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吳曉靈:沒有「三會合併」 更不存在「新監管機構」

[複製鏈接]

265

主題

265

帖子

167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hitecloud123 發表於 2015-11-19 18: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她是在《財經》年會2016做了一場關於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演講後作出上述表述的,說話時語氣堅定。

在演講中,她認為,僅僅合併監管機構,不能解決中國資本市場的問題。銀行、證券、保險和信託各自的功能不同,根據它們各自的特定來進行分別監管是有必要的。中國金融機構應該破除地盤意識,真正實現功能監管。

11月17日,某知名外媒報道稱,中國正在考慮將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合併,成為一個統一的超級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條報道被廣泛轉載,使投資者議論紛紛。

2015年6月到9月,吳曉靈與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劍閣、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牽頭的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課題組,對中國股市的「異常波動」做了研究和分析,並於2015年9月22日在內部發送了研究報告。

11月19日,吳曉靈公布了該課題組的研究報告《完善制度設計 提升市場信心 建設長期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該報告認為,中國股市的「暴漲」和「急跌」,反映了人們對轉型、改革的過高預期與短期經濟未達預期的矛盾。槓桿的過度、無序應用和金融產品監管不完善導致監管層難以實時監測、量化股票市場的風險狀況,是本次異常波動的最重要原因。此外,媒體言論成為牛市思維助推器,未在輿論監督和市場凈化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該報告建議,加快修訂《證券法》,根據產品的本質擴展證券範圍,實行統一功能監管;建立國家金融危機應對機制,並在法律中予以明確;正確運用衍生產品等創新金融工具;積極推進註冊制改革,恢復新股發行;建立輿情分析監測反饋機制,正確引導輿論導向。

官方簡歷顯示,1984年她從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畢業之後,便服務於中國人民銀行,曾任中國人民銀行政策研究室主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行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等職務。2011年榮獲「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據2015年9月出版的《證券市場周刊》報道,她還是《證券法》修訂案起草組組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6: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