代帶著攝影錄像器材徒步登上虹橋山埡口,並實測海拔高度(海拔4551米),證實李先念當年率部去迎接中央紅軍的路線,讓四方面軍軍旗第二次在埡口揚起;他和松坪鄉原人大主席徐成富等人實地考證,紅軍長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應是松坪溝的「紅軍棚子」(埡口),而且,松坪溝一帶的大神台、易利河卡子、日多沃卡子、木梳寨卡子,均為紅四方面軍撤離松坪溝前往黑水時,經過的海拔超過4000米的雪山埡口;2015年,他們一行兩人專程前往巴塘的藏巴拉山,證實藏巴拉山埡口海拔為4901米,基本確定了藏巴拉山是紅軍翻越雪山中海拔最高的。

  

  可以歸納一下:

  ——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在四川、甘肅境內一共翻越了6座雪山,其中有些雪山和四方面軍翻越的相同;

  ——紅二方面軍(二、六軍團)在雲南、四川、青海境內至少翻越了23座雪山,其中有些雪山和四方面軍翻越的相同;

  ——紅四方面軍在四川、青海境內至少翻越了24座雪山,其中有些雪山和二方面軍翻越的相同,並且有些雪山翻越了不止一次。

  可見,紅軍長征翻越的雪山約在40~45座(不重複記),若按照翻越雪山的次數記,翻越雪山在50次以上。

  可以排名一下: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雪山,經由周軍等人考證,應是紅四方面軍於1935年5月下旬翻越的「紅軍棚子」(埡口海拔接近4100米),而不是通常所說的夾金山;也即,長征中最先翻越雪山的是紅四方面軍;

  ——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雪山,是1935年6月12日翻越的夾金山(王母寨埡口海拔4114米,程胡嶺埡口海拔超過4400米);

  ——紅二方面軍(二、六軍團)翻越的第一座雪山,是1936年4月27日翻越的雅哈雪山(有說埡口海拔是4568米、也有說是3924米);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翻越的海拔最高的雪山,經由周軍等人考證,應是紅二方面軍(二軍團)1936年6月5日翻越的藏巴拉山(埡口海拔4901米);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翻越次數最多的雪山,是夾金山,中央紅軍翻越一次,四方面軍翻越二次,隨四方面軍南下又北上的那部分中央紅軍翻越三次,而四方面軍一些後勤部隊人員往返搬運糧食,有人(藏族戰士胡宗林,藏名仁欽索朗)竟然翻越了多達12次。

  在此聲明,本人不是長征史專家,不能確定本文統計的完全準確性,只是因為在編寫「重走長征路」微信文章時,經常涉及紅軍經過的雪山草地,故彙集成此文。得知四川省委正在編寫《紅軍長征過雪山行軍路線詳考》一書,並且列為省委宣傳部重點項目叢書之一,期盼翔實、準確的詳考與我們見面。

  下面上圖。

  
   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所展示的「紅軍過雪山草地示意圖」如下,只顯示有部分雪山: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1958年複製的《紅二、四方面軍所經過之無人煙的雪山草地圖》。可惜,無緣見識:


  

  紅軍在四川境內翻越的部分雪山(周軍製作):

  

  紅軍長征翻越次數最多的雪山——夾金山。(注意,夾金山不是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雪山,而是中央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雪山):

  

  

  我重走長征路中自駕兩次到達夾金山埡口(S210省道經過),海拔4114米:

  

  

  
我旅遊自駕到過的剪子彎山埡口(S217省道經過),海拔4659米。但我當時並不知道紅二、六軍團曾經從這裡經過:


  

  我重走長征路中自駕到達的海拔最高點——折多山口(G318國道經過),海拔4298米。紅軍雖然沒有經過這個山口,但紅二方面軍長征翻越了折多山脈,紅四方面軍則翻越了折多山的主峰黨嶺山(翻越的夏羌涅阿埡口海拔4810米):

  

  我重走長征路中爬到的海拔最高點——達古冰川景區索道站,海拔4860米:

  

  紅軍當年走達古雪山當然不會走冰川這裡,而是走的埡口(海拔4484米),小道從下圖中的紅軍橋一直延伸到埡口,翻越埡口就能夠到達毛兒蓋。我父親田長華當年在翻越達古雪山時,被留下負責照顧一些傷病員,等待收容。在無葯缺食的情況下,他想盡辦法挽救傷病員的生命,每當有同志犧牲時,他都禁不住自責流淚,終於在十幾天後,等來了後續部隊的收容隊。我父親一輩子忘不了「打鼓山」「打鼓村」:

  

  油畫「拽著騾子尾巴上雪山」。我父親田長華當年爬雪山的真實寫照——當他背著沉重的行軍鍋爬到半山腰時,頭暈眼花臉發燒,上氣不接下氣,再也無力上爬了,但他寧肯扔掉自己的個人用品也不扔下鍋,因為這行軍鍋在途中要給大家燒熱水辣湯,保命的!恰好保衛局的黃管理員帶著幾匹騾馬馱著物資上來了。看到這樣的情況,他就叫我父親拉著馬尾巴走,另一個戰士則在後面推著我父親前行,就這樣,終於翻過了雪山:

  

  


  長征途中的雪山,紅軍永遠的豐碑!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沙發
yablue 發表於 2015-11-27 20:0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yablue 於 2015-11-28 18:29 編輯

南昌起義失敗后, 高級幹部基本逃走。"師長、團長均皆逃走"。
- 金一南將軍。《苦難輝煌》


楊尚昆,《反逃跑十人團的組織與工作綱要》, 在連一級建立反逃跑機構。
僅在於都,開小差的可編一個師。
-- 《蘇區研究論文精粹》,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yablue 發表於 2015-11-27 20:07 | 只看該作者
我父親田長華當年爬雪山的真實寫照——當他背著沉重的行軍鍋爬到半山腰時,頭暈眼花臉發燒,上氣不接下氣,再也無力上爬了,但他寧肯扔掉自己的個人用品也不扔下鍋,因為這行軍鍋在途中要給大家燒熱水辣湯,保命的!恰好保衛局的黃管理員帶著幾匹騾馬馱著物資上來了。

--------------------------------------
政治保衛局,負責槍斃逃兵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2: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