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笑點變低 可能是痴獃的先兆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5-11-19 15:29:53 來源: 《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北京)


核心提示: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研究者對痴獃患者親屬進行了調查,發現許多親屬都提到痴獃病人的幽默感會發生巨大的改變,甚至變得「不合時宜和圖示化」。

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研究者對痴獃患者親屬進行了調查,發現許多親屬都提到痴獃病人的幽默感會發生巨大的改變,甚至變得「不合時宜和圖示化」。



笑點變低 可能是痴獃的先兆

許多親屬提到痴獃病人開始偏好《憨豆先生》這樣的無厘頭喜劇,甚至會在他人痛苦或不適時喜不自禁。圖片: Paul Greaves/Rex Jessica Elgot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越來越不尋常的幽默感很可能就是痴獃的早期徵兆,包括不合時宜地大笑。

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者在《阿爾茨海默病雜誌》(Journal of Alzeheimer』s disease)上發表了一項研究,這項研究調查了48位痴獃患者的家人和朋友,這些人在發病前至少15年就已和患者認識。許多患者的家人和朋友都覺察到病人的幽默感發生了變化。

這項研究發現,病人經常在「明顯不合時宜」的情況下發笑,包括觀看關於自然災害的新聞報道,或者只是看到別人車沒停好時,有的病人甚至在看到愛人被嚴重燙傷時還發出笑聲。

這項研究發現,痴獃病人往往覺得諷刺和荒誕喜劇的趣味性遠遠不如像《憨豆先生》這樣的滑稽劇。受訪者說,在病人確診后,他們注意到病人對一些庸俗和滑稽喜劇的偏好程度發生了劇變。

研究發現,所有的痴獃患者群體相比於其他病人而言,喜好諷刺和荒誕喜劇的人數要少得多。

研究發現幽默感的改變在兩種特殊的痴獃類型中表現得尤為常見:詞義性痴獃和一系列使患者失去自控能力而無法適應社會情境的額前葉痴獃,而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中也時常發生。

「早期,他們只是對一些有點趣味、輕薄以及不合禮節之事開懷大笑;而現在他們對一些沒什麼有趣的事也笑個不停,甚至還會說『我就是想笑,我甚至不知道我為何而笑』,」一個受訪者如是寫道,「有一年當我嚴重燙傷我自己時,他們竟然覺得這十分有趣。」

「我患有哮喘——當我掙扎著呼吸時他們有時也捧腹大笑。」另一病人親屬這樣寫道。

許多人說,患上痴獃后,病人先前通過培養所得的成熟幽默感就消失了,只有在看到一些低級胡鬧喜劇和聽到黃色笑話中才能與家人共同發笑。「曾經富有智慧的幽默感如今已蕩然無存,他們的笑點變得更加低級而膚淺,別人笑,自己也笑。」一人如是寫道。

「他們根本就沒有一點幽默感,根本不會真正覺得任何事情有趣,只會在完全不合時宜的時候發出傻笑和冷笑聲。」另一人這樣寫道。一個人曾說他們患病的家人的所謂幽默感變得「更加粗俗和圖式化,任何事現在都變得『好笑』」。

來自英國阿爾茨海默病研究組織(Alzheimer』s Research UK)的Simon Ridley博士說,如果注意到家裡有人發生類似的行為變化,應該立即與醫生聯繫。


「儘管當我們聽見『痴獃』這個詞時首先聯想到的是失憶,但是這項研究提醒我們同時也要關注一些與我們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相關的其他癥狀。」他告訴BBC道。

全方位地深入了解痴呆症狀,將會有助於提高我們及時準確診斷的能力。(撰文:Jessica Elgot  翻譯:胡家僖  審校:楊一森)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0: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